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反腐,人们往往联想到电视上那一个个落马的官员,这个词似乎只和政府有关。但是经常关注各大企业新闻的网友却能感受到,近几年互联网大厂内部反腐正在不断兴起并逐渐普及到全行业。
抖音集团2023年反舞弊:136人被辞退,23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3 月 29 日,抖音集团发布 2023 年反舞弊通报。
抖音集团明确并始终坚持对腐败、贿赂“零容忍”的态度,坚决反对一切舞弊和失信行为。如发现违反法律法规或员工行为准则的行为,一经查实,涉案员工一律辞退处理,永不录用。如相关行为涉嫌违法犯罪,集团将全力配合司法机关调查,追究涉案人员的法律责任。
2023年全年,抖音集团共查处舞弊类违规案件177起,其中136人因触犯廉洁红线被辞退,23人因涉嫌违法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现将2023年因商业贿赂、舞弊或职务侵占被移送司法的案件通报如下:
1、抖音前员工曾某利用职务便利,非法侵占集团资产。其行为违反了员工行为准则,集团已将其辞退。同时,曾某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2、番茄小说前员工王某利用职务便利,帮助外部人员谋取不当利益,并收受好处费。其行为违反了员工行为准则,集团已将其辞退。同时,王某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3、电商前员工孙某利用职务便利,为外部服务商提供多种形式的资源倾斜,并收受好处费。其行为违反了员工行为准则,集团已将其辞退。同时,孙某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4、生活服务前员工李某、陈某、王某、李某某、邵某、卢某利用职务便利,为外部商家提供不当帮助或利益倾斜,并收受好处费。其行为违反了员工行为准则,集团已将6人辞退。同时,该6人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5、企业合作与解决方案前员工彭某利用职务便利,非法侵占集团资产。其行为违反了员工行为准则,集团已将其辞退。同时,彭某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6、中国销售业务平台前员工周某、邱某、白某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外部人员好处费,并为外部人员提供资源倾斜。其行为违反了员工行为准则,集团已将3人辞退。同时,该3人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7、中国销售业务平台前员工吴某利用职务便利,为外部客户提供不当帮助,并收受好处费。其行为违反了员工行为准则,集团已将其辞退。同时,吴某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8、中国销售业务平台前员工翟某、李某、刘某利用职务便利,在明知外部客户涉嫌违规的前提下,仍为其提供不当帮助,并收受好处费。其行为违反了员工行为准则,集团已将3人辞退。同时,该3人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9、中国销售业务平台前员工徐某、朱某、孟某、王某、吴某、邓某利用职务便利,违规为外部代理商提供不当帮助。其行为违反了员工行为准则,集团已将6人辞退。同时,该6人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元气森林、腾讯、阿里等大厂都忙着反腐
元气森林掀起“反腐风暴”
今年以来,多家公司发布反腐公告。元气森林发布内部全员公告称,经合作经销商和员工投诉反映、司法部门介入调查,原营销中心重点客户部负责人谢丹阳在任职期间涉嫌通过亲友设立关联经销商,严重损害经销商利益,并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财物。其行为涉嫌重大贪腐等经济犯罪,已被司法机关刑事拘留并批准逮捕。
除宣布相关司法处罚外,公告特别强调了公司内部对此的措施,其决定对谢丹阳予以开除,并将全面配合司法机关后续的调查取证。对于涉及该案的经销商,元气森林将暂时冻结账户、停止续约、列入黑名单,直至事实查清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此次元气森林发布全员公告高调宣布查处内鬼,也是其稽查体系的一次秀肌肉。
据悉,自2022年以来,元气森林进行一系列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并成立了专门的稽查小组,对销售各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核实。此外,元气森林还制定了《元气森林高压线》《贪腐与渎职行为举报奖励制度》《收受礼品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
如果你认为只有像元气森林这样需要和经销商打交道的消费企业才需要反腐,那么接下来提到的互联网大厂内部反腐会改变你的想法。
马化腾反腐记:“阳光腾讯”连续五年发布集团反腐情况
互联网大厂反腐如火如荼,“阳光腾讯”公众号披露2023年内部整体反腐数据,这已经是腾讯发布反腐情况的第五年。
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腾讯反舞弊调查部共发现并查处触犯“腾讯高压线”案件70余起,120余人因触犯“腾讯高压线”被解聘,近20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新增永不合作主体清单商户主体46家。
细看内容,发现涉事部门包括业务拓展部、产品部、咨询与服务部、采购部、品质管理部、内容制作部等多个部门,涉及到的违规行为包括非法侵占公司资产、为外部公司谋取利益、收取外部公司好处费、为多名个人供应商谋取利益等。
