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想租借大熊猫,40年向中国申请14次,全都被拒绝,这是为何?

大熊猫是我国国宝,凭借憨厚可爱的外形,广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作为中国的独有物种,为一睹大熊猫的风采,世界各国纷纷向我国提出租借申请,中国大熊猫的踪迹得以遍布世界各地!

但我国对于各国的申请也未曾全部同意,其中印度在过去40年时间内向我国租借大熊猫多达14次便全部遭到拒绝。

那么我国为何拒绝印度对于租借大熊猫的申请,这其中有着怎样的隐情呢?

一、珍贵稀缺的大熊猫

大熊猫作为熊科动物,其长相憨态可掬,胖乎乎地十分可爱。

外形憨厚之下,便令人误以为其十分好养,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大熊猫作为中国独有的动物,其只具备四川秦岭两个亚种,观察大熊猫栖息的环境会发现,其对于温度的要求十分严苛。

大熊猫在中国历史中文化悠久,神话传说中,早在炎帝黄帝时期中华大陆便有着大熊猫的踪迹,其为蚩尤的坐骑。

而按照可供参考的史料记载,大熊猫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唐朝

彼时唐朝“万国来朝”,熊猫便是某个邦国送来的贺礼,当时还被称为“白熊”。

大熊猫在历史中栖息于四川盆地喜马拉雅山脉脚下,其对于环境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

并且野生大熊猫十分胆小,偏爱僻静,随着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大熊猫的数量不断减少。

大熊猫稀少的另一个原因,则与其独特的饮食习惯存在密切的联系。

不同于其他熊科的杂食性饮食习惯,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主食。

竹子相比较野草、树木等生长速度缓慢,因此大熊猫在与羚羊梅花鹿、野猪等动物的栖息地竞争中逐渐败下阵来。

导致大熊猫数量稀少的另一原因,则是大熊猫生殖能力的缺陷。

不同于其他动物一胎下崽七八个,大熊猫一胎只会生育一到两只幼崽,并且大熊猫雌性雄性发情时间并不匹配,无形之中增加了配种难度。

因大熊猫的稀缺性,其生存环境受到我国林业部门的专门保护,更是对其进行集中饲养,从而避免大熊猫在野生环境中灭绝。

除此之外,大熊猫还凭借憨态可掬的外形,获得世界人民的好感,并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之一。

建国之后,为了与世界各国打好关系,我国设立“大熊猫外交”。

依靠向世界各国租借大熊猫输出中国形象,进而一步步走向世界。

二、中国大熊猫对外租借史

中国大熊猫对外租借的起源,还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访华与中国建交,为表达友好,我国向美国动物园租借两只大熊猫,取名“兴兴”、“玲玲”。

在美国民众得知两只大熊猫即将空降美国动物园之后,可谓是引发万人空巷的盛大场景。

超过8000人涌进美国动物园,一睹中国大熊猫的风采。

在大熊猫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大陆的第一个月,便接待了超过100万的美国观众。

凭借大熊猫的憨厚外形,无疑令中国人的形象在美国民众印象中改观,对于后续中美合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中美“熊猫外交”之后,世界各国向中国租借大熊猫变成一种普遍现象。

其中较为典型的当属日本荷兰对于中国熊猫的租借过程令人印象深刻。

尽管中日之间有着历史遗留的恩怨,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影响之下,还是在1972年确立起建交关系。

而在后续的改革开放中,日本资本更是大量入驻我国,推动中国商业产业的发展。

尽管商业合作不断,但中日民众的传统思想难以短时间内改观,“大熊猫外交”再次发挥重要作用。

1972年,我国首次向日本租借大熊猫,庆祝中日邦交的正常化。

在后续的80年代,我国更是再次向日本租借大熊猫,引发日本民众的疯狂,日本人对于大熊猫有着近乎偏执的喜爱。

上世纪日本经济虽然高速发展,但日本房地产行业迎来空前的经济泡沫。

导致大量日本民众面临严峻的生活压力,抑郁人数不断增长。

因此对于压抑的日本民众来说,前往动物园观看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是一种排解内心忧愁的良好方式。

