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一点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一位新茶友,来聊天。
问题很多,是位“十万个为什么牌”老姐姐。
总是问一些比较新颖的问题,也是一些比较初级的问题。
然而,我很感谢她,因为这些疑惑,我们已经解决了,也再想不出这样的问题。
但她新,于是她有。
这样,我们方才可以继续为新茶友们,答疑解惑,多好。
老姐姐问了许多的问题,其中有一个,我觉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也是身处外围的茶友尤其想要弄清楚的。
这问题便是:寿眉分春秋二季,为何夏天会有寿眉白茶呢?
这个问题的生成,来源于她的同学。
这位同学是开茶庄的,在北方的一间茶城。
老姐姐去同学的茶庄玩,喝到了一杯茶,是夏天的寿眉,她很惊讶,村姑陈不是说白茶只分春秋两季么,为什么这里竟然出现了一杯夏季寿眉白茶?
有点蒙。
于是,便来提问了。
这个内容村姑陈已经很久没有写过了,最后一次讲夏茶,应该是三年前了吧。
很遥远的事了。
若叫列位看官去翻从前的旧文章,估计愿意的不多——故纸堆太厚了,一千多篇呢,翻到手指打结也翻不完。
还是重写一篇吧。
事隔两三年,相同的立意,不同的行文。
也算有趣。



《2》
既然白茶分春秋二季,为何还会有夏季寿眉这种事物的出现呢?
这自然是有原因的。
表面的原因,是人性的贪婪。
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夏茶茶青便宜、加工起来又不费工夫,故而为逐利之故,有小部分茶厂会重点生产夏白茶。
当然还有第三个原因,那便是外省茶的杰作。
我们知道人性是有弱点的。
贪嗔痴,都是人性的弱点。
每个人心里其实都住着一只魔鬼,而人类文明的最大作用,就是把这只魔鬼牢牢锁了起来,不轻易让它出来捣乱。
当然纵观人类历史,魔鬼出来的时候还是有的,且还折腾出了大乱子。
只是平时,它偶尔出来,只是小小的露一把脸,比如,做一些夏白茶。
夏白茶不比春白茶与秋白茶。
夏季,是被白茶放弃的一个季节。
盖因夏季,白茶树们要休养生息,要韬光养晦——经历了一整个春季的采摘,到夏季的时候,白茶树已经疲累不堪,不能再如同春茶季初期那般拥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尤其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于春秋二季,且日照强度强于春秋二季,实在不是白茶树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并不适合采摘白茶。
并且,由于夏季气温高,茶树叶片为了散热的需要,生得薄,生得开面很大,并不适合制作优质的白茶。
再并且,同样是因为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采下来的茶青叶片,一不小心就沤红了,就晒红了——红张多代表着等级不高,卖不出好价钱。
所以,约定俗成的原因便是,大家都不爱采夏白茶。
当然,夏季茶树芽头不太生发,采下来的茶青大多无芽,只是单纯的两叶三叶,也无法做银针和牡丹,只能勉强做成寿眉——其实大多数无芽,称其为寿眉也实属高攀。
SO,夏茶如此这般的品质不高,等级不高,便只有,管不住自己心里的魔鬼,让它跑出来捣乱的那一批茶厂茶商,才会制作夏白茶。


《3》
做夏白茶的人,大多是奔着利润去的。
春白茶,秋白茶,他们也做,但要论利润,夏白茶的利润明显高过春秋两季。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看,白居易在千年前就写过,在商,便要重利。
于是,便有人盯着夏季,开做夏白茶。
夏白茶的利润之高,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采摘不费人工,省下大笔人工成本;
我们知道春白茶秋白茶,采摘的时候满山遍野都是人,尤其是采白毫银针那段时间,呼月引伴,呼哥唤嫂,能被叫来的都来了,只想多采一些茶青,多卖一点钱。
而自己家里人采不完的,更是想尽各种办法,请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过来帮忙采。
这都是人工成本。
但夏茶不用。
夏季采白茶,有的时候都不叫采——拿工具去茶园子里,修剪掉平平的一排,拿扫把扫起来放麻袋里扛回家就行。
简单,省事,零成本。
夏白茶的第二个高利润值,来自于它的加工简单,不费加工成本。
夏天天气热,阳光巨晒,一天能热上十个小时。
这夏白茶,加工起来就省事了——往院子里的地上一摊,晒上一整天,就半干了。
明天再晒一天,就基本全干了。
余下的一点水分,提香机里走一趟,完事。
完全就不费人手,更不需要什么精湛的技术——铺院子里晒还需要技术吗?
夏白茶的第三个高利润值,来自它的工期短,立马就能上市,资金迅速回笼。
大多数的夏白茶,从采到完工,只需要三四天——晒两天,烘一天,捡剔一天,就完工。
并且,部分心急的茶商都不陈放,直接就让它上市了。
要知道这时候春白茶刚刚上市不久,夏白茶还能赶上春白茶的尾巴,冒充春白茶销售,赚一波红利呢。



《4》
当然,目前来看,市面上的大多数夏白茶,都是外省茶。
是外省茶树上采下来的茶青做的。
这些外省茶树有可能是福鼎的白茶苗移植过去的,也有可能是当地的随便什么茶树上采下来的——我去易武的时候就看到他们用大叶种茶树上采下来的夏茶茶青,做白茶。
那做法非常简单,晒两天就做好了,连烘都不烘。
虽然是用比普洱春白茶便宜N倍的价钱卖掉,但由于成本低下,尚能小赚一笔。
这些外省夏茶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当前市面上的夏白茶,品质低下,含水量超标,是白茶金字塔里的地下室。
那么,为何村姑陈一口咬定,当下的夏白茶大多不是福鼎茶青呢?
原因有二。
一,是福鼎茶农采夏茶,有政策风险。
当地的茶叶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下过红头文件,夏季不能采白茶。
不但如此,还设置了监控机制,一旦发现有人私做夏茶,必有惩罚。
由此,这两三年来,福鼎的夏茶产量,大大减少。
其二,是采夏茶不利于秋茶的生长发育。
前文提过,夏季是白茶树重要的休养生息时期。
在这个时间段,茶树的管理方式,是以休养为主,为秋茶的采摘,积累能量与养分。
如果夏季茶树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还在采摘,还在人为地刺激它的生长发育,则茶树的身体就会被透支,茶树的养分无法积累,到了秋季,正该采秋白茶的时候,就没什么茶采了。
而秋茶的利润值,肯定是高于夏茶的。
故而,又有谁那么傻,弃高利润的秋白茶,来采低利润值的夏白茶呢?
茶农虽然纯朴,却不傻。
自然不会这样干。


《5》
从品质而言,夏茶不好喝。
从茶树的生长发育而言,夏茶不能采。
从政策层面来看,夏茶采摘有风险。
故此,夏茶不建议喝,也不建议做。
还是等着喝秋白茶吧。
等秋风渐起,秋高气爽,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的时候,让茶农在天高云淡的茶园里,采一季的秋茶,为我们奉献稠润香滑的秋白茶茶汤。
不再为赋新辞强说愁。
醇和妍丽的秋茶相伴,是多么美妙的时光?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