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多大事(一)

2022年09月26日05:40:29 育儿 1594

进洗手间的时候,带有些心悸,解开裤带,哗哗一滩血就从自己下面留了下来,不是猩红,前面两小时那两壶1500毫升水下肚,再出来就是淡暗红,并不鲜艳,也没有一点活力。伴随一阵身体下面的刺痛,按下抽水键离开了。就在刚才的手术台上,医生叫抬头看下,原本两腿分叉开平躺的我,微抬起头往腿下白大褂医生看去,白大褂的手套拿着把小臂长短的银白色细长手术钳子,夹着的就是那根在我体内待了一个月的黛绿色软管——也称猪尾巴管,直径估计只有6个毫米,但是近30厘米的长度,哪怕取出了,也依然让我匪夷所思。果真人会不由自主回想,这东西植入时,哪怕只是回忆也是芒刺在背。

人生多大事(一) - 天天要闻


讲起这些的时候,已经做完了全套的取石手术,人有个比较好的贱毛病,“好了伤疤忘了痛”。要是在一个月前,在那个120急救送到医院抱腹跪地时让我想起来······算了,当时已经痛的爹妈不识,金银不认,压根管不了这些。

八月三号下午五点感觉右肾开始隐隐作痛,本着保留颜面的心态,忍着硬是没喊人。当管道开始被石头堵住,上面的液体正常该流下去,确被恶狠狠当了下来,身体隐痛感越来越明显,持续的也越来越长了,七点终于开始抱腹抢地打了急救电话,之后不再是隐痛,而是直线式痛感。终究还是没保住颜面,脱了裤子上了手术台,随后便是不省人事,沦为鱼肉,任人宰割。之后查阅才知道,结石疼痛看似不大,医学上却把它归为11级疼痛,也叫次分娩。只是这次分娩是根本下不来东西,它就卡在那,让你叫天地不应。精灵有点幸灾乐祸地憋住笑说,这下好了,你也体会到了生孩子的疼痛,虽然是次的。我把这次归为“真·分娩体验”。精灵因为还没体验为人母时,我先代入体验了一下,表现得颇为高兴,咱俩算是扯平。

人生多大事(一) - 天天要闻


晚上十点进入手术台,十一点半结束,护士说我运气不好,我进来同时有个脑淤血,我被迫进行“真·分娩体验”3小时。护士说得没错,运气好我会给你这种机会吗?术后有次在外面散步,我为我自己的11级痛感3个小时没有呻吟而倍感得意加自豪,精灵表示肯定,并补充说明到她刚赶到医院看到的我,抱着肚子跪那病床上等手术时,起先一声不哼还以为我不痛,后面就开始“哎呦哎呦”的“哼唧”起来,确实没有喊痛······好吧,你果然是我的软肋,见到你我就开始放肆起来了。

护士说得也错了,当时除了个脑淤血的,还有个煤气中毒的女孩也在我进急诊室后几分钟送进来,就在我急诊的对面那副床当时医生看了我一眼,就跑到对面床去了。彼时躺着已经受不了,开始趴在地上,哇哇地吐,那些我吐出来在地上,我趴着不到十公分的眼前。当时医生看了我一眼,就跑到对面床上去了。我一阵心理问候,现在想想,什么11级疼痛,什么次分娩,在哪些死生面前,算个球,反正你一时半会死不了。

人生多大事(一) - 天天要闻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我们的故事,不过是黄粱一梦,消散在风里 - 天天要闻

我们的故事,不过是黄粱一梦,消散在风里

故事的开头,总是那般美好。那是一个落英缤纷的春日,樱花如雪般漫天飞舞,微风轻拂,将你的发丝轻轻撩起。我们在那片花海中偶然相遇,目光交汇的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停止了转动,只剩彼此眼中的熠熠星光。此后的日子,如同春日暖阳下的溪流,温柔而欢快。我们一起漫步在悠长的小
用温暖打破沉默 走进“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 天天要闻

用温暖打破沉默 走进“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我们常常遗憾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触摸他们的灵魂。4月2日,在第18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之际,记者走进济南特殊教育中心,用镜头和文字记录....
他们牺牲时24岁、25岁、27岁、29岁…… - 天天要闻

他们牺牲时24岁、25岁、27岁、29岁……

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视他们牺牲时24岁、25岁、27岁、29岁、32岁……这些“年轻”的数字背后是守护平安的见证而今我们又“见”到了公安英烈微笑的脸庞你踏荆棘而去我们沐光前行每一个平安的日夜都是你生命的延续陈建军(1962.08.01—1987.12.15)“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生前系文山州砚山县缉毒队民警先后24次打入犯罪集...
幼儿园春日艺术节,师生用AI破解自然密码 - 天天要闻

幼儿园春日艺术节,师生用AI破解自然密码

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实习生 邵格通讯员 刘欢 王晶“快看!琥珀里冻住了一只彩虹甲虫!”4月3日上午,武汉市青山区第一幼儿园的操场上,5岁的冯楚晴举着找到的“昆虫琥珀”冲向展台,手里的“蜻蜓”在阳光下折射出幻彩光芒。这场将自然融入美育的春日艺术节,除了插花签到、盲盒花花卡等惊喜外,更增设了“琥珀寻宝”闯关任务...
一个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而不应该一味怪罪父母 - 天天要闻

一个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而不应该一味怪罪父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就有人到处宣扬“父母无恩论”,说父母生下孩子是应该的,不应该感恩,说父母养大孩子也是应该的,不应该感恩,反正不管父母干什么都是应该的,父母对孩子有责任有义务,而孩子对父母不仅没有任何的责任和义务,还不用感恩,这种言
此物最相思 - 天天要闻

此物最相思

编者的话又到一年清明时。在孩子们心中,长辈那斑白的头发和慈祥的笑容,是儿时最温暖的记忆。珍藏着温馨回忆的光盘、储存着爱的信息的手机,都是长辈与孙辈之间爱的连接。爷爷的光盘一七一中学初三(6)班 刘予馨“咱们家的旧东西也该收拾了!”妈妈不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