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案,又有重大转折

2022年12月03日22:36:18 科技 1917

路透社报道,12月1日,美国检察官已请求当地法官驳回对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的所谓“银行欺诈”等指控。

今年距离孟晚舟在加拿大,因为美国政府的要求被逮捕并起诉,已经过去四年了。

去年的时候,孟晚舟与美国检方达成暂缓起诉协议,随即顺利释放回国。

孟晚舟能回来,是我们第一阶段的胜利。

如今,自知理亏的美国检方,在这个特殊时期,请求法院撤销对孟晚舟的指控。

简而言之,美国人撤诉了,孟晚舟将彻底无罪。

属于她的光明,在这一天,真正到来了。

最终的这个阶段,我们再一次赢了。

孟晚舟案,又有重大转折 - 天天要闻

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到四年前,2018年12月1日。

孟晚舟在温哥华机场过境时,被加拿大警方应美国司法部的要求逮捕。

因为,美国指控她在华为的伊朗业务问题上误导汇丰银行,从而参与了对伊朗的贸易。

众所周知,美国人可是最痛恨伊朗,和伊朗的关系一直水火不容,宣布了一系列对伊朗的禁令,任何国家,企业和个人,胆敢和伊朗有贸易往来,那么就是和美国政府为敌,就要受到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制裁。

很流氓是吧?

人家自由贸易,人家想和谁做生意就做生意,和你有什么关系?

但没办法,这就是美国,这就是美国政府的蛮横和霸道。

谁让人家是世界老大哥呢,他们想制定什么样的规则都可以。

于是,孟晚舟被加拿大警方逮捕。

然后美国政府一直要求将孟晚舟引渡回美国受审。

但是,孟晚舟可是中国合法公民啊,凭什么要被你美国起诉?

于是,中国外交部开始介入此事,中国,美国,加拿大三国开始了旷日持久的长期司法与外交博弈。

每一步棋,每一步招,都在斗智斗勇。

背后凝结着无数法律人士和外交人士的心血。

比下棋精彩多了。

终于,在2021年9月25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

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当地时间9月24日,孟晚舟女士已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

孟晚舟案,又有重大转折 - 天天要闻

孟晚舟获释后,根据美联社的报道,美助理检察官大卫·凯斯勒曾表示:

如果孟晚舟履行协议规定,不反驳对她的任何事实指控,美方将在2022年12月1日,即暂缓期结束时撤销指控。

这话的意思,其实就很矛盾。

一方面,要求孟晚舟不反驳对她的任何事实指控。

相当于,就是让孟晚舟承认她误导了汇丰银行,参与了和伊朗的贸易。

而另一方面,如果孟晚舟承认了,她不就等于触犯了你们美国的法律了吗,你就应该处理她啊,可又为什么,只要孟晚舟承认就撤销指控呢?

这什么逻辑啊?

哦,我承认了做错事,我承认犯罪了,你们反而把我给放了,不起诉我了?

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痴人的梦说。

实际上,事实早已充分证明,这是一起针对中国公民的政治迫害事件,目的是打压中国的高技术企业。

美国政府对孟晚舟所谓“欺诈”的指控纯属捏造。

就连被美方指为“受害者”的汇丰银行也出具了足以证明孟女士清白的文件,美国、加拿大所作所为是典型的任意拘押。

现在,美国和加拿大眼见压力太大,一方面没有确凿证据,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不懈的努力之下,他们终于要放人了。

可是这面子上总归是过不去啊。

那怎么办呢?

于是就找出了如此这般的借口。

还只要孟晚舟不反驳指控,就对她撤销起诉。

这简直就是在开玩笑呢,一派自相矛盾的胡言乱语。

当然了,美国检察官撤销指控这一行为,其实从孟晚舟被释放回国开始,就成了板上钉钉,迟早要发生的事情。

人都放回去了,你还起诉什么啊,对不对?

对着空气起诉,对着二氧化碳宣判吗?

所以,宣布撤诉那就是时间问题。

在现在这个特殊时期,中美领导人刚刚会晤完之后,算是在一定程度上为中美关系,增加了一点和谐美妙的音符。

孟晚舟案,又有重大转折 - 天天要闻

其实啊,从根本上来说。

孟晚舟能够得到释放,并且最终撤诉,让美国人自己将自己说出去的话收回。

一方面要感谢我们外交人员不懈的努力,而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综合国力的提升。

2018年的时候,可非常特殊。

当时,特朗普正憋着要对我们增加关税,发动贸易战呢。

2019年,不顾多年的中美关系,美国特朗普政府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贸易战,增加了25%的出口关税。

结果现在,三年过去了。

贸易战对我们有影响吗?

咱们看数据说话。

根据商务部的最新统计数据:1-11月,我国进出口总额28.5万亿元,增长2.4%。

其中,出口15.55万亿元,增长4.5%;进口12.95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贸易顺差2.6万亿元,扩大34.9%。

从月度规模看,11月当月进出口总额2.86万亿元,为今年单月最高水平。

从国际比较看,根据WTO最新数据,前三季度,我出口增速高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平均增速。

现在,虽然我手头上只有2021年的数据,但相信2022年的GDP数据就快要出来了。

截止到2021年底,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了美国的77%,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孟晚舟案,又有重大转折 - 天天要闻

除了经济畅旺之外,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也是开始了高密度外交。

第一波,越巴坦德,这四国领导人率先来到中国。

第二波,咱们出去参加中美元首会晤,参加G20峰会,以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还见了法国总统马克龙,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第三波,就是最近几天,我们见了古巴领导人迪亚斯·卡内尔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还有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

……

如此密集的大国外交,就只发生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说到这,我想起了王维的一首诗。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说的是大唐盛世,万国来朝啊。

可我怎么觉得,像是在说今天,像是在说此时此刻呢?

另外,我还想起来了汉朝的时候,名将陈汤曾经给汉元帝的上书,其中提到过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后来,就演变成“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是啊,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美国人啊美国人。

连贸易战都打不赢,谁给美国的自信起诉中国公民?

现在乖乖撤诉,把自己当初拉出去的那啥,给重新吃下去。

想想都替美国人害臊。

丢人。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