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香港出现新冠最新病毒变异株!7天31人死亡,正处爆发期

前言

随着新冠大流行的逐渐远去,很多人都以为新冠已成过去式,我们的生活已经重新走上正轨。

然而,2025年的今天,疫情警钟再次敲响,香港歌手陈奕迅因确诊新冠,含泪取消期待已久的演唱会,让无数歌迷扼腕叹息。

更令人揪心的是,香港卫生署最新数据显示,仅过去一周,新冠已夺走31条生命,阳性率飙升至13.66%,创52周新高。

新冠真的销声匿迹了吗?为何新变异株XDV来势汹汹?

变异株XDV

新冠病毒从未真正离开,它只是悄然换了“马甲”,2025年,香港正面临XDV变异株的严峻挑战。

这一变异株隶属于JN.1谱系,却展现出远超前辈的“杀伤力”。

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CHP)监测,XDV具有极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即使接种过疫苗或曾感染过新冠的人,依然可能被攻破防线。

更令人担忧的是,它的传播速度惊人,基本传染数(R值)超过1.2,意味着每位感染者平均可传染超过1.2人。

香港污水样本中的病毒含量已达到过去一年的峰值,显示社区传播正处于爆发期。

XDV的症状也变得更加隐蔽,许多患者初期仅表现为高烧、喉咙痛或轻微咳嗽,极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流感,导致延误治疗。

香港近期报告的两例重症病例——一名17个月大的女婴和一名13岁少女——均因高烧不退迅速恶化,分别进入危急和严重状态,这些案例揭示了XDV对儿童的威胁不容小觑。

此外,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仍是高危人群。

过去四周,香港录得40例重症病例,其中10例不幸去世,多数为未完成疫苗接种的长者,XDV的狡猾与凶险,正一步步挑战我们的防护底线。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疫情在香港卷土重来?

疫情爆发背后的“推手”

XDV的肆虐并非偶然,它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首先,社区免疫力的“落差”成为病毒可乘之机。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指出,随着时间推移,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逐渐衰减。

若超过六个月未接种加强针,免疫保护效果将显著下降,香港自2021年启动疫苗接种计划,截至2023年10月,每100人累计接种278剂疫苗,覆盖率看似可观。

但近两年部分市民对加强针的重视程度降低,尤其是高危人群的接种率未达预期,导致社区免疫屏障出现裂痕。

此外,防控措施的松懈为病毒传播推波助澜,2023年3月,香港正式取消长达945天的口罩令。

但随之而来的是公众防护意识的下降,如今,地铁、商场等密闭场所的口罩佩戴率显著降低,节假日聚会和跨境旅游的增加进一步放大传播风险。

香港卫生署近期呼吁,在人流密集区域应重新佩戴口罩,尤其在呼吸道病毒活跃的春夏季节, 遗憾的是,许多人尚未将这一建议落实到位。

最后,病毒自身的进化是疫情反弹的“幕后黑手”,XDV的刺突蛋白突变增强了其与人体细胞的结合能力,使其更擅长突破免疫防线。

香港大学病毒学专家曾警告,新冠病毒的快速变异可能让现有疫苗的保护效力打折扣,尽管当前疫苗对XDV仍有一定预防作用,这三大推手的合力,让香港的疫情防线在2025年春季遭遇严峻考验。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自然不能坐以待毙,那么普通人在场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应对呢?

普通人如何科学应对?

疫情的阴霾再次笼罩,但科学与理性是我们最好的武器,面对XDV变异株,普通人需要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护策略。

首先,疫苗接种仍是重中之重,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明确表示,现有新冠疫苗对XDV变异株仍具保护效力,尤其是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效果显著。

高危人群,包括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尽快接种加强针,即使曾感染过新冠也不例外。

香港政府疫苗接种计划为6个月以上人群提供免费初始剂量,高危群体更可免费接种加强针,接种点遍布全城,方便快捷。

数据显示,完成初始接种的人群重症率远低于未接种者,疫苗是守护生命的“第一道墙”。

此外,口罩的防护作用不容忽视,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地铁、商场或医院,佩戴N95或KN95口罩可有效阻断气溶胶传播。

与普通外科口罩相比,N95口罩的密合性和过滤效率更高,尤其适合高风险环境。

香港卫生署建议,市民在乘坐公共交通或身处拥挤场所时,应养成佩戴口罩的习惯,这不仅保护自己,也为社区防疫贡献力量。

不仅如此,及早就医也是非常关键的,XDV感染的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但若出现持续高烧、血氧饱和度低于93%或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家用血氧仪和体温计是家庭常备工具,尤其是家中有老人或儿童的家庭,值得注意的是,轻症感染并非“无害”。

研究显示“长新冠”可能导致疲劳、记忆力下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即使症状轻微,也应保持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

最后,我们需要警惕防护中的常见误区,一些人认为“感染一次就终身免疫”,但XDV的免疫逃逸特性已打破这一幻想。

我们需要认识到,科学防护不仅关乎个人健康,更是对家人和社会的责任。

结语

2025年的疫情反弹提醒我们,病毒仍在暗中潜伏,伺机而动,保护“一老一小”是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也是社会防疫的重点。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接种疫苗、佩戴口罩、监测健康,用行动为生命加固防线。

正如一句老话所说:“口罩遮住的是表情,护住的是生命。”让我们携手并肩,迎接这场与病毒的持久战!

参考资料

光明网:《新冠感染再抬头!专家提醒!》2025年5月17日

新民周刊:《陈奕迅因新冠暂停演唱会,这一波感染情况如何?》2025年5月17日

杭州日报:《多地新冠阳性率明显上升!记得戴口罩!专家:普通人无需过度担忧,但这三类人要注意》2025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