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带来了哪些潮流?数字技术如何促进产业发展?当万物都可计算时,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
计算万物,湘约未来。9月15日,2023世界计算大会开幕式在湖南长沙召开,来自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产业等领域的国内外权威专家、知名企业纷纷云集长沙,围绕大计算、新数据、强融合,共谋未来。

人机社会将成为一个核心产业
人工智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尤其是去年底ChatGPT的出现,它带来了真正的AI新潮流,也让不少人了解到语言大模型的能力所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非凡便利。
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2021年京都奖得主姚期智在大会开幕式上分享了关于人工智能新潮流的思考,为促进计算产业发展献策。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这两大产业在未来真正融合起来,能替我们做非常多的事。”姚期智说,在未来,想要把AI大语言模型的通用智能和一般的通用能力细化到各个行业里面,就必须要锁定一个行业。比如医疗行业,提供给它行业中的专业数据,通过训练形成场景化、定制化、个性化,可以产生一个专有的模型。这将在医疗垂直领域中带来真正的AI革命。
在姚期智看来,语言大模型的出现给人工智能带来了一个真正了不起的新潮流。“我们对人工智能80年来的理想可能快要成功了。一是重大的科学进步与积累,让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得到新动力;二是它有无限的产业应用前景,在近期能够影响各个行业。在中长期它实现人机一体,能够使得将来的人机社会成为一个核心产业。”
共建鹏腾、升腾生态,促进计算产业可持续发展
当下,华为的回归引发了热潮。在当天的开幕式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围绕计算如何为企业解决问题支招。
“只有把本源问题都解决了,我们才能真正持续地提供算力,这也是我国计算产业应该要最优先去解决的问题。”徐直军认为,所有跟计算机相关的都可以纳入到计算产业,但是最难解决或者说最需要解决的、必须全面去突破的,要回归到计算机的本源:也就是PC、服务器(包括AI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构成PC机和服务器的处理器、内存条等。
我国计算产业长期面临很多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计算产业的发展路径是什么?
徐直军分享了四个观点:一是要规模使用,在使用中发现问题,追赶差距。二是包括通用CPU、AI处理器等围绕计算产业的所有芯片,都应该构筑在实际可获得的芯片制造工艺基础上,只有这样才可持续。三是要坚定不移地打造自主的计算生态。有了自己的生态,通过生态的繁荣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最后,算力基础设施要构筑在可持续获得的计算芯片和生态之上,这样才不会出现突然性、不可预见的崩溃。
此外,徐直军建议,湖南的大学要为计算产业可持续发展培养相关人才,特别是处理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人才;同时希望湖南制定政策,繁荣活跃开源生态。
夯实自主算力底座
目前,我国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但自主算力却是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开幕式论坛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周进军表示,ChatGPT发布后,我国进入“百模大战”的场景,大家都在谈算法、算据,却少有人谈算力“根”的问题,应用做得再好,没有底层算力的支撑,缺乏核心竞争力。
核心技术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产业体系的竞争。周进军认为,自主可控的关键不只是技术可控,而更重要的是产业可控。只有产业可控,技术可控才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如何做到产业可控?周进军表示,要强化国家战略需求牵引,从以“技术驱动”为主,转向“国家战略需求牵引+技术驱动”双轮发展模式。
谈到此处,周进军举例说,中国电子从支撑保障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场景出发,对计算产业进行体系性的设计,提出构建六层计算产业体系,具体包含基础层、终端层、支撑层、系统层、平台层,以及贯穿始终的安全层。其中,基础层聚焦底层关键核心技术,终端层聚焦服务器、工业控制等核心产品,支撑层聚焦构建新型的数字基础设施,系统层聚焦关键行业领域的核心系统,平台层聚焦支撑关键场景的平台,安全层聚焦体系的网络安全。整体形成了以平台层为牵引,以系统层为通道,以支撑层为载体,以终端层为抓手,以基础层为根基,安全层贯穿始终的各层之间的逻辑关系。
同时,周进军表示,湖南是国家计算产业集群的核心要地,也是中国电子计算的起源地和福地,中国电子将和湖南各界一起,为我国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自主计算产业体系,为湖南打造国家计算产业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潇湘晨报记者王茶茶 摄影记者吴琳红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