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2025年03月24日22:03:08 育儿 1444

前言

都说虎毒不食子,可2020年,重庆一位父亲却将两个亲生孩子从15楼扔下,而他这么做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讨小三欢心

他们豺狼成性的行为最终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而就在此时小三的前男友却突然爆出她在晚上睡觉前有一个极为诡异的习惯

那么,这个诡异习惯是什么?这是否才是真正让她害死两个孩子的真正原因?

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 天天要闻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罪恶开端

狠心父亲名叫张波,他和原配妻子陈美霖相遇时,就像所有浪漫爱情故事开场,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坠入爱河,双方父母觉得他俩性格、家境不太匹配,极力反对这段感情。

可陷入热恋的张波和陈美霖根本听不进去,满心想着要在一起,不顾家人反对,他们毅然领证结婚,婚后生活甜蜜,没多久陈美霖就怀孕,先后生下可爱的儿子和女儿

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 天天要闻

孩子出生前,张波还对未来家庭生活充满期待,可孩子呱呱坠地后,一切都变了,每天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里琐碎事务,张波开始厌烦。

陈美霖一个人忙得晕头转向,既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又要操持家务,累得直不起腰,可张波对这一切视而不见。更过分的是,还没和陈美霖离婚,张波就开始在网上和别的女人聊天,言语轻浮,寻找新鲜感。

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 天天要闻

后来,两人感情破裂离婚,离婚后,张波对孩子的态度十分冷淡,孩子抚养权确定后,多数时候他把孩子丢给父母,自己很少过问。

偶尔心血来潮,他会带孩子去买个玩具,或者去公园玩一会儿,可这种关心就像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直到叶诚尘出现在他的生活里,叶诚尘年轻时尚,性格活泼,和被生活磨得疲惫不堪的陈美霖截然不同,张波迅速被叶诚尘吸引,全身心投入到这段新感情中。

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 天天要闻

但叶诚尘知道张波有两个孩子后,态度急转直下,她觉得这两个孩子是他们感情路上的绊脚石,是她追求幸福生活的阻碍。

叶诚尘开始不停地给张波施压,她抱怨每次和张波约会,都要担心孩子突然出现,完全没法享受二人世界。

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 天天要闻

只要张波陪孩子时间多一点,她就大发脾气,指责张波心里只有孩子,根本不在乎她。她不断提出分手威胁张波,让张波在孩子和她之间做选择。

一开始,张波坚决不同意抛弃孩子,毕竟是自己亲生骨肉,他和叶诚尘争吵,试图让她理解孩子的重要性。

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 天天要闻

可叶诚尘不依不饶,一次又一次地哭闹、冷战,持续给张波施加压力,时间长了,张波开始动摇,为了留住叶诚尘,他的想法渐渐发生改变。

张波开始在网上搜索各种信息,试图找到一个能让叶诚尘满意,又不用背负抛弃孩子骂名的办法,他的心思越来越偏离正轨,从一个父亲该有的立场,慢慢滑向黑暗深渊。

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 天天要闻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关心孩子,而是想着怎么摆脱孩子这个 “麻烦”,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悲剧突发

2020 年 11 月的某天,张波就跟陈美霖提出要接女儿回家住几天,陈美霖虽满心疑惑,但想着他是孩子父亲,还是同意了。

张波算准奶奶外出的时机,把女儿接进家门,屋内,儿子正专心摆弄玩具,女儿蹦跳着跑向弟弟,两人天真无邪地笑着,对即将降临的厄运浑然不知。

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 天天要闻

张波缓缓走向窗边,拉开窗户,窗外阳光洒入,却刺得他眼疼,他深吸一口气,转身挤出笑容,哄骗孩子来看好玩的,孩子兴奋地跟过去。

到了窗边,张波闭眼咬牙,先抱起儿子,狠狠扔出窗外,儿子没来得及呼喊,便消失在空中,女儿被吓呆,惊恐地看着父亲,张波没有丝毫犹豫,又一把抓住女儿,将她也推了下去

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 天天要闻

“砰” 的两声闷响,打破小区宁静,张波飞奔下楼,来到孩子坠落处,此时,邻居们闻声赶来。

张波看着血肉模糊的孩子,瞬间放声大哭,瘫坐在地,双手用力拍地,接着用头猛撞水泥柱,边撞边喊:“我的孩子啊,你们怎么就没了!”

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 天天要闻

他悲痛欲绝的样子,让围观者纷纷落泪,大家都为这两个年幼生命的消逝感到惋惜,同情起这个 “可怜” 的父亲。

另一边,陈美霖接到孩子坠楼消息,感觉世界瞬间崩塌,她顾不上穿鞋,抓起车钥匙冲出门,一路上,泪水模糊双眼,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赶紧见到孩子。

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 天天要闻

冲进医院,陈美霖直奔抢救室,看到女儿苍白的小脸,她双腿一软,差点摔倒,紧紧抱住女儿,泪水止不住地滴落在女儿脸上,然而,命运并未眷顾她,不久后儿子和女儿都因抢救无效离世。

