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高管多次重申,是什么给了华为不造车的底气,自负或者短视?

2021年04月18日21:18:16 科技 1461

随着小米、大疆、小牛等都说要造车,造车圈似乎越来越拥挤了,但华为却一直背道而驰。

这次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又一次强调,华为不造车,造车的不是华为。

多个高管多次重申,是什么给了华为不造车的底气,自负或者短视? - 天天要闻

再加上此前的徐直军、任正非、余承东等等,华为已经有多个高管,在不同的场合,多次重申了,华为不造车,华为真的不造车。

在一众知名企业投身造车的时候,华为从2012年就开始关注和进入汽车领域,为什么这么多年了,还是决定不造车,是什么让华为有如此底气?

造车

中国造电动车的第一个不知道是不是乐视的贾跃亭,但贾跃亭绝对是第一波造车者,估计从全世界范围来说,他都是第一批玩家。当然特斯拉的马斯克是第一批玩家中最成功的一个,而贾跃亭是最惨的一个。

多个高管多次重申,是什么给了华为不造车的底气,自负或者短视? - 天天要闻

马斯克特斯拉的成功有其特殊性,当然也正是特斯拉的成功,让广大企业家和创业者,以及资本都涌向造车市场。但特斯拉的成功并不代表着每个人都能成功,看看失败的案例,或许更有可能让人警醒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贾跃亭造车,虽然没有失败,但其中的曲折更让人清醒。

2014年贾跃亭正式开始他的互联网造车计划,他的目标是通过乐视的努力,可能让中国的汽车产业第一次站在世界汽车工业的最前沿,甚至努力让乐视成为百年一遇的汽车产业变革的引领者;按照计划2017年首款量产车型就会问世。

多个高管多次重申,是什么给了华为不造车的底气,自负或者短视? - 天天要闻

2016年9月,乐视汽车完成超10.8亿美元的A轮融资。两个月后,乐视生态战略因资金危机紧急刹车,彼时贾跃亭表示乐视造车已经烧掉超过150亿元。

2017年CES上,贾跃亭带着FF的首款量产车型FF91亮相,并公开表示还需100亿元就能保证生产。

2017年12月,FF获得恒大20亿美元的融资,但恒大的出资是有条件的,即如2019年若不能实现量产,贾跃亭将失去FF的控制权,但最终双方对簿公堂;陷入资金困难的贾跃亭出售了FF在美国的工厂和部分土地。

前前后后五年多的时间,贾跃亭烧光近30亿美元,但仍未实现量产。

再看看,国内几个新势力造车花了多少钱。

以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为例,截至2020年,根据公开融资信息和财报,蔚来汽车的融资总额为835亿元,现金储备为425亿元;理想汽车的融资总额为362亿元,现金储备为298.7亿元;小鹏汽车 融资总额为458亿元,现金储备353.4亿元。2020年,三家公司毛利率集体实现转正,如果简单来算,三家公司成立至今分别花掉410亿元、63.3亿元和104.6亿元。

多个高管多次重申,是什么给了华为不造车的底气,自负或者短视? - 天天要闻

当然,作为第一梯队的造车新势力,和第一批吃螃蟹的贾跃亭,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都还处在发展初期阶段,投资额和竞争力相对还不是很强,现在在众多大玩家进场的情况下,100亿估计肯定是不够花的,例如恒大、百度、阿里、小米,等等,哪一个不是有钱的主?

华为为什么不造车?

据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华为从2012年便开始调研考虑造车的事情,但一直到2021年,还明确表示:华为不造车。

华为凭什么坚持这个观点?

技术,华为的技术才是不造车最大的底气所在。

吉利李书福说,汽车很简单,就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其实几百亿对于华为来说,也算不得什么大的投资。

多个高管多次重申,是什么给了华为不造车的底气,自负或者短视? - 天天要闻

4月18日上午,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新品发布会后的媒体沟通会上,王军说,华为要持续加大对汽车行业的投入,今年在研发上的投资将达到10亿美元,研发团队超过5000人,其中自动驾驶团队超过2000人。一年的投资10亿美元,也有好几十亿人民币,所以说不造车,对于华为来说,肯定不是钱的事情。

那就只剩下战略和技术布局的事情了。

其实在技术和产品领域,一直都有两个方向,例如手机领域的高通和所有手机厂商;系统领域的谷歌和所有手机厂商;当然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苹果的硬件加软件。