另一方面,在清理内部人员的同时,腾讯也将和这些员工串通的公司拉入永不合作主体清单。
回溯前几年的腾讯相关操作,会发现腾讯内部反腐其实一以贯之。
2019年,腾讯有60多人因触及”高压线“被辞退,10多人因涉嫌违法犯罪被移送公安司法机关;
2020年,腾讯有100多人因违反”腾讯高压线“被辞退,40多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2021年,腾讯有近70人因触犯“腾讯高压线”被辞退,10余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2022年,腾讯有100余人因触犯“腾讯高压线”被辞退,10余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阿里巴巴反腐揪出内部“大盗”
比起近五年才公布反腐信息的腾讯,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开始的更早,拿下的高管也更重量级。
据悉,早在2010年淘宝就设立了廉政部,用以处理内部不正当利益输送问题。两年后的2012年,一封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员工辞退《通知》在网上流传,背后就有该部门的影子。
《通知》显示,部分网店店主从2011年至2012年的一年多时间里,在“天猫店小二”的授意下,先后向服装类相关“店小二”以及集市、商城、聚划算、淘金币、试用中心、手机淘宝、淘江湖等部门的员工多次行贿,以此换来的是单店2011年的销售额超过5200万元的佳绩。
如果说淘宝店小二只是反腐消灭的苍蝇,那么原阿里文化娱乐集团轮值总裁、优酷原总裁杨伟东就是阿里内部反腐揪出的重量级老虎了。
2018年12月4日,阿里大文娱集团传来消息:阿里影业董事长樊路远将兼任优酷总裁;根据举报,原总裁杨伟东因经济问题,正在配合警方调查。
但是直到两年后的2020年,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公布的《杨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一审刑事判决书》才揭开了杨伟东贪腐细节。
根据判决文书,2016年至2018年,杨伟东在担任总裁期间,利用其全面运营、管理相关平台的职务便利,收受、索取业务合作单位的贿赂款共计人民币855万余元。
在法院的查证中,还查实了杨伟东的一些“往事”。
文书显示,杨伟东自曝每月花2万元包养情人。但这笔费用并不是杨伟东自己从腰包拿出,而是分别向两人借款200万元。
之后,再转入这位情人的账户中。由其购买理财产品,收益作为生活费。
最终,法院认定,杨伟东受贿数额巨大,已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200万元。
有律师界人士表示,腐败不止诞生于权力部门和公职人员,企业及高管的腐败行为照样触目惊心。从法学来看,腐败是犯罪问题;从伦理学来看,腐败是道德问题;从经济学来看,腐败是成本与收益之间度量的经济问题。无论如何,依法依规开展的反腐败调查都是企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之一。
多位大厂高管接连被查,企业腐败症结何在?
一段时间来,大厂整治腐败“重锤”接连落地,宛若石子入湖,在舆论场上激起涟漪。前有腾讯集团发布2022年反舞弊通报,辞退100余人,10余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后有元气森林营销中心原负责人叶礼诚因涉嫌重大贪腐等经济犯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企业高管贪腐乱象为何频出?众多大厂为何开始“扎堆”反腐?还需从企业贪腐的根源说起。
屡禁不止,贪腐问题已成企业瘟疫
大厦并非一日坍塌,贪腐也非一日生成,蔓延于内部的腐败问题,早已如瘟疫一般,困扰着诸多企业。
时间倒退回2017年,曾无限风光的共享单车ofo内部爆出丑闻,多位员工称公司从高层到基层都存在贪腐现象,通过“吃空响”、“吃回扣”等方式,部分员工月贪污数额过万,甚至在某城市,ofo的供应链已被架空。后来,昔日创业明星被卷入债务危机,法院在立案执行过程中发现,ofo已成空壳,没有任何可执行的财产,外界猜测,腐败是造成祸端的根源。
“差点被掏空”的事在大厂更是屡见不鲜——大疆2018年进行内部管理改革之际,发现在供应商引入决策链条中,研发人员、采购人员、品控人员存在大量的贪腐行为,其他体系中,也存在销售人员、行政人员、售后和工厂人员贪腐。官方公告显示,2018年供应链贪腐保守估计造成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腾讯公布2022年反舞弊通报后,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百度内部贪腐甚至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反腐的例子也是“吓死人”。
因此,近几年来,反腐之风频频刮起。一面是高喊“永不行贿”的马云大刀阔斧,授权十八罗汉之一的蒋芳下课7名高管,另一面是刘强东言辞激烈,不仅放出“你贪10万,我花1000万也要把你送进监狱”的狠话,还带京东员工参观监狱,屡出奇招。
同时,企业间的反腐合作也在持续推进。早在2017年,京东就倡议,美团、腾讯、百度、小米等14家企业成立了“阳光诚信联盟”,建立共享职场黑名单机制——一个员工因为贪腐问题被开除,会被传到黑名单,其他大厂一律封杀;2022年,华为也发布了《华为公司合作伙伴反腐败政策》,要求所有合作伙伴遵守所有适用的反腐败法律法规,不实施任何形式的贿赂和腐败行为等。否则,华为将终止该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并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但从实际来看,相关反腐措施作用似乎有限。《2021互联网反腐反舞弊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根据企业内部通报、公众号全网曝光、公检法税等官方机构以及媒体披露的互联网腐败舞弊案超过240起,同比增长153%。上述案件中共计超过300位员工被开除或移送司法机关,人数较去年翻倍。企业反腐之路仍任重道远。
