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我一觉醒来,发现又一国产 AI 冲上全球榜单第一名。
点开一看,好家伙,快手家的“可灵 1.6pro ”在图生视频领域拿下了全球第一。
3 月 27 日,全球知名 AI 基准测试机构 Artificial Analysis 最新发布的榜单显示,可灵 1.6pro 以 1000 分成绩登顶,阿里通义和腾讯混元也挤进前十,分列第四和第九。
要知道,这榜单里可全是 Google Veo 2、Pika Art、Runway 这些国外知名顶尖模型,这次国产AI的集体爆发,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还记得去年可灵刚内测时,不少狐友就跟老狐安利过,直呼"效果惊艳",甚至直接封它“中国版 Sora ”。
海外网友更离谱,为了注册可灵,甚至研究出“购买临时中国手机号”的野路子。
一些没用上的外国友人干着急,在社交媒体发“求求了”。
说到实际表现,可灵确实也有两把刷子。有网友用"一个人咬汉堡的瞬间"这个指令对比了可灵和 Sora 的生成效果,可灵的视频能看到面包屑、酱汁流动的细节显然是更生动、真实。
这种肉眼可见的差距,让不少网友自豪感慨:"咱们的 AI 现在这么能打了吗?
事实上,可灵的技术迭代速度确实令人惊叹:去年 12 月推出的 1.6 版本在文本理解、动态表现和画面质量等核心指标上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今年 1 月新出的"多图参考"功能更是绝了,可以将不同的元素在动画场景中直接进行融合,还直接解决了 AI 视频里最让人头疼的"角色变形"问题。
具体怎么玩呢?超级简单!你只要上传 1-4 张照片,把想保留的人物啊、物品告诉它,再随便写几句话描述下想要的效果。
比如:让图一的蜘蛛侠出现在图二的机场,背景中有图三和图四的皮卡丘和蝙蝠侠:
然后你就能得到如下视频,而且还能保证主体一致性,视频里的主体保证跟你照片上的一模一样。
不仅图生视频领域经验,现在可灵在文生视频这个更高难度的赛道上,也仅跟 Google 的 Veo 2,位列全球前二了!
有网友总结得特别到位:"以前是跟在别人后面跑,现在咱们自己开上快车道了!"
不仅如此,可灵在用户体验方面也不断优化。最近更新的版本中,用户可以直接调用 DeepSeek R1 来生成提示词。
这个功能特别实用, 哪怕你只输入一个简单的关键词, R1 也能自动扩展成完整的创作指令,用起来简直不要用太丝滑。
比如输入"猫",系统会自动补全成"一只橘猫在阳光下打盹"这样的详细描述。
R1 的智能程度还不止于此。它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自动补充场景细节、动作设计、镜头语言等专业元素。
比如输入"对牛弹琴",系统会建议加入"自然光景""固定镜头""远景"等影视级参数设置。
这些智能化功能让普通用户也能轻松创作出专业水准的视频内容,既提升了作品质量,又节省了大量构思时间。
商业化方面,各家大厂还在为 AI “烧钱”造势时,可灵 AI 也找到了自己的节奏,闷声声营收破亿。
相比其他大厂动辄几十亿的投入,快手选择专注视频生成这个细分领域。
目前可灵生成一条 5 秒视频只要 0.7 元,是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的十分之一。
这种性价比优势很快转化为市场认可,Similarweb 数据显示可灵的月活已经超过更早面世的 Runway 和 Pika。
快手 CEO 程一笑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可灵的单月流水已经突破千万。虽然现在规模还不大,但增长曲线相当漂亮。
业内分析师算了一笔账:如果短视频行业有 10% 的内容用 AI 来制作,这个市场规模就能达到几十亿。
资本市场也很看好这个方向,虽然快手整体业绩有压力,但可灵的表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更值得关注的是,可灵已形成多元化的变现模式:既有面向普通用户的会员订阅服务,也有给企业提供的 API 接口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现在小米、蓝色光标这些大公司都在用可灵的企业服务。
这种"个人用户+企业客户"的双轮驱动模式,让可灵在商业化道路上越走越稳。
正如程一笑强调的,可灵的目标是"成为全球营收规模第一的视频生成AI应用"。
老狐觉得,在 AI 应用普遍亏损的当下,这种既能搞研发又能赚钱的本事,说不定就是中国 AI 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
参考资料:
快手、快手招聘、虎嗅财经
编辑:不吃麦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