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要想不被儿女所嫌弃,就这么做,不给他们机会

2025年04月13日05:53:02 育儿 1849

人生短短3万天,一晃就混到了退休。退休了,不管你承不承认,就是意味着自己老了。


老了,就老了吧。老了,有老了的活儿法,老了我们也要有自知之明。一抹晚霞里,做个智慧的,不讨人嫌的老人。


那么,怎么做才能不被儿女所嫌弃呢?我们不妨从下面7点入手,不给他们嫌弃咱的机会!

①,要有边界感

儿女长大了,结婚了,他们就成为了独立的个体,我们这帮老家伙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就“靠边站”吧!


此时与子女相处,一定要有边界感,别有事没事的,总上儿女家去,不要轻易打扰他们的生活。


距离产生美,适用于任何关系,其中也包括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任何关系,走得太近,都将是一场灾难。


②,有自己的老窝

老了,不论自己的老窝,是大还是小,是新还是旧,必须滴,高低地得有一个。


到啥时候,儿女的家都不是自己的家,而自己的家却永远是儿女的家!


老窝就是自己的根据地,就是自己的归宿!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


老了,要想不被儿女所嫌弃,就这么做,不给他们机会 - 天天要闻

千万不要幻想,和孩子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只要生活能够完全自理,就不要轻易地与孩子同住在一个屋檐下。


就拿一日三餐来说吧,孩子们,年轻人都喜欢煎炒烹炸,红油辣鲜的,一盘一盘的,咱们呢,就喜欢蒸煮炖。


老了,要想不被儿女所嫌弃,就这么做,不给他们机会 - 天天要闻

蒸米饭吧,也是,孩子们喜欢硬的,有嚼头的,一个粒儿,是一粒儿的。而咱们喜欢烂糊烂糊的,不然的话,牙不好,胃也得作妖!


你说说,这饭怎么做吧?一顿两顿的可以对付,天长日久,那就不是对付的事了,谁也对付不起呀!


再说了,孩子们的消费观和咱们也不一样,现在的孩子花起钱来都大手大脚。


咱们60后,都从苦日子中熬过来的,能看习惯吗?看不习惯就得叨叨。


你叨叨,孩子不愿意听,说浅了吧,不疼不痒,不当回事儿。说重了吧,就得炸毛!弄不好了,还得踩雷!


唉,两代人的代沟是不可逾越的,长期住在一起难免会产生摩擦,一地鸡毛!倒不如,各过各的,各生欢喜!


③注重个人卫生

老了,也要注重自己的个人卫生,注意个人形象,把自己的卫生切实管理好。


要做到勤洗头,洗脚,洗澡,勤换衣服,别整天邋里邋遢的,不修边幅,有的甚至还有老人味儿……


把自己打扮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一是对他人的尊重,二是自己活的也有尊严。别给孩子留下,嫌弃咱们的机会!


④,适当地托举孩子

养育孩子是恩,托举孩子是的德。该帮孩子的时候就帮一把,该托举孩子的时候就得托举!上一代,托举下一代,生生不息!


我同学的妹妹,做法就很奇葩!儿子家忙的“天翻地覆”,他头不抬眼不睁的,就像个没事似的。你说说,邻居都看不下去了,都前来帮忙!


她却该玩玩,该游游,做起了甩手掌柜。儿子儿媳嘴上不说,但心里有数。这样的老人虽说实属少见,但是做法确实欠妥,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⑤,有自己的养老钱

养老钱可多可少,有就比没有强!老了,不依附儿女过活,这样晚年生活才有底气,活着才有尊严,仗义!


没有养老钱,那可就不好说了,儿女们,对你行不行?孝不孝?那全凭自己的造化了!


