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文丨煜捷史馆
编辑丨煜捷史馆
随着电商的兴起,快递已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的快递什么时候能送到?”“它现在在哪里?”,这类问题,也成了我们与商家、快递公司经常交流的内容。
在这个看似饱和的快递市场里,一家外来的新势力悄然崛起,它来自遥远的印尼,名字叫“极兔快递”。
面对着中通、顺丰等老牌强敌,这家公司是怎么从缝隙中求生的呢?
在印尼的发家史
提到极兔,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人物——李杰,他从基层做起,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在OPPO公司快速晋升,最后成为区域总经理。
在他的带领下,所在团队多次蝉联公司内部评比第一名,这充分展现了李杰强大的领导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2013年,李杰接受了OPPO派往印尼开拓市场的重任,但当时他对印尼的语言和文化完全不熟悉。
但李杰没有被这些外在环境所难到,依然保持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不懈努力,仅仅3年时间内帮助OPPO在印尼站稳脚跟,OPPO手机市场占有率达到20%。
这对一个外来品牌来说,无疑是一个壮举,但李杰并不满足于此。
有了在印尼的成功经验,李杰看到了这个新兴市场的巨大潜力,当时印尼拥有2.5亿人口,智能手机渗透率不足50%,存在大量增长空间。
但正是在OPPO销量上升的同时,物流体系的薄弱开始成为其增长的瓶颈,于是,李杰毅然决定自立门户,创立极兔快递来解决这一难题。
2015年,极兔快递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诞生,创始人李杰原本在OPPO任职,后来看准印尼快递行业的发展潜力,决定自立门户。
最初极兔专注为OPPO提供快递服务,随着业务不断扩张,已跻身东南亚头部快递企业行列。
李杰引入了自动化分拣中心、电动三轮车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等颇具创新精神的举措,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
尽管印尼对外来企业并不友好,但凭借精益求精的服务态度,极兔还是在短短几年内成为印尼快递市场的龙头老大。
极兔在东南亚多个国家站稳脚跟后,极兔就将战略重心转移回中国市场。
那么,在国内几大快递巨头竞争下,极兔会有出头之日吗?
极兔快递的中国进军之路
2019年,极兔宣布进军中国市场,收购上海龙邦快递,正式获得在中国经营快递业务的牌照。
面对庞大的中国快递市场,极兔采取了灵活机动的市场策略,为快速打开知名度,极兔在定价上采取低价战略,价格远低于国内快递巨头,吸引大量下沉用户。
在低价的同时,极兔也注重服务质量,大力招聘并培训快递员,确保配送的准时率和用户满意度。
极兔最大的助力来自与电商平台的合作,与当时正迅速崛起的拼多多达成合作,在拼多多平台的支撑下,极兔的业务量获得了爆发式增长。
那时,拼多多平台的订单中,有三分之一选择使用极兔快递。
在业务扩张的同时,极兔面临着另一个挑战,那就是快递网络的建设,起初,极兔通过“借点为王”的模式,使用国内快递巨头的网点进行转运配送。
但随着实力增强,这些快递企业开始对极兔采取限制措施,2020年,多家快递公司相继宣布禁止网点为极兔提供服务。
面临服务网络断裂的困境,极兔果断选择与百世快递达成收购协议,直接获取其庞大的网络资源,重建自身的服务体系,这次收购非常成功,使极兔重新获得了在中国市场立足的空间。
经历了这些起起伏伏,极兔已在中国快递市场站稳脚跟,它与国内快递巨头形成了正面竞争,用户也逐渐熟悉并接受了这个新的品牌。
极兔快递在中国市场的布局策略,主要是它融合了低价优势与高质量服务的珍贵经验。
比如它在湖北省这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区域,极兔选择在武汉建立区域总部,并在武汉、黄石、襄阳等城市建立营业网点,覆盖了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在发达城市站稳跟脚后,极兔还着眼于第三、四线城市的发展,比如在河南省,极兔选择了郑州、新乡、安阳等城市进行布局,这些城市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对比不同的城市,极兔也可以根据其消费能力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
并且极兔坚守服务质量,坚持“快”的承诺,为此,极兔构建了自动化的快件分拣系统,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作业效率。
在这些的基础上,极兔还建立了严格的快递员考核机制,开展服务技能培训,确保快递员的专业服务态度。这些举措赢得了广大用户的认可。
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执行力,极兔快递在中国市场逐步打开局面,实现了规模化发展。
那么,为什么说圆通差点被极兔“偷家”呢?
