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让我来!”

2022年07月04日13:02:11 育儿 1079

“妈妈,让我来!”这句话从不同年纪的孩子口中说出,听在妈妈耳朵里,感受会大有不同。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我们一家旅游归来,当行李出现在传送带上,我正准备去拿的时候,当时10岁的孩子突然说:“妈妈,让我来!”我心头一暖,嘴上简单说了声好,脸上却按耐不住挂了一个微笑,内心又像打翻了五味瓶。孩子终于有了该有的担当,让老母亲着实有种苦尽甘来、修成正果的感觉!

如果同一句“妈妈,让我来!”从一个三五岁的小孩口中说出,又会是如何一番光景呢?

“妈妈,让我来!” - 天天要闻

超市扫码的尴尬

如今,很多大型超市都装有扫码自助付款的设备。我就不止一次听见年幼的孩子喊着:“妈妈,让我来!”有的妈妈积极配合,和孩子一起地找出包装袋上的编码,逐件慢慢地扫码。时间是多花了一点,却不失为一个学习良机。

要是孩子坚持自己独立完成,不肯让妈妈帮忙,手忙脚乱地半天也弄不好,妈妈劝说不了已够难受,还要忍受来自身后的不友善目光。当同一件货品重复扫码,不得不取消并重头开始时,脾气再好的妈妈也忍不住想发脾气吧。到最后妈妈禁不住粗暴“夺权”,孩子一肚子委屈,尴尬收场。

“妈妈,让我来!” - 天天要闻

要想逆转局面,有治标和治本两个层次。想要达到立竿见影的治标效果,爸妈就得让孩子明白,有时候,孩子对爸妈的要求必须绝对合作!找个合适的机会,跟孩子说明这个要求,然后一起协商一个专属暗号,只要爸妈发出这个暗号,孩子便要立刻停止忸怩,听话合作。

同时爸妈也要谨记,这是与孩子协商的结果,遵守承诺是本分,切忌画蛇添足给予额外奖励,爸妈只要说声“谢谢你遵守承诺”便足够了。

教养不可假手于人

上述情形有两点要留意:首先是爸妈的宽容度与自身心情时有关联;其次是爸妈是否拥有让孩子尊重的权威。

孩子不合作的后果,因妈妈当下的心情而定,犯错可能会被宽容,也可能惹来打骂。长此以往,孩子对正确与错误的认知会出现偏差。

因此,在要求孩子做到之前,爸妈要先做好自己,适当控制情绪,“是其是,非其非”,牢记把孩子带到世上的基本责任,“养育成人,培养成材”,这是治本之道。

“妈妈,让我来!” - 天天要闻

现代家庭过分宠爱孩子,一切以孩子优先。过于紧密的亲子关系,若不适时随孩子长大而放手,让孩子学习走自己的路,应有的界限和规范便会变得模糊。孩子该负的责任都被爸妈揽去,既然不用负责,自然可以爱理不理。爸妈气馁了,便使劲儿去教育孩子,或催促,或胁迫,或指责,亲子关系只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学习成长的机会惨遭剥夺,孩子没有自己的目标,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做什么、要怎么做,通通没有头绪!要打破这僵局,爸妈不能、也不该把教养责任外包给学校。教养从来不可假手于人。

让孩子为自己的学业负责,让孩子为家庭出力。做得好便送上一声赞赏,做得不够好便送上一句鼓励,温柔但坚定地支持孩子继续尝试,让孩子从失败之中摸索出路,活出自己的人生。

“妈妈,让我来!” - 天天要闻

文中绘本内页来源于《扫除大作战》 ©辻村亚由子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俗话说得好,女大避父,儿大避母,儿子大了,妈也得学会放手 - 天天要闻

俗话说得好,女大避父,儿大避母,儿子大了,妈也得学会放手

高三那点事儿,做过父母的都懂。辞职、租房、陪读,咱们中国爸妈特别是妈妈,为了孩子什么都豁得出去。别说小出租屋蜗居一年,天塌下来都认。有谁不是想着:“我再坚持坚持,他就能上一所好学校!”但是时代变了,眼下陪读早把家变成了“全职保姆加心理咨询室
原本,这就是人生!(读到心酸) - 天天要闻

原本,这就是人生!(读到心酸)

原来,你会经历必须经历,你会走过必须走过的,你会失去不可避免的,你会承受难以承受的,你会撑住不能撑住的,你会肩负必须肩负的一切,这就是人生。
一个人(深度好文) - 天天要闻

一个人(深度好文)

自诞生至终结,无人能全程相伴。父母会老去,留下我们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雨;朋友会散落在天涯,各自追寻梦想;爱人或许也会在某个转角离去,留下我们独自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孤独,并非我们主动选择,而是生命赋予的必然课题。周国平曾言:“孤独是人的宿命。”学会与孤独共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