甚至有的日本民众可以呆在动物园观看大熊猫长达一天也不会感到厌倦。

除了日本之外,荷兰人对于中国大熊猫也十分偏执。

其曾经连续八年向我国提交租借大熊猫的申请,但始终未曾通过。

这是因为我国对于大熊猫租借国的条件审核同样十分严苛,要求租借国必须建立起适合大熊猫生存的完备动植园。

荷兰在此后的八年时间内,花费超过700万欧元,建造了总面积9000平方米,共三层的宫殿式熊猫活动区,终于获得我国垂青。

2017年,我国终于通过了荷兰的熊猫租借申请,对此荷兰人举国欢腾。

荷兰政府更是空前重视,甚至派出国王的专机,并由王子亲自陪同,前来迎接熊猫幼崽。

为庆祝大熊猫来到荷兰,荷兰民众可谓是倾巢而出,将机场围得水泄不通。

荷兰无奈只能武警开道,警车鸣笛,这才顺利将熊猫送入“寝宫”。

在中国开放熊猫租借长达50年的时间之中,一共同意了美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等20多个国家的租借请求,目前租借在外的熊猫数量更是达到67头。

而在诸多熊猫租借国之中,印度是其中的一个另类。

印度作为中国邻国之一,自从上世界开始,已经在40年内,向我国提交了14次熊猫租借协议,却始终未曾通过。

那么我国为何频频拒绝印度的熊猫租借申请,这其中有着怎样的隐情呢?

三、我国为何拒绝印度的租借申请?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印度人民对于熊猫有着旺盛的喜爱之情,我国之所以不同意印度的租借请求,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

其一便是印度方面,并不具备饲养熊猫的客观条件。

熊猫是一种对于环境要求十分严苛的动物,过分炎热或者是过分寒冷的条件,都将不利于熊猫的生存以及繁衍。

即使像是我国这种占地面积广阔,囊括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气候的国家,适合熊猫生存的区域仍旧屈指可数。

而对于印度而言,其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热带,高温环境并不适合熊猫的生存。

再者,尽管熊猫属于熊科,看起来老实憨厚十分好养,但其肠胃其实十分脆弱。

印度环境恶劣,母亲河恒河的河水更是污浊不堪,熊猫难以适应印度的艰苦生活环境。

我国拒绝印度租借熊猫的第二个原因,则是印度动物园的标准,并未达到我国熊猫租借的要求。

由于熊猫的稀缺性以及珍贵性,我国往往会对于租借国的动植园进行严格的考察,令其建造适合熊猫生活的展览馆。

如果是以印度的高温环境而言,则需要建造完全封闭且配备空调的密闭场馆,将温度控制在20度上下。

但目前印度基建水准令人堪忧,一旦停电将会令熊猫面临生命威胁,这是我国不愿冒的风险。

除此之外,我国租借熊猫还需要租借国提供租金,一只熊猫的年租金大概在350万美金左右。

并且由于熊猫挑食,大量的竹子物资等都需要通过我国进行空运,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我国拒绝印度租借熊猫的第三个原因,则是中印关系紧张,并且印度政府言而无信,难以对其信赖。

早在上世纪开始,印度方面便对于中国西藏地区虎视眈眈,更是与我国频繁发生边境摩擦。

除此之外,印度还与巴基斯坦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巴基斯坦则是我国的坚实盟友。

印度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其与我国产业链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像是传统制造业、代工产业,以苹果为首等企业近年来从中国大陆向印度转移,无疑令未来中印竞争持续加剧。

尽管中印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但让我国始终不愿同意租借大熊猫的根本原因,还是印度政府的“肆意妄为”。

印度政府肆意无视国际合作准则,对于中国充满敌视,对于在印中企肆意打压,这才是导致我国不愿与印度建立深度合作,不同意印度熊猫租借请求的重要原因。

结语

印度作为人口大国,民众对于熊猫有着强烈的喜爱,但多次申请租借均遭到我国拒绝。

我国拒绝印度的原因,是由于印度不具备熊猫生活的客观条件,并且印度方面国际准则遵守性较差。

未来印度想要获得申请租借熊猫成功,需要改变对中态度,修建功能完备的熊猫生态园,如此才能提高租借成功几率。

对于印度40年期间14次提交租借熊猫申请均遭拒,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参考信息:

《印度想租借大熊猫,40年向中国申请14次,全都被拒绝,这是为何?》2024-05-05 5楼的男人

《印度想租借大熊猫,40年向中国申请14次,全都被拒绝,这是为何?》2024-05-07 沧海阅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