女性朋友们都听过卵巢巧克力囊肿(以下简称巧囊)这个名词吗?这可不是由于吃巧克力吃多了引起的啊!只是因为囊肿里面的液体跟巧克力颜色很接近才起的这个名字。
卵巢巧克力囊肿其实是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顾名思义就是子宫内膜长在了子宫腔以外的地方了,而这些内膜是有功能有周期性变化引起出血,比较多见的是长在盆腔里面特别是卵巢的位置,反复周期性的出血导致形成卵巢的囊肿,囊肿里面的液体就是陈旧性的积血有点像巧克力的颜色。
卵巢巧克力囊肿有什么坏处?
从症状来说,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多见的三大症状:痛经、包块、不孕。单纯有巧囊的人不一定会有明显的痛经,因为卵巢的痛觉不是很明显,不过巧囊一般伴有盆腔散在的异位病灶和盆腔粘连,就会有比较明显的痛经症状,但是也不能根据没有痛经就排除巧囊的诊断,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人有27-40%无痛经。
巧囊比较大的时候,就会在妇科检查的时候摸到包块,一般是固定的,要跟卵巢肿瘤鉴别,可以进行彩超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还有CA125等肿瘤标志物鉴别诊断。
巧囊最不好的地方就是会伴随不孕症,内异症的患者不孕率达40%。随着内异症的分度升级,自然怀孕的几率会明显下降,重度内异症的病人可以自然怀孕的几率低于30%。内异症导致不孕的原因,大致有三种可能,盆腔微环境的改变(粘连)影响精卵结合及运送,免疫功能异常产生抗体,破坏了子宫内膜的代谢及生理功能,卵巢功能异常导致排卵障碍及黄体功能不全。
巧囊伴不孕到底应该怎么治疗好?妇科和生殖科都存在不同的意见,妇科医生觉得应该做腹腔镜剥除巧囊,清除异位病灶,恢复怀孕的功能。生殖科的医生则认为,巧囊剥除之后很大机会损伤了卵巢功能,建议慎重手术剥除。
我们到底该听谁的?
的确,我在门诊见到不少病人因为做了巧囊剥除术后卵巢功能低得连试管婴儿都做不了了,看着就叫人惋惜心痛!因为在剥除手术的过程中,剥下来的囊肿壁必然会带着一些正常的卵巢组织,这些卵巢组织里面有许多小窦卵泡(也就是卵巢的储备),丢掉了就再也长不回来了,卵巢没有再生的能力。
而且在术前由于巧囊的扩大,已经压迫了正常的卵巢组织使之萎缩,卵巢功能已经不能跟正常人媲美了,再经过手术一剥,那真是雪上加霜,后果可想而知了。在妇科的角度,理智一点的做法就是术前先评估一下卵巢功能(特别是AMH),如果已经不太好了,那还是慎重再慎重选择这个剥除手术!
而且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巧囊剥除后很容易复发的,异位的内膜组织有着像肿瘤细胞一样的难消灭特性,良性疾病但是有着恶性行为,巧囊复发率高达40%,有些人会在复发之后又去做剥除手术,最后落得个卵巢早衰追悔莫及,因此,二次手术一般就不建议做了。
其实在生殖科,巧囊有一个很好的保守治疗,就是囊肿穿刺加上酒精固化,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卵巢功能及预防囊肿复发,还能帮你尽快怀孕,我觉得这是对巧囊病人最好的选择。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巧囊不大,卵巢功能还好,尽快尝试怀孕,半年内怀不上可以通过人工授精这种接近自然怀孕的辅助生殖技术增加怀孕的几率。如果巧囊较大,首先排除卵巢肿瘤的可能性后,可以选择在生殖科进行辅助生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