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眼观|快递送货上门,刚性承诺加柔性服务才有更好体验

2022年09月17日22:00:06 科技 1237
牛眼观|快递送货上门,刚性承诺加柔性服务才有更好体验 - 天天要闻

最近,某快递巨头宣布,在全国50个主要大中城市亮出“派件不上门,承诺必赔付”的服务承诺,其首批试点也包括南京在内的江苏5个城市,立刻引发了广泛关注。此外,一些大型网店也已升级服务,承诺送货上门。这对于广大用户来说无疑是利好。首先这样的举措是值得肯定的。而我们今天要聊的是,在有了送货上门的承诺之后,怎样更好提升用户体验。

最近笔者接触和听说了几个例子,比如有老人说,快递放到了小区的快递驿站,小区比较大,因为驿站说可以再给用户送货上门,就选择了送货上门,可等了半天并没有上门来,最后还是去驿站取件了,比上门更快。还有消费者说,家人网购商品,机器客服来电说马上送货上门,方不方便签收?家人回答方便的,接着特地在家等候,过了数个小时也没听到快递敲门声,幸好打开门才发现,快递件已经悄无声息地放在门口了。过后,电商还请消费者评价:配送员是否有送货上门?“这算是送上门了,但就是不知不觉的,万一被拿走了也不知道。”消费者有点无奈,如果是为了无接触服务,也该敲个门告知一声。

快递已经飞入千家万户,方便了亿万百姓的生活,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级别。随着这一行业规模发展起来了,大家的目光进一步聚焦于服务质量,快递上门就一直是广大消费者的呼声。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就指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递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快递主动上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从业人员的共识。

在如今送货上门整体提升了服务的同时,上述的个例不能代表所有情况,不同公司和具体服务也会有差异,但至少揭示出,快递上门之后,也并非就实现了终端的尽善尽美。送货上门固然对用户来说很需要,而种种规范和提升措施的出发点,不外乎保证快递的安全方便,说到底,用户的知情和认可也很重要。“快递不上门就赔钱”之类的承诺是好事,也获得了点赞,不过要知道,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赔付,而是保障服务品质。关于这一点,相信快递企业、快递员和用户各方面,都是彼此认同的。快递员上门辛苦,作为用户提出服务细节建议,相信也并非为了苛责,而是出于一种良好意愿,毕竟如果上门过程中及时沟通,如果不止有送货上门、还有速度温度,如果都能当面签收并说声谢谢……这样,一方面能让快递员的劳动得到认可,另一方面用户也更加放心。

在此,不妨做一些善意的提醒:在保障快递服务质量和安全,维护用户和快递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做好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等必要前提下,在上门承诺的“刚性”底线之上,确保送货上门体验的关键,还应加强柔性服务,包括个性化精细化做好最后一米的末端服务,特别是对老人、行动不便等消费者及时沟通提醒,尊重消费者的签收意愿,才能让用户方便也放心。快递企业和电商接下来可以再多关注、持续了解终端用户和快递员需求、建议,推动送货上门更加普遍和到位。诚意承诺加上用心服务,快递业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评论员 薛蓓

校对 陶善工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