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货的第3天,和华为一样贵的小米11 Pro,情况不太乐观

很多人说,小米已经站稳了高端手机市场,对这个说法,我保持观望的态度。马路边,华为的广告牌依然是那么耀眼;电视里,各大综艺依然在吹蓝厂的微云台。世界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改变的只是小米。



高端手机市场的玩法和中低端手机不一样,硬件比的不是性价比,而是不可替代性;口碑比的不是流量营销,而是社会认可度;用户受众不是圈内的一小撮的发烧友,而是有一定收入的白领人群。而这3个要素,小米都不太具备。


可能是因为涨价了不少,有一定的溢价空间,小米11 Pro几乎在3号就实现了线下、线上全面现货,很随便就能买到。米粉应该都知道,小米的产品都有一个共性:现货的不一定是好产品,好产品你不容易原价买到。


小米11 Pro不缺货已经3天了,起售价是4999元,和华为Mate40一样贵,它真的值得买吗?性能就不用多说了,都是骁龙888旗舰的常规表现,大致和小米11差不多,连屏幕参数都很相似。




小米11 Pro之所以涨了1000元,底气主要来源于3个卖点:双67W快充,三星GN2大底主摄,冰封液冷散热系统。简而言之,小米11 Pro冲击高端,靠的就是快充、相机、游戏性能的提升。


你会发现,小米的解题思路和华为Mate系列差不多,套路都是如出一辙——华为Mate系列以前主打的卖点也是快充,徕卡。区别是华为是自研麒麟芯片,而小米是通过升级散热系统,进一步压榨骁龙888的潜力,发挥更强的游戏性能。不得不说,小米的方法很聪明,至少能保证不犯错。



不过,情况似乎不太乐观,从京东的销售情况来看,小米11 Pro卖得不算特别火爆。看来价格超过一定阈值后,小米手机的吸引力就会直线下滑。


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的,对很多米粉来说,小米11 Pro确实很强,但是不够“香”,有点超预算了。小米想要站稳高端市场,不能把眼光局限于数码圈,要“出圈”寻找更高净值的客户。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