⑥,不磨孩子

老了,我们要有一个好心态,凡事看轻看淡,别有点啥事儿的,就开始磨孩子。


孩子们的生活也不容易,压力也不小,他们也要养育他们的小娃娃。


有的老年朋友就是大事小事儿,都统统的找孩子。孩子本来忙上班,忙家庭,忙得像个陀螺似的团团转。


他倒好,今天一个电话,明天一个视频的,孩子不来他就磨叨,孩子来了,也解决不了啥实质性的问题。


人老了,腰疼,腿疼,偶尔脑袋瓜子疼,都不算啥大毛病。这种小打小闹的病,用医生的话来讲,不是病了,是人老了而已。


就是儿女请假,陪你上医院,楼上楼下检查两天也没检出啥大毛病,你说磨儿女也没有啥意义呀。


有些小毛病,吃点小药片儿就能得到缓解和维持,也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


老了就要正视自己的衰老,少给儿女添麻烦,不磨儿女才,是明智的老人!


⑦,活到老,学到老

人老了,也要接受新鲜事物,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该学的东西要学,该掌握的要掌握。


智能手机会用,网上购物会购,上医院检查身体会预约医生,外出滴滴打车……这都是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得掌握。正所谓,技不压身,活到老,学到老!


以上7条,有自己的老窝,有自己的养老金,和儿女相处有边界感,注重个人卫生,不与社会脱节,不磨孩子,托举孩子。若你都一一做到了。儿女们,想嫌弃咱,都没机会!


老了,要想不被儿女所嫌弃,就这么做,不给他们机会 - 天天要闻

网图侵删


老了,要想不被儿女所嫌弃,就这么做,不给他们机会 - 天天要闻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机构大规模调仓!?年度确定性机会来了? - 天天要闻

机构大规模调仓!?年度确定性机会来了?

免责声明:本文是个人日记,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有观点, 仅代表个人立场,不具有指导作用 各位股东好:最近我们“圈友群”气氛越来越好,原因无他:我们已经连续3天新高了。我们实盘也顺利录得新高。都知道欢乐的日子都是短暂的。那么,问题来了,这次行情能持续多长时间呢?01其实,今天我们“实盘”能继续上涨,我是...
校门口的镜子:妈妈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 天天要闻

校门口的镜子:妈妈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作者 | 张可沂伽放学时分,校门口的奶茶店总上演着微型人生剧场:妆容精致的林妈妈被女儿同学误认为“姐姐”,而穿着家居裤的王阿姨则被儿子要求“以后别来接我”。这些场景折射出一个教育真相——母亲的形象管理正在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
爸妈每天多说这2句话,孩子内心越来越强大 - 天天要闻

爸妈每天多说这2句话,孩子内心越来越强大

大家好,我是辣妈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有时候,我们随口一句简单的话语,就能在孩子的心中埋下强大的种子,让他们的内心越来越坚韧。爸妈每天多说这2句话,孩子内心越来越强大!这两句话,就是这样的魔力源泉。 “我相信你可以”这句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无尽的鼓励和信任。信任不是廉价的夸赞,而是对孩子潜能的“庄严托...
李佳琦回应妈妈直播带货:她说她正是拼的年纪 - 天天要闻

李佳琦回应妈妈直播带货:她说她正是拼的年纪

5月5日,美腕旗下“所有爸妈的幸福家”直播间开播,知名网红主播李佳琦的妈妈李文利受邀参加直播。据悉,李佳琦近日在直播中表示,“我妈现在当主播了,你们跟我妈说一下,让她就是严谨讲话,因为我妈比我还夸张……”他展示直播间画面并称他妈妈在卖黄金。
王学广:“老讲解”成了我的另一个名字 - 天天要闻

王学广:“老讲解”成了我的另一个名字

5月初,“琼崖革命的摇篮”定安母瑞山,逐渐升腾起夏日热烈的气息。7日午后,88岁的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终身名誉园长、义务讲解员王学广戴上老花镜后,又从书堆里翻出了一沓纸页,可以明显看到,其中半数已经泛黄。 王学广正在翻看关于他的报道。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豌 摄 “这是我收集的《海南日报》剪报,都是有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