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 KubeSphere 更适合中通业务,同时青云提供的 IaaS 平台服务能够对我们中通的物理机和一些虚拟机进行纳管,实现我们自己的私有云。”
吴长青 中通云平台部架构师

Q
请介绍一下您和团队的工作
我是吴长青,是来自中通云平台部的架构师。我目前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将中通的业务上容器,并解决容器上的一些问题。目前中通这一块主要是负责将应用上云,把已有的容器化上到我们的测试。
今年的目标是在双十一之前,将测试上已经稳定运行的应用全部放到我们的生产上面,未来会更加倾向于走向云原生、走服务治理。
Q
中通是如何开始与青云或者 KubeSphere 合作的,契机是什么?
在上容器之前,我们进行了调研。除了 KubeSphere,我们还调研了当时比较主流的 Rancher 以及其他一些容器管理平台。最后我们发现 KubeSphere 更适合中通业务,同时青云所提供的 IaaS 平台服务能够对我们中通的物理机和一些虚拟机进行纳管,实现我们自己的私有云。在这种契机之下,我们和青云展开了合作。
Q
目前在使用 KubeSphere 的哪些功能?未来有什么合作规划?
我目前用的 KubeSphere 功能是比较多的,我们主要是基于 KubeSphere 2.0 版本进行了改造,用户比较关心的 K8s 的资源管理、多租户的集群管理,还有日志和监控告警服务,我们这边都有在用。
因为中通有 KubeEdge 和 ServiceMesh 的需求,未来我们希望通过青云和 KubeEdge 和 Istio 展开更多的合作。
Q
如果让您简单两句话评价青云,会是什么?您对青云有什么祝福吗?
我对青云的印象就是青云涉及的业务比较广泛,他们的技术的架构延续的,也是比较深入的。希望青云发展得越来越好。
Q
CIC 给您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非常感谢青云这次的邀请,CIC 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在前面听讲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一些知识。
点击走进青云Qing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