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没那么简单:忽悠川普30亿美元,指责大陆企业在越南挖墙角

2022年11月01日16:06:22 科技 1631

最近郑州富士康的事情弄得沸沸扬扬,网上充斥各种声音,说句可能引起争议的话,有些事情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作为一个代工厂,这些年引起渲染大波的事情还算少么,帽子戴的最多的还是“血汗工厂”。

就连富士康自己也承认,这就是血与泪的地方,愿意来就来,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坐视不理,之前咱们国家的工会就批评过富士康。

如果你翻翻富士康起来的路,就知道资本家在郭台铭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有些事情比较敏感这里就不提了。

富士康没那么简单:忽悠川普30亿美元,指责大陆企业在越南挖墙角 - 天天要闻

富士康郑州工厂(图片来源:企业官网)

(一)

对于代工厂这活儿,我没干过,不过出来混了多年却也见过不少,两个字——辛苦,说的难听一些基本上在里面上班就决定了长期处在社会底层。

底层不代表挣的钱少,而是你的圈子、资源等等极限压缩,更何况富士康在工厂中给的钱不算最低。

当然在里面上班也有好处,不用去管外面花花世界,铆足了劲儿挣你的钱,多干多拿,少干少拿。

从经济上来说,底层架构一定是要有的,也就是说工厂这活得有人干,不是你干就是他干,哪里都一样。

更何况经济全球化以后,分工相当明确,这也给了像富士康这类企业崛起的机会,现在看这一套被富士康玩得贼溜。

当然,他也是以此积累的资本,有了依靠富士康玩的花活儿越来越多,当下基础制造业大多都在亚洲,美国要搞复兴,所以川普当政的时候抛出了30亿美元诱惑。

富士康毫不犹豫答应了在威斯康星州建一个工厂,说是提供3万个工作岗位,并承诺共投100亿美元。

结果五年下来,只招了不到600人,后来美国逼得最终招了1500人,但投资只有约7亿美元。

当然倒霉的还是州政府,现在背着3亿美元债券,这些都是为了富士康建厂时补贴借来的。

话说,美国被套路相当不爽,你一言我一语的争执。据说现在双方各执一词,富士康认为美国工厂工人要的钱太多,招不了那么多人;美国说富士康骗补贴。

富士康没那么简单:忽悠川普30亿美元,指责大陆企业在越南挖墙角 - 天天要闻

富士康威斯康星州工厂(图片来源:企业官网)

(二)

富士康不想赚钱么,不可能,只不过时代变了,以前搞代工厂,利润相当高,例如即便是老手机,也有10%甚至20%的利润。

2021年富士康净利润只有43亿美元,给苹果的净利润是947亿美元,算下来富士康赚的钱只相当于数据线而已。

因此,富士康双向走,一个瞄准新能源车,有入股的,也有技术支持;另一个继续搞代加工。

其中,代加工上除了原来业务加大了高端制造的投入,当然不是什么高精尖,而是略带一些技术含量的,搞这些一般厂子放在了美欧日,再有就是赖以生存的低端加工,在南亚和东南亚投了不少钱。

这不,越南那边今年就有了点事,富士康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说大陆企业在挖墙脚,根据该公司董事长的说法,越南的工人都跑了大陆企业,不去他们那里了。

富士康虽然没有点名,我下去查了一下资料,一共是三家大陆企业,名字不方便说,但有一家企业是富士康的竞争对手,也搞代加工而且规模也不小,目前是全球最大的Airpods制造商。

商业竞争在所难免,大陆企业这两年有钱了而已,付出的成本可以更高,只不过对富士康来说,在其他枝干没有硬起来之前低端加工必须撑起来,在富士康眼里这是核心利益,但又不愿拿出更多利润。

富士康没那么简单:忽悠川普30亿美元,指责大陆企业在越南挖墙角 - 天天要闻

富士康台北大楼(图片来源:企业官网)

(三)

说起富士康与大陆的那点事,文章前面已经提到不少,今天简单聊一下我自己的想法——富士康与大陆相互需要。

郭台铭说,富士康给中国大陆解决了几百万农民的就业,但也不代表是做慈善的,要知道其七成以上的收入都是大陆贡献的。

举一个特别明显的例子,这些年有两个点富士康都赚到了,一个是产业链向中西部转移,富士康随之而动,15年以后大部分的新厂都在此。

另一个是教育口,我们现在实行人才分离,家长应该都知道,即初中毕业以后,上高中的比例分配是硬性要求,有的地方是五五,有的是四六。

考不上的基本就是技校、中专之类,其中很多毕业以后都进了工厂,富士康吸走了不少,实际上,他们最喜欢招这类员工,成本不高好管理。

提一句,说到我国的教育大省,如果以压力分高下,河南一定处在第一梯队,所以每年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很难,不是因为题难,而是因为人多。

例如高考,河南存粹是因为人多,每年上百万的中高考学生,其中几十万都将去往职业类学校,于富士康而言是最好的招人地区。

一句话,各取所需罢了。

因此,里里外外就这么点事,就这么简单,不过近几年由于美国搞事情,富士康也不再简单,“吃饭砸锅”动作不少,再不收敛就得治治。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感谢南航机长不杀之恩 - 天天要闻

感谢南航机长不杀之恩

作者:朱文强 7月1日上午,南航吉林分公司机长李煜众从南航长春基地纵身跃下,结束了自己年仅31岁的生命。 坠楼前,李煜众持刀扎伤两位上级,此事被当地公安列为刑事案件侦办,据官方通....
雷军都劝你看看小鹏和理想!小米YU7爆卖24万台,却一车难提 - 天天要闻

雷军都劝你看看小鹏和理想!小米YU7爆卖24万台,却一车难提

雷军大概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得站在直播间里,给友商拉业务。不是因为慈悲,而是因为——实在产不出来了。一句“急着用车的朋友,可以看看小鹏和理想”,听着像佛系推荐,实则是一个被24万个订单砸懵的CEO,在高压锅里憋出的无奈求生欲。而更好笑的是,
失去灵魂!现在的微波炉怎么不会转圈了? - 天天要闻

失去灵魂!现在的微波炉怎么不会转圈了?

传统印象中,微波炉是与“旋转”紧密联系的电器。拧下旋钮,玻璃转盘带动食物在温暖的黄光中旋转——然后,伴随着“叮”的一声,热气腾腾的饭菜就可以上桌了。甚至连微波加热都叫“转一下”,旋转可以说是微波炉的灵魂 | BuzzFeed/giphy然而
山西省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现场活动成功举办 - 天天要闻

山西省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现场活动成功举办

山西省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现场活动。记者 钱龙 摄7月4日下午,山西省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现场活动在太原举办。活动中,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二级巡视员乔燕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省网信办)主任刘鹏,省人社厅副厅长吴海亮先后致辞,省委网信办、省发改委、省数据局联合发布山西省人...
中国手机市场新格局:华为夺魁,小米放缓,苹果重返前三 - 天天要闻

中国手机市场新格局:华为夺魁,小米放缓,苹果重返前三

在国补政策的推动下,多家手机品牌焕发了新的生机。今年二季度,在国补和渠道降价叠加618购物节的推动下,苹果重返中国市场前三。“苹果在5月调整iPhone价格的时机非常合适,且反响良好,恰好赶在618促销前一周启动。”Counterpoint研究副总监Ethan Qi评论道。不同于往年的发展,今年全球手机市场在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