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2025年05月27日10:30:10 育儿 2436

夏季炎热,亲水活动成为不少人的消暑选择,但随之而来的溺水风险也显著增加。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医师提醒: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群体,溺亡悲剧时有发生。掌握科学防溺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是守护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

一、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发生溺水?

1.意外落水:在没有适当监护的情况下,儿童尤其容易意外落水。

2.水下意外:如被水草缠住或遭遇水流。

3.疾病发作:心脏病发作、癫痫发作等医疗状况可能导致溺水。

4.恐慌:在水中感到恐慌可能导致人们无法冷静地自救,从而出现溺水。

二、如何判断有没有发生溺水?

及时识别溺水征象非常重要,可以从以下迹象去判断:

1.头部在水面上上下浮动,无法保持头部在水面上。

2.嘴巴张开,可能在尝试呼吸但无法做到。

3.眼神呆滞或闭眼。

4.身体直立,垂直于水面,无法踢腿或游泳。

5.试图游向岸边但似乎没有进展。

三、如果碰到溺水者如何进行急救?

1、呼叫救援

大声呼救、寻求更多人的帮助,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下水营救,立即拨打紧急服务电话120。

2、使用救生设备

如果可能,使用救生圈、绳索、木棒或长杆等设备帮助溺水者。

3、评估意识

看看溺水者是否有意识和呼吸。

4、心肺复苏

如果被救上岸的溺水者没有意识、没有呼吸和心跳,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5、保持温暖

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后,用毯子或衣物保持其体温。

6、专业医疗的急救处理

(1)稳定生命体征:在医院,医疗团队将评估和稳定溺水者的生命体征。

(2)氧疗: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提供高流量氧气或机械通气以改善氧合。

(3)监测:密切监测心电图、血压和血氧水平。

(4)支持治疗:根据需要提供心脏、肺和脑的支持治疗,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治急性肺损伤,防治脑缺氧损伤,控制抽搐,防治低体温等等。

四、如何预防孩子溺水?

1、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孩子擅自下水施救。

2、学习游泳

家长在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同时,要学习游泳和水中自救技能,确保家人都掌握了基本的游泳技能。

3、做好监护

在水边时,始终有成人监护儿童,儿童应始终在成人视线范围内。

4、了解水域

了解孩子将要游泳的水域,包括潜在的危险和水流,不要在上下学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

5、使用救生装备

在开放水域游泳时,使用救生衣、救生圈等其他救生装备。

专家提醒

急诊科龙华君主任提醒:溺水是一个可以预防的悲剧。通过提高意识、了解风险、采取预防措施和学习急救技能,可以显著减少溺水事件的发生,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 天天要闻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毛婷彧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 天天要闻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各类冰镇冷藏食品逐渐“火热”起来,但安全问题仍需重视,因为即便在冷藏环境下,许多嗜冷细菌仍能大量繁殖。其中一种名为李斯特菌的细菌需要格外引起警惕,因为它专爱挑孕妇和婴儿“下手”,生活中该如何避免呢?近日,一位“准妈妈”在社交平台讲述自己的遭遇:怀孕37周,因食用冷藏食品引发李斯特菌...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 天天要闻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养废了”——这个词最近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讨论中越来越常见。是的,不是被别人说,而是你自己做的。你当初一心想让孩子好,结果,你用你的好心情,把孩子的未来给捧上了山崖。那些“养废”孩子的家长,真不是嘴巴上讲得好听,结果却不知不觉把孩子弄得很差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 天天要闻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炎炎夏日许多人的冰箱中存放着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孕妇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得小心“冰箱杀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在夏天尤为常见,许多感染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们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制品、熟食肉类、沙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 天天要闻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27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事例,其中涉及一起试管婴儿享受抚恤金待遇案件。陈某与郭某婚后因不孕症就医,冷冻9枚胚胎。在胚胎移植前,陈某因工死亡,被认定为工伤。随后,郭某接受胚胎移植生下陈小某,并销毁剩余胚胎。2024年5月,陈小某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遭某社保中...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一个针筒、一个捏捏乐,组成了一款近期风靡校园周边文具店的儿童玩具产品,针筒看上去和医院使用的注射器几乎一样。网络视频里宣称,这款玩具玩法简单,十分解压,只需要用针筒把空气注入玩具中,形成空气泡,再去捏爆泡泡就可以。然而,这款儿童玩具却引起了家长们的不安。不少家长表示,此类玩具非常危险,存在安全隐患。...
【视频】父亲工亡后,冷冻受精胚胎植入母体成功分娩,他是遗腹子吗? - 天天要闻

【视频】父亲工亡后,冷冻受精胚胎植入母体成功分娩,他是遗腹子吗?

什么是遗腹子?《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怀孕妇人于丈夫死后所生的孩子。在自然受孕情况下,遗腹子是先怀孕、丈夫死亡之后出生的孩子。那么,一对不孕不育的夫妻进行胚胎体外培育,在丈夫工伤死亡后,胚胎再植入妻子体内之后出生的儿子小强(化名)是遗腹子吗?小强能申领其父工亡后供养亲属抚恤金吗?近日,在江苏某...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 天天要闻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夏季炎热,亲水活动成为不少人的消暑选择,但随之而来的溺水风险也显著增加。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医师提醒: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群体,溺亡悲剧时有发生。掌握科学防溺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是守护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一、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发生...
语言发育黄金期:0-3岁亲子对话质量影响未来学习力 - 天天要闻

语言发育黄金期:0-3岁亲子对话质量影响未来学习力

►本文2227字 阅读3分钟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双胞胎姐妹苦求妈妈不要离开,爸爸外出找了一年无果,七旬爷爷靠三亩地养活俩娃 - 天天要闻

双胞胎姐妹苦求妈妈不要离开,爸爸外出找了一年无果,七旬爷爷靠三亩地养活俩娃

初夏的风拂过门前的苞谷地,两个孙女弯腰除着多余的杂苗。“当年她不要,如今就是给一座金山银山也不换,咱家这一对小棉袄比啥都金贵。”李爷爷在地头抽着烟袋,心里的满足不知不觉爬上了眼梢。庄上的人都知道李爷爷有一对孝顺孙女,虽然儿子儿媳都不在身边,可家里有一对双生姐妹花,这在庄上属于独一份。七十岁的李爷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