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想拉上中国和印度,实现统一货币结算,但是用卢布、卢比还是人民币?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分歧。
3月,中国领导人出访俄罗斯,普京当时许下承诺,俄罗斯跟亚非拉国家的交易,将用人民币代替美元。
去年俄罗斯本币结算搞得风生水起,其中两个重头戏是中国跟印度。普京的这个承诺意味着,必要时刻,俄罗斯和印度结算也会用到人民币。在俄罗斯人心中,人民币的可靠程度在卢比之上。
中国领导人离开莫斯科之后,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巴巴科夫最近去了趟印度,在新德里的俄印商业论坛上,俄方又提到了货币的问题。
他认为,中俄印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种新的金融关系,使用共同货币,无论是什么货币,关键在于这种货币要遵守各自国家的法律。反观美元、欧元,遵循的是西方制定的规则,它并不把中俄印看成是平等的伙伴。
俄罗斯这么三番两次地强调货币问题,是想加速去美元化的进程。越早完成去美元化,就能越快减少被美元制裁的影响。
其实在中俄印三国民间,对人民币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道理很简单,中国市场大产品多,进出口贸易能让人民币循环使用起来。
去年6月,印度水泥商买了15.7万吨俄煤,支付了1.7亿人民币。这笔交易虽然是俄罗斯企业安排的,但印度企业也是欣然接受。而且印度政府官员当时也表示,未来使用人民币的情况可能会有更多。
但这笔交易结束后,印度的政府、央行和银行三方联手,对这笔交易展开了审查。今年开始,印度还对企业和银行都提出了要求,跟俄罗斯做生意不许使用人民币,因为政府对人民币结算很不满意。
印度官方之所以对人民币这么抵触,主要是因为中印边境问题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国一直强调,不能让边境问题成为中印关系的全部。但印度习惯借此展示自己对华态度强硬,以便西方把生产链转移过来。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可以说是印度发展经济的最大壁垒之一,中印边境冲突以后,印方更是借此将问题扩大化,广泛打压中企。去年,印度政府用所谓的“安全威胁”的借口禁止了54款app,其中大部分都是中企产品,随后又针对中企发起各种税务调查,以小米和vivo为首,这两家企业一共被冻结了大约50亿人民币的资产(环球时报数据)。
对于印度打压中企,中方回应称印度应该合规依法行事,提供公平的营商环境。但如果印度不能转变对华态度,很难会如俄罗斯所愿,在货币问题上达成一致。
现在这个选择已经摆到了俄罗斯面前,中国和俄罗斯对印度都是贸易逆差,如果三国用卢比做生意,到手的钱花不出去。
而如果用卢布做生意,印度人也明着说了,流动性太差,汇率太不稳定,他们宁可用阿联酋货币迪拉姆。
如果印度可以放下对中国的偏见,刨除一切主观因素,人民币结算是中俄印最好的选择。今年2月,跨境贸易金融业务中,人民币市占率升到了4.47%,和欧元6%的差距是越来越小(swift数据)。
但俄罗斯想拉中国、印度组建金融东方联盟,这个想法还是很难实现,因为印度想独自成长为世界一极,合作中不可控因素太多。
中俄印同为金砖、上合成员国,理应在这些框架下和谐共处,但印度总是唱反调的那一个。去年中国作为金砖轮值主席国,提出继续支持金砖扩员。俄罗斯是第一个支持响应,印度却带头反对。金砖扩员,其实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增强话语权。但印度担心的是,金砖吸纳新兴大国之后,会削弱自己的地位。
今年印度担任上合轮值主席国,他开会的时候提出,成员国要尊重他国领土完整,拒绝恐怖主义,分别就是暗指中国和巴基斯坦。中印的边境冲突咱们就不提了,印巴互相指责对方支持恐怖主义,属于两国矛盾,印度却利用轮值主席的身份,在这种多边合作平台上对巴基斯坦施压。
印度这种谋取私利大过合作的心思,是一种隐患。俄罗斯想组建联盟性质的东方金融集团,印度将成为最棘手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