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海克斯科技”?
这几天,“海克斯科技”梗又带火了预制菜话题。
“海克斯科技”出自游戏《英雄联盟》的词语,特指一种魔法和科技融合的顶尖技术,在短视频博主口中,成为了将食材“化腐朽为神奇”的方式。
截至2022年9月15日,抖音话题#海克斯科技##三花淡奶##科技与狠活#的累计播放次数超7.5亿。
而最近,“海克斯科技”跟“预制菜”之间又建立了新的连接,特指食品烹饪过程中的某些添加剂,因为添加后会让食品的口感、外观迅速产生质变式的提升。
预制菜与添加剂、甚至料理包有何不同?与过去一直存在的定型包装熟食有何差别?行业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什么算是预制菜?
预制菜是以农、畜 、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通过清洗、分切、腌制、 滚揉 、成型、 调味等预加 工,而制成的成品或者半成品,具备便捷、新鲜、健康等特点。
从广义角度来看,经过加工处理的食材均可视为预制菜。从狭义角度来看,预制菜肴主要为低温存储的即烹和 即热食品,可简单理解为“速冻菜肴”。
按照加工程度、生熟程度、储存条件、使用方式,针对市场以及不同菜系/菜品可衍生出众多细分品类。
B端:对预制菜需求逐步上升
目前,预制菜行业下游最大的需求来自于餐饮行业。B端降本增效、餐饮连锁化、外卖渗透率提高、团餐盛 行等多种因素,拉动了B端预制菜需求的提升。
首先,降本增效是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尽管我国餐饮行业近几年发展态势良好,但仍然面 临“三高一低问题”(房租高、人力成本高、食材价格高,利润率低。)。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后,企业成本端压力进一步加剧。而预制菜可以省去原料采购、初 加工等过程,能够节省后厨面积,降低人工和租金成本。
其次,餐饮连锁化带动预制菜需求提升。
我国餐饮企业连锁化趋势日益显著,预制菜具备标准、统一等特点, 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各连锁门店菜肴口味的一致性。
目前,我国头部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使用率较高,真功夫、吉野家使用预制菜占比达100%,西贝、小南国 预制菜在原材料中占比也达85%。伴随我国餐饮行业连锁化率不断提升,B端餐饮将不断加大对预制菜的需求。
再者,外卖市场持续增长,促进预制菜行业发展。
我国外卖渗透率不断提升,2021年为19.92%。而外卖的蓬勃发展,也对餐饮企业的出餐速度有了更高要求。预制菜可以节省出餐时间,提高外卖配送效率。在外卖快节奏的带动下, 餐饮企业对预制菜的需求不断增强。
最后,团餐业务的发展,拉动我国预制菜需求提高。
团餐是我国餐饮结构中的重要类型之一,主要由学校、企业、 党政机关、医院、军队食堂等场景构成。具有采购计划性强、时效性高等特点,并且对食品质量安全有一定的要求,而预制菜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团餐企业的要求。伴随团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制菜有望加速在B端渗透。
C端:选择预制菜省事便捷
C端需求始于当下年轻人做饭困局。近些年,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升,以及优生优育的理念影响,我国家庭规 模不断收缩,单身潮、家庭小型化趋势愈加明显,“一人食”逐渐成为搜索热词。
同时,大多数年轻人的做饭技能逐步退化,再加上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在做饭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较少。
再加上疫情的影响,使居家做饭的频次大幅上升,以及商超、便利店、生鲜电商等多种零售渠道的兴起,预制菜 低耗时、标准化口味、操作简单、易收尾的特点逐渐俘获年轻消费者的心。
预制菜备受资本追逐
预制菜的投资热为行业扩容提供支撑,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长。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11年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796家,到2021年爆发增长至5.94万家。截至2022年1月27日,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81万家。
2021年4月上市的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进一步推动了一级市场对预制菜企业的追捧。据不完全统计,2021-2022年,我国预制菜行业融资事件20余起,融资金额达数百亿元。
根据NCBD(餐宝典)的数据,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2017-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8.8%,预计2022年将进一步达到4151.5亿元,同比增长32.4%,到2025年将会突破8300亿元,其中在C端市场的规模占比将接近30%。
按照市场的增长率和热度,预制菜在如今的餐饮赛道,依旧可以算是风口。
预制菜算是黑科技吗?
我们先来看看整个预制菜的产业链。
预制菜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原料供应,占预制菜行业成本的90%,因此原材料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预制菜成本的变化,进而影响预制菜行业的利润水平。
中游加工参与者较多,其中明显的趋势是上游和中游企业存在双向渗透趋势,但是上游农产品企业过度到中游时,优势不强。下游主要有B端和C端市场,以餐饮市场及食品加工市场为主的B端市场是当下主要的消费市场。
根据各玩家的主营品类以及服务的客户类型,预制菜玩家主要可以划分为传统预制菜企业、速冻企业、农林牧渔企业、生鲜零售平台、餐饮中央厨房、餐饮供应链平台6大类。
短期来看,行业仍将维持分散格局。由于预制菜行业进入门槛较低,虽然我国预制菜企业数量近几年快速增长,但以同类型中小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居多,并未出现龙头企业可引领行业发展的态势。中长期来看,行业出清、规模化企 业形成、份额集中是必然规律。
由此可见,预制菜并非什么黑科技,只是市场或资本重新包装的一个概念,让这种传统的预包装技术,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
这几天,“海克斯科技”梗又带火了预制菜话题。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预计2022年会超过4000亿,2025年会超越8000亿。B端餐饮的连锁化带动了对预制菜的需求,C端的年轻人为了解决做饭困局,也更多地选用预制菜。那么在餐饮赛道,预制菜还算是风口吗?还算是黑科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