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看气候冷暖之变 “全球沸腾”时代该如何应对

2024年04月07日12:31:50 科技 6838

今天(23日)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气候变化给人类造成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关乎当下,更关乎未来。那么当前全球最关注的气候变化问题有哪些?与我们的生活又有哪些关联?

面对气候变化 每个人都在“最前线”

人类刚刚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海表温度打破历史纪录;多个国家和地区遭遇了异常猛烈的高温干旱和暴雨洪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重发。人类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一个事实——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之一。

大数据看气候冷暖之变  “全球沸腾”时代该如何应对 - 天天要闻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室副主任 张永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工业化以来,煤、石油、天然气这些主要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全球的温度快速上升。分析发现从1850年到2019年,人类向大气排放了2.4万亿吨的二氧化碳,全球温度上升了大约1.09℃,而其中1.07℃就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大数据看气候冷暖之变  “全球沸腾”时代该如何应对 - 天天要闻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室高级工程师 杨啸:整个食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21%~37%。废弃的食物,比如说焚烧、堆肥、沼气,还有饲料生产,最终都会产生大量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填埋处理也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在2010~2016年期间,全球食物损失和浪费占总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8%~10%,约为每年1万亿美元,所以我们应该践行光盘行动,减少食物浪费,这样对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发挥重要的作用。

交通中的低碳生活

面对变化的气候,减少碳排放,每个人都在“最前线”,从我们的出行来看,统计数据显示:交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10%左右。其中,道路交通在交通全行业碳排放中的占比约80%,于是,节能减碳就在我们每一次出行选择之中了。

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交通约占生活碳足迹的1/4,人均每年行驶6000公里(包括步行),产生109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其中一半以上是由汽车使用所致,不同交通工具产生的碳排放量不同。据测算,私家车的人均百公里碳排放量最高为21.6千克,其次是飞机12.2千克,高铁、地铁、轮船分别为1.4千克、1.3千克和1.02千克,自行车为0.01千克,步行为0。绿色的出行方式包括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较短距离的出行,尽量采用步行和骑自行车,既低碳环保,还可锻炼身体较远距离的出行。优先选择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也可以和其他人拼车,长途旅行能乘坐火车时就不乘坐飞机,购买汽车时尽量选择排量较小又能满足日常出行需求的车,在驾驶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注意避免猛踩油门刹车,节省燃油,减少污染排放物。

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30年持续观测为地球“测温”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是目前欧亚大陆腹地唯一的大陆型全球本底基准观测站。这里海拔3816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气本底站。成立30年来,向全世界提供准确、连续、具有全球代表性的温室气体观测资料,为世界气象组织评估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瓦里关山南北长21公里,东西宽约7公里,从山底到山顶海拔落差560米,盘山路全长7公里左右,这是通往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的唯一通道。春分时节,瓦里关山顶依然寒风萧萧。

大数据看气候冷暖之变  “全球沸腾”时代该如何应对 - 天天要闻

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监测站观测员 胡成戎:我们采样的过程中,需要站到下风口,需要我们两个人屏住呼吸,因为人呼吸的话会影响到采集的气体,你呼出来的二氧化碳会影响它的数据值。

采集的气体样品需要用海绵层层包裹,两瓶寄往中国气象局,两瓶寄往美国国家气象局,进行下一步研究。

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全天候、高密度持续观测,30个观测项目共60多个观测要素,每天产生6万多条数据,要素涵盖温室气体、气溶胶、反应性气体等主要大气成分观测内容。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提供科学观测和数据支撑。

为了保障设备正常运行,记录数据真实可靠,观测员需要在本底站常年驻守。一代代年轻的瓦里关气象人凭借近30年积累的海量数据,绘就业界闻名的“瓦里关曲线”。

大数据看气候冷暖之变  “全球沸腾”时代该如何应对 - 天天要闻

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台长 李富刚:瓦里关曲线,实际上就是我们长期积累的二氧化碳浓度的观测数据绘制的变化曲线。因为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为全球的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一个主要的科学依据。