汽车智能化,很有可能和当初的手机智能化一样,以硬件加软件的商业模式存在。

硬件作为表面上的东西,而软件却可以作为更深层次的存在。软件的功能和底层技术逻辑,更加符合华为对技术的追求,就像现在的手机系统鸿蒙一样。

多个高管多次重申,是什么给了华为不造车的底气,自负或者短视? - 天天要闻

既然想做更加深层次的东西,那么就必须避免与表面上的汽车厂商形成竞争,也是为了避免与客户形成竞争。

因此,类似手机领域的高通和谷歌,才是华为对自己在汽车领域的定位。

华为不造车,并不是自负,也不是短视,而是华为多年来汽车技术研发的投入和积累,以及取得的成果,这或许才是华为的真正底气所在。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我是@译明聊科技 在路上的创业者,关注我,每天与您分享对科技的感悟,谢谢!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美零售商要求中企照常发货,关税美方承担 - 天天要闻

美零售商要求中企照常发货,关税美方承担

特朗普关税重压下,美国货真会像特朗普所说的那样,摆满货架,大批人来买吗?有美国商人已经做了调查,结论是0人想买。美零售商巨头因此不得不求着中国出口商发货,还保证关税成本由美国人买单! 美国....
阿里云通义点金发布DianJin-R1金融领域推理大模型 - 天天要闻

阿里云通义点金发布DianJin-R1金融领域推理大模型

近日,阿里云通义点金团队与苏州大学携手合作,在金融大语言模型领域推出了突破性的创新成果: DianJin-R1 。这款推理增强型金融大模型,融合了先进的技术和全面的数据支持,专为金融任务而设计。
曝iPhone 18 Pro内测屏下3D人脸识别:苹果迈入单挖孔屏时代 - 天天要闻

曝iPhone 18 Pro内测屏下3D人脸识别:苹果迈入单挖孔屏时代

快科技5月4日消息,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iPhone 18 Pro和iPhone 18 Pro Max在测试屏下3D人脸识别,采用单挖孔屏形态。他还爆料,iPhone 18和iPhone 18 Air仍然是药丸屏形态。众所周知,从iPhone X开始,苹果开启了刘海屏时代,在这个刘海内,苹果塞进了原深感摄像头系统,实现了3D人脸识别,该系统包含了多个精密原件
三款7000元附近RTX 5070笔记本对垒,谁更让你心动? - 天天要闻

三款7000元附近RTX 5070笔记本对垒,谁更让你心动?

不得不说,RTX 50系列浪潮来得很快,这么快就有多款产品在7000元附近了,选择面很大。当然,这里的功劳主要是补贴,没补贴的话,这些本还在9000元高位,但有了补贴后,实际价格也是我们需要正视的。这次,我们就找到三款价格在7000元附近的RTX 5070笔记本,看看哪款让你心动。第一款,是七彩虹隐星P16 Pro,原价8999元,到...
未来智能驾驶图鉴:车路协同成主流,道路两侧也安上雷达! - 天天要闻

未来智能驾驶图鉴:车路协同成主流,道路两侧也安上雷达!

新能源汽车风口下,智能驾驶成为起飞的猪。国内供应链发展也十分迅猛,现在10万级的车也能体验智驾,那么在未来,智能驾驶会达到什么样的状态呢?答案是“车路协同”。车端智能是基础现在带智驾功能的车都有一定的硬件基础做支撑,比如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芯片等,通过这些硬件,可以采集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信...
“英伟达已向中国三家企业通报” - 天天要闻

“英伟达已向中国三家企业通报”

据台湾《工商时报》网站5月3日报道,在针对中国市场的H20芯片遭美国政府禁售后,美国芯片大厂英伟达正加紧开发另一款符合美国出口规定的人工智能(AI)芯片,以继续保住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金舟投屏文件输出目录设置方法 - 天天要闻

金舟投屏文件输出目录设置方法

金舟投屏文件输出目录怎么设置?跟着我来操作。1、 打开金舟投屏应用2、 在金舟投屏窗口,点击菜单按钮。3、 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设置选项。4、 进入设置窗口后,选择点击文件选项。5、 在文件窗口里,点击输出目录按钮,于弹出窗口选择文件输出路径,例如:D:文件保存金舟投屏。6、 点击关闭即可完成操作(97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