在医院里,沉浸在悲痛中的陈美霖,还是察觉到前夫张波的异样,张波站在一旁,眼神闪躲,不敢直视她的眼睛,他脸上虽有悲伤,却很僵硬,和在小区楼下的悲痛模样截然不同。

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 天天要闻

很快,警方介入调查,警察仔细勘查现场,发现窗台高达 80 厘米,对不足 3 岁的孩子来说,根本爬不上去。

窗台上只有张波的指纹和脚印,没有孩子的痕迹,更可疑的是,张波的微信聊天记录被全部删除。

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 天天要闻

警方凭借先进技术恢复聊天记录,真相终于大白:张波和叶诚尘早就精心策划了这场罪恶,企图把孩子的死亡伪造成失足坠楼

得到判决

警方也调阅小区及周边多个监控,一帧一帧查看,捕捉到张波和叶诚尘在案发前后的行踪轨迹,其行为举止充满蹊跷。

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 天天要闻

此外,警方广泛走访周边邻居、亲友等相关人员,收集证人证言,不少人提供了关键信息,这些点滴汇聚成一张严密的证据网,将两人牢牢锁定。

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 天天要闻

随着调查推进,一个诡异细节浮出水面,从聊天记录里,警方发现叶诚尘有个奇特癖好每晚 12 点,她会独自前往天台,对着月亮双手合十、念念有词,自称 “拜月”,这本是个人隐私,可在案件背景下显得格外怪异。

案件进入审判阶段,叶诚尘在法庭上妄图以此及所谓家族遗传精神病史为自己开脱,她声泪俱下,声称自己长期受精神问题困扰,作案时神志不清,对自己行为毫无认知。

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 天天要闻

然而,司法鉴定专家出具详细报告,明确指出叶诚尘作案时思维清晰、判断准确,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公诉人也当庭展示大量证据,从策划细节到实施过程,都表明叶诚尘在整个案件中主观恶性极深,是有计划、有预谋地参与犯罪。

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 天天要闻

法院经过严谨审理,全面考量案件事实和证据,最终认定,张波和叶诚尘共同策划并实施了残忍杀害两名幼童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依照法律,判处两人死刑,这个判决结果让关注此案的民众稍感欣慰。

2024年叶诚尘被注射死刑,警方恢复大量聊天内容,发现她有一怪癖 - 天天要闻

2024 年 1 月 31 日,天气阴沉,张波和叶诚尘被依法执行死刑。

参考文献

张波、叶诚尘,被执行死刑 新京报 2024-01-31 12:05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 天天要闻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各类冰镇冷藏食品逐渐“火热”起来,但安全问题仍需重视,因为即便在冷藏环境下,许多嗜冷细菌仍能大量繁殖。其中一种名为李斯特菌的细菌需要格外引起警惕,因为它专爱挑孕妇和婴儿“下手”,生活中该如何避免呢?近日,一位“准妈妈”在社交平台讲述自己的遭遇:怀孕37周,因食用冷藏食品引发李斯特菌...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 天天要闻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养废了”——这个词最近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讨论中越来越常见。是的,不是被别人说,而是你自己做的。你当初一心想让孩子好,结果,你用你的好心情,把孩子的未来给捧上了山崖。那些“养废”孩子的家长,真不是嘴巴上讲得好听,结果却不知不觉把孩子弄得很差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 天天要闻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炎炎夏日许多人的冰箱中存放着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孕妇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得小心“冰箱杀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在夏天尤为常见,许多感染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们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制品、熟食肉类、沙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 天天要闻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27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事例,其中涉及一起试管婴儿享受抚恤金待遇案件。陈某与郭某婚后因不孕症就医,冷冻9枚胚胎。在胚胎移植前,陈某因工死亡,被认定为工伤。随后,郭某接受胚胎移植生下陈小某,并销毁剩余胚胎。2024年5月,陈小某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遭某社保中...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一个针筒、一个捏捏乐,组成了一款近期风靡校园周边文具店的儿童玩具产品,针筒看上去和医院使用的注射器几乎一样。网络视频里宣称,这款玩具玩法简单,十分解压,只需要用针筒把空气注入玩具中,形成空气泡,再去捏爆泡泡就可以。然而,这款儿童玩具却引起了家长们的不安。不少家长表示,此类玩具非常危险,存在安全隐患。...
【视频】父亲工亡后,冷冻受精胚胎植入母体成功分娩,他是遗腹子吗? - 天天要闻

【视频】父亲工亡后,冷冻受精胚胎植入母体成功分娩,他是遗腹子吗?

什么是遗腹子?《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怀孕妇人于丈夫死后所生的孩子。在自然受孕情况下,遗腹子是先怀孕、丈夫死亡之后出生的孩子。那么,一对不孕不育的夫妻进行胚胎体外培育,在丈夫工伤死亡后,胚胎再植入妻子体内之后出生的儿子小强(化名)是遗腹子吗?小强能申领其父工亡后供养亲属抚恤金吗?近日,在江苏某...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 天天要闻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夏季炎热,亲水活动成为不少人的消暑选择,但随之而来的溺水风险也显著增加。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医师提醒: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群体,溺亡悲剧时有发生。掌握科学防溺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是守护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一、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发生...
语言发育黄金期:0-3岁亲子对话质量影响未来学习力 - 天天要闻

语言发育黄金期:0-3岁亲子对话质量影响未来学习力

►本文2227字 阅读3分钟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双胞胎姐妹苦求妈妈不要离开,爸爸外出找了一年无果,七旬爷爷靠三亩地养活俩娃 - 天天要闻

双胞胎姐妹苦求妈妈不要离开,爸爸外出找了一年无果,七旬爷爷靠三亩地养活俩娃

初夏的风拂过门前的苞谷地,两个孙女弯腰除着多余的杂苗。“当年她不要,如今就是给一座金山银山也不换,咱家这一对小棉袄比啥都金贵。”李爷爷在地头抽着烟袋,心里的满足不知不觉爬上了眼梢。庄上的人都知道李爷爷有一对孝顺孙女,虽然儿子儿媳都不在身边,可家里有一对双生姐妹花,这在庄上属于独一份。七十岁的李爷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