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北京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张华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第一批比赛项目,项目分为主体赛事和外围赛事。其中,主体赛事包括竞技赛、表演赛和场景赛,共计三类、19个项目。
主体赛事是通过这些比赛项目,展示机器人应用技术的多样性、创新性与实用性。其中,竞技赛参照人类传统体育项目,设置了11个赛项。具体包括:田径7项,包括100米、4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100米障碍赛和立定跳远、原地跳高,还有自由体操和2v2、3v3、5v5足球赛。这些项目将重点考验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协调性与团队协作能力。
表演赛设置了单机舞蹈、群体舞蹈2个项目,通过艺术编排、音乐配合与动作创新,展示人形机器人全身实时协同控制和群体协同能力。
场景赛聚焦人形机器人实际应用场景,设置了工业场景、医院场景和酒店场景共三类、6个项目,展示机器人的实用技能和智能化水平。
外围赛事安排了3个项目,包括非人形机器人羽毛球、篮球和乒乓球。
“借助体育赛事,展示现阶段机器人技术发展水平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同时兼顾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和赛事的表演性、观赏性,是在设置本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比赛项目时重点关注的问题。”张华说,本届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和竞赛规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适度参考人类体育竞赛项目,展现现阶段机器人技术发展水平。传统竞技体育代表着人类体能和技能的巅峰,追求的是人类对自身潜能的不断突破。本届机器人运动会赛事中,田径、体操项目参照人类传统体育项目,测试机器人的速度、平衡与复杂地形适应能力;足球项目采用多机协作模式,考验机器人的动态感知、路径规划与团队配合能力。通过模仿人类运动形式,推动机器人机械结构优化、运动算法升级,展现的是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机和谐发展、服务人类美好生活场景。
二是紧密结合人类生产生活,探索机器人实用化场景。场景赛是本届赛事的一大亮点,三个项目都来源于真实场景,为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实践案例。
比如,工厂场景中,物料搬运技能项目,设定为在规定时间内,机器人将进气门物料箱和排气门物料箱,从线边料车搬运并分别摆放到智能料架上。物料整理技能项目,设定为在规定时间内,机器人将一个物料箱中的进气门物料,尽可能多地整理放入另一个物料箱中。
医院场景中,药品分拣技能项目,设定为在规定时间内,机器人依据处方要求,从药品架取药并放置在工作台上。拆药分装技能项目,设定为在规定时间内,机器人将板装胶囊药品中的胶囊拆装,并放入药品分装盒中。
酒店场景中,迎宾服务技能项目,设定为在规定时间内,机器人将酒店门厅入口位置的拉杆箱,通过行李输送车送到各区域,再摆放到房间门口。清洁服务技能项目,设定为在规定时间内,机器人推门进入酒店客房,将客房内的矿泉水空瓶、纸团、一次性食品盒等垃圾放入垃圾桶,关门离开。
“除以上三个场景外,我们还在研究论证其他应用场景,特别是不适合人类从事的工作场景,后续将陆续发布。”张华说。
三是外围赛事为机器人提供表演展示舞台,通过非人形机器人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比赛,展示机器人的各种性能,同时还可以安排人机互动体验。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