从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远眺,直线距离20公里,一排排光伏板正源源不断地吸收着太阳能。与之不远处,坐落着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龙羊峡水电站。以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年均约14.94亿千瓦时的发电量计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6.4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2.6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3944.16吨。能源是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主战场,多能互补为实现双碳目标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路径,也将是瓦里关浩瀚数据库中的一个数字变化。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每28.5秒下线一部手机!荣耀多款AI终端产品发布 - 天天要闻

每28.5秒下线一部手机!荣耀多款AI终端产品发布

荣耀近日发布多款AI终端生态产品,包括折叠屏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表、耳机等。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荣耀近年来加速推进智能制造升级,通过AI、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的深度应用,优化生产流程并提升产....
2025岚图用户之夜7月12日开启  岚图FREE+正式上市 - 天天要闻

2025岚图用户之夜7月12日开启 岚图FREE+正式上市

7月12日,在岚图品牌成立五周年之际,2025岚图用户之夜暨岚图FREE+上市发布会将在武汉体育中心震撼开启。届时,全球5000名岚图用户将齐聚现场,实力歌手薛凯琪与国华乐队水木年华联袂献唱,投入5亿升级、四年磨一剑的岚图FREE+即将重磅上市,奥运冠军和多国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Grok-4系列模型发布,马斯克:它几乎所有学科都比人类研究生聪明!算力是市面上其他任何模型的10倍以上 - 天天要闻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Grok-4系列模型发布,马斯克:它几乎所有学科都比人类研究生聪明!算力是市面上其他任何模型的10倍以上

新浪科技讯 7月10日下午消息,马斯克旗下xAI公司宣布推出最新的Grok-4系列AI模型。这是前代产品 Grok 3 的重大升级版本,直接跳过了3.5版本。据马斯克介绍,该模型几乎在所有学科领域都比人类研究生更聪明。据悉,Grok-4能够进行超人级别的推理,具有代码编写、多模态Agent、视频生成等多项能力,并且在MMLU-Pro、LiveCode...
华为余承东进“局子”自首:关于智驾的“超前野望” - 天天要闻

华为余承东进“局子”自首:关于智驾的“超前野望”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享界用户大会上表示:前段时间网上有个拍我开车睡觉的视频,其实我是在低头看手机,用智驾在开。旁边一个人开车跟我打招呼,我也跟他打招呼。他开了个新款M9,我以为他是华为员工。开车风大,我也没听清他说啥,他还拿手机给我拍照。我也不知道他拍照说我低头在睡觉,然后发到网上了,结...
燃油车逆势增长,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为何能领跑合资? - 天天要闻

燃油车逆势增长,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为何能领跑合资?

随着新能源崛起,自主新能源凭借迅猛势头蚕食合资油车市场,现在的攻势余热仍对未来车市影响深远。依照现在的情况观察,时间来到2025年下半年,合资大盘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压,销量不断萎缩,新品更新缓慢,这对于合资品牌而言,每一次销量数据的发布都堪称一场严峻“大
消息称某天玑9500工程机采用矩阵相机模组设计 - 天天要闻

消息称某天玑9500工程机采用矩阵相机模组设计

IT之家 7 月 10 日消息,博主 @数码闲聊站 今日曝光某天玑 9500 “大杯”工程机部分信息,预计来自 OPPO Find X9 Pro。据爆料,这款工程机采用左上角小方矩阵相机模组设计,“最顶一版”是 50Mp 1/1.
微软宣称AI节省5亿美元成本 裁员近万人 - 天天要闻

微软宣称AI节省5亿美元成本 裁员近万人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7月10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微软首席商务官Judson Althoff近日公开表示,人工智能工具正深刻改变公司内部运营模式,在销售、客户服务、软件工程等多个关键领域显著提升生产力。
乐动机器人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连续三年亏损,业务单一 - 天天要闻

乐动机器人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连续三年亏损,业务单一

近日,全栈式智能机器人企业乐动机器人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并计划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乐动机器人成立于2017年11月,主要打造以视觉感知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基础设施并赋能各类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同时提供适合新兴应用场景的视觉感知产品及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