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Mate40已经被宣判了死刑,升级无望了!可谁知峰回路转,华为将重新评估此款机型。
前两天,华为终端CEO何刚在一次校园活动上谈到Mate 40系列的时候,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这款产品还有至少1000万用户,升级鸿蒙5.0这件事,我们会认真分析。目前还没结论。
这不是官方套话,而是一种罕见的表态,尤其在当下Mate系列早已跨入X和Pura时代的节点上,Mate 40系列的“存在感”再次被拉了回来。
而我作为一个数码博主,听到这个数据的时候,第一反应其实不是“还这么多人在用?”,而是——这1000万人,其实才是真正撑起华为高端口碑的骨干。
Mate 40系列是什么定位,不用我多说。2020年的麒麟9000,现在依然是无数用户心目中“最后的真旗舰”。不仅性能扛打,系统流畅度放到现在也不输新机。
尤其是那块3D人脸识别和曲面屏,当年就是“遥遥领先”的存在。别说鸿蒙5.0,就连现在的鸿蒙4.2,Mate 40都还能打。
图源:IT之家
但问题是,它还能被继续升级吗?鸿蒙5.0的到来,显然是一场全生态的跃迁,光是底层适配就比以往更复杂。这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而是牵涉资源、定位和战略的综合抉择。
Mate 40系列如果继续跟进,就意味着华为要在一个已经发布四年、硬件近饱和的产品线上继续投入大量适配和维护成本。
可这千万用户又不是一个小数字。
如果现在放弃Mate 40,那就是放弃了当年支持麒麟芯片、陪伴华为最难时刻的核心用户。而从品牌忠诚度和用户口碑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不能轻易放弃”的群体。
何刚的那句“认真分析”,其实已经是对这个问题复杂程度的一种温和表达。他不是说“我们会安排升级”,也没说“肯定不升级”,而是把这事扔回给了时间——或者说,扔回给用户。
这让我想起最近圈内关于“老旗舰是否该继续适配新系统”的讨论。有些人觉得,只要硬件够,就该持续适配;但也有一派认为,系统是为新生态而生,老设备只要运行稳定就够了,别勉强。
可Mate 40系列不一样,它是华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技术节点。那一年,国内5G刚爆发,华为全线被限制供应,Mate 40成为最后一款搭载真5G麒麟芯片的机型。用今天的话说,它是一个“时代遗产”。
所以我真心建议华为,哪怕不全量推送,也该给这千万用户一个选择升级鸿蒙5.0的通道。让愿意尝鲜的用户感受到品牌的尊重和技术温度,哪怕有风险、有提示,也比默默停更来得体面。
说到底,这不是一个系统升级这么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品牌到底如何对待“旧朋友”的问题。
Mate 40系列至今依然是很多用户手里的主力机,很多人可能根本没打算换机,如果鸿蒙5.0真的来不了,至少请告诉他们一个清晰、坦诚的答案。
所以,你还在用Mate 40系列吗?如果可以选择,你愿不愿意升级鸿蒙5.0?你觉得华为该不该给它一个完整的告别?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们一起关注这场决定老旗舰命运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