图片来源:新华社
大厂高调反腐背后:流量退场、寻找新路
贪腐滋生的原因是多元的。反腐专家,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喆将导致国企腐败的原因归结于四个层面:企业的经济组织性质、金字塔型的权力结构形成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民主管理和民主建设的缺乏以及党员干部没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大厂滋生腐败的原因也大多如此,有前大厂员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头部互联网企业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家公司,更是一个平台,一个生态,每年营收上千亿,生态里无数小企业都依赖这个生态存活。因此,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员工,几句话可能就能决定是否与某些小企业合作,这种依附关系往往会滋生腐败。
同时,互联网企业的资产属性也降低了内部腐败的难度。有专家分析称,传统制造业多拥有实体资产,价值比较好确定,进入信息科技时代后,互联网企业崛起,无形资产开始成为企业最值得投资的东西,能够作价的载体越来越多,可以寻租的无形空间也随之变大。“根基不深的互联网企业,可能会在采取粗放型发展战略,不计代价地跑马圈地、收割流量,在广告营销、地推团队、流量导入、评价管理、用户信息等领域投入过多的资本,内部管理体制又相对滞后,最终造成了企业利润被侵蚀。”
当前头部大厂,基本上都经历过上述发展过程,谋得第一批红利。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企业反腐败与合规研究院院长、山东大学法学院刑事合规研究院研究员段秋斌在《互联网企业反腐密码》一书中指出,2010年到2015年,腐败多被公司认作“家丑”,会对公司造成负面影响,比如说股价降低,由此,该阶段的公司反腐主要为了应对披露和上市公司合规要求,是被动的,腐败人员甚至不会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仅是内部警告或辞退,公司也没有设立自己的反舞弊调查机构。
另有声音指出,该阶段企业都在寻找增量,希望将有限的资本投入到无限的扩张中去,留给反腐败和内部控制方面的资金和资源少之又少。
此后的几年里,“存量时代”来临,互联网流量红利日益消退,企业发展速度降低,必须得重新制定发展战略、克服内部旧利益集团的阻力,完善内部治理体系、防止腐败滋生成为其中关键环节。“外部大环境不好,过去的老路不能走了,在大厂举步维艰,甚至需要靠裁员来降本增效的情况下,再任由腐败滋生,企业被掏空是迟早的事。”某业内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多企业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由此开始“井喷式”反腐。
愈演愈烈反腐风气下,主动公开违规违法犯罪案例也成为了业内共识。“现代社会,一些民营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与社会公众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一举一动都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因此,企业内部的反腐也关乎社会公共利益。”首都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剑波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自揭“家丑”,反而能密切企业和公众的联系,增进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未来,企业腐败如何遏制?
要杜绝企业腐败,关键是为公司量身定制一套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强的反腐败长效治理体系,同时,将“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反舞弊工作理念层层传递,营造廉洁的企业文化。
例如,华为就在企业内部设计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业务主管把关,要求其具备内控能力,承担风险,监督流程;第二道防线由内控及风险监管的行业部门把控,主要是管理跨流程、跨领域的高风险事项,赋能各个层级;内部审计则是第三层防线,对风险和管控结果进行独立评估和冷威慑,抓住一个缝子不依不挠彻查到底,彻底杜绝腐败之风。
这并非要求所有的企业“照猫画虎”,段秋斌在曾在书中表示,反腐败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场持久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应考虑到各个公司的“个性特征”,基于自身业务特征和企业发展阶段,在廉洁文化、打击犯罪、制定制度上有侧重地用力,构建强大的反腐败体系。
不过,归根结底,腐败的根源还是发展的问题,正如《环球时报》社评所言,反腐败不完全是能够“反”出来的,也不完全是能够“改”出来的,它同时需要“发展”帮助解决。因此,对腐败分子严厉查处,起到震慑作用之后,仍需各界共同发力,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员工保障等多方面切入,以社会进步带动企业发展,以企业发展促员工进步,标本兼治解决企业腐败问题。
来源:第1眼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