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日益激烈的便利店行业,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的角力正在即时零售、下沉市场等维度展开。
据报道,中百罗森总经理周彬表示,“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便利店经营者应该抓住线上销售、下沉市场等,搭建新的竞争壁垒。
近年来,罗森、7-Eleven等国际品牌便利店加快下沉步伐,并开始通过加码即时零售、打造有本土特色的差异化商品来提升其在本土下沉市场的竞争力。
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消费者购物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即时需求猛增。在本土化特色鲜明的下沉市场,国际品牌便利店对新模式的应用相比本土品牌便利店、夫妻店还处于追随状态,需要以更加灵活的身段应对新的环境和市场变化。
据悉,中百罗森是全球知名便利店品牌LAWSON与中百集团达成战略协议,由中百集团下属公司武汉中百便利店有限公司经营的24小时便利店。截至2022年7月15日,中百罗森在两湖地区开店突破700家,除了武汉和长沙,还覆盖荆门、黄石、荆州、咸宁、孝感、宜昌、襄阳、鄂州、仙桃、天门、潜江等多地市场。
▲ 布局下沉市场同时,罗森等国际品牌便利店更加重视线上渠道拓展,跟随本土零售店引入即时零售等新模式。 图源:中百罗森公众号
近年来,以前多布局一二线城市的知名国际连锁便利店品牌纷纷下沉,低线城市的消费潜力正在成为新的增长动能。进军下沉市场的同时,国际品牌便利店也更加重视线上渠道的拓展,跟随本土零售店引入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服务新的用户。
“在消费者即时需求大增的背景下,国际品牌便利店开始重视即时零售是一种必然选择。在新模式的应用上,像美宜佳等本土品牌便利店已经做出示范。”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 10月1日,中百罗森首批“移动式店铺”开业。 图源:中百罗森公众号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美团和饿了么等到家平台中,即时零售销售额最多的为本土便利店美宜佳,达到14.85亿元,力压一众国际品牌便利店。
分析人士指出,即时配送让便利店的服务半径由500-1000米扩大为5公里左右,尤其在夜间,能最大限度利用好全天候营业优势,扩大获客漏斗。拓展即时零售线上渠道,已经成为各大连锁便利店打破增长瓶颈、建立用户心智的核心发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