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市机械制造企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提升工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企业发展方式向内涵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向中高端高附加值转变、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日前,记者在河北航瑞信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组装车间看到整机组装的机房巡检AI机器人正在检测,准备发货。
河北航瑞信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前身系北京星显笃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主要以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航天航空、声学工装、探伤设备医疗部件等精密机械零配件加工组装为主,是一家设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的现代多元化企业。通过技术改进,2020年预计收入增加20%以上。
在三河市华夏恒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高端人才、先进的生产设备与检测设备,成了企业发展的主力军。该企业在发展中践行专业研发和智能制造,将装备自动化和信息集成化有效结合,致力于实现智能制造,打造数字化、可视化、自动化工厂。
据了解,我市将通过扶持骨干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入园聚集、推动产业链协同、做强服务平台、整合社会资源等方式,大力支持新宏昌、海纳川海拉、莱尼线束等龙头企业扩大产能,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牵头成立改装车及零部件制造、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的技术创新或产业发展联盟。2020年到2022年,每年培育3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小巨人”企业。落实《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2019-2025)》,强化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引导创新资源向机械制造业聚集。积极承接北京智能装备产业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重点布局工业智能机器人、数字化加工装备、精密智能控制设备、智能医疗设备、智能电气等产业,打造服务京津冀、面向全球的智能装备产业创新示范基地。
目前,全市共有机械制造企业844家,含规上企业52家。2019年,机械制造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纳税7.3亿元,从业人数18863人,研发机构84个。
(来源:三河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