极兔与圆通的矛盾
极兔进入中国市场后,采取低价策略获得用户,但也因此与本地快递产生矛盾,快速发展的极兔受到了圆通的警戒,这个之前靠自己才发展起来的小公司突然开始蚕食自己的地盘。
极兔通过与圆通等快递公司的网点合作,快速布局全国网络,但随着业务量增长,圆通禁止网点为极兔提供服务,双方矛盾加剧。
极兔68亿收购百世填补网点空缺后,立即展开价格战,导致圆通等也被迫降价,利润下滑。
尽管监管部门干预,但极兔已获得一定的中国市场份额,其后又斥资收购丰网信息,希望通过技术提升服务,但用户反映延迟送达和丢件问题严重,网络建设与服务水平间存在差距。
与巨额投入形成反差的是,极兔在中国的口碑和盈利并不理想,相比之下,圆通作为本地企业,更了解中国市场与用户需求,近年通过数字化建设,圆通试图通过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
而现在,极兔与圆通之间的竞争将继续白热化,双方都在努力提升自身实力,争取用户,服从于用户,提升服务是企业立足之本。
市场接纳与口碑才是企业生存之道,盲目投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回归服务本源,才能赢得用户认可,面对激烈竞争,双方都需反思如何在差异化中脱颖而出。
圆通立足于中国本地市场,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网络体系,它更注重以技术创新来提升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近年来,圆通推出多项数字化举措,如实现仓配一体化,使用自动抓取抓件机器人提高效率,还应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来进行路径优化和异常包裹监测。
相较于盲目扩张,这种精耕细作的策略显然更可持续,技术驱动的提质增效,也更符合当前中国快递行业的发展阶段。
毕竟在用户数量基本饱和的情况下,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成为决胜的关键。
那么,在极兔这个搅屎棍进入中国快递行业后,如今的快递业务是怎样的一个状况?
低价竞争难解快递业困局
一直以来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业务量持续大幅增长,然而增长后的行业并不仅面临着“成长烦恼”。
特别是在极兔低价竞争导致快递企业单票收入持续下滑的困局,已成为困扰行业的重要问题之一。
单看数据,我国快递业务量增长强劲,2022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到1105.8亿件,比2019年增长了74%。
主要快递企业网络规模也持续扩张,网点数量比2019年增长20-40%不等,但增长后的收入并不理想,反而出现了单票收入持续下滑的局面。
近两年,申通、圆通、韵达等多家快递企业的单票收入下降幅度均在5%以上,2021年,申通单票收入更是创下5年来新低,仅1.97元。
快递企业并非不知价格战的危害,但竞争太激烈,不敢轻易提价,只能通过压缩成本来应对收入下滑。
此外,快递企业与网络末端的关系也日益紧张,部分快递企业为提升效率,直接调整与网点的结算方式,引发网点强烈不满。
网点集体向总部反映诉求的情况时有发生,快递企业只能选择重新商议,这可能源自快递企业的决策不够科学,应提前与网点充分商议,而不是直接执行。
为了解决低价竞争的问题,监管部门也有相应的措施,如金华市邮政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快递行业规范性文件,要求企业不能低于成本价格恶性竞争。
下一步监管力度还将持续加大,业内人士认为,改善低价竞争环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快递企业也要从管理和运营上着手,真正实现由粗放增长向精细化经营的转变。
针对一些恶性竞争现象,快递企业联名呼吁要形成头部企业主导的定价体系,同时监管部门也应该制定价格监管的红线,让企业不能低于成本僵持不下。
甚至对于个别“价格破坏者”,可以考虑实施行政处罚,遏制其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而对提高快递员的薪资待遇的讨论,也一直不断,数据显示,快递员月最低收入约3500元,处于较低水平。
有利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并存,快递巨头谁能在市场变化中抓住主动,谁就能成为这场竞争的最后赢家。
但对用户来说,竞争产生的正面效应最为关键,比如促使各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让用者受益,这也应是快递企业努力的方向。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