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七十年代,人口少就意味着容易被人欺负,再加上“传宗接代”的思想,所以人们只能通过不断生育,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而现在不同,年轻人不愿意生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这个数字跌破了警戒线1.5,引发了公众对中国生育率的担忧。有人认为,中国也跌入了低生育率陷阱。不愿意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拒绝过渡到父母的身份。其背后的障碍,也许事关经济压力,也许出于个人价值判断,也许是一些更细碎的个人顾虑,听上去似乎无解。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吊诡现象。为什么社会经济越发展,育龄的年轻男女,越不愿意生养小孩了?
第1、养不起
要生孩子,得先结婚,要结婚,得先有车有房。
要买车买房,得先有钱。
然而现在跟从前相比,
不论是赚钱、买房、结婚、生孩、养孩,
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成本实在太高。
这种背景下,没有多少年轻人能生、敢生孩子了。
第2、时代变了
以前农业社会,多个人就多份力,
根本没什么避孕概念,所以都能生。
然而现在,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时代已经过去,
工业社会追求的是效率,讲究的是精致,
孩子也是精英化培养,
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以后还会持续。
第3、医疗、教育问题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费用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随便一个感冒、发烧,到了医院,没有几百块钱似乎出不了医院的门。教育方面更是一个无底洞,各种费用的叠加,让现在有孩子的家庭直呼太难了。尤其是为了能让自家孩子读一个好学校,拼了命地去买地段好的学区房。
第4、没时间
自从提倡男女平等之后,女性的地位是越来越高。如今不管是职场也好,官场也好,都能看到很多女强人。她们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很少有时间考虑个人问题。即便是考虑了,也是有心无力。尤其是夫妻两个都忙于工作,父母又不在身边的年轻人,更是无暇顾及生孩子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如果要生,就要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空间。如果给不了,还不如不生。
第5、心态变了
当代年轻人,都是从“安乐窝”生长起来的。
心思感情更加细腻,更在乎自己的生活质量。
他们对新生命的到来准备不够。
在他们看来,只要出生率没有低于0,就不碍事。
其实,生育率下降,
不仅仅是中国的难题,
在发达国家,问题更加严重,
比如韩国,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