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只有一个,让江豚的微笑在长江始终绽放 | 江花

许多植物对环境尤其敏感。如向日葵、胡萝卜、菠菜、芝麻、栀子花等,对二氧化硫敏感。桃、杏、海棠山桃、玉米、洋葱等,对氟化氢敏感。杜鹃、石榴等对氧化氮敏感。牵牛花甜菜、莴苣、番茄、菊花、蔷薇等对光化学烟雾敏感。柳树、女贞对汞敏感。鸭舌草放射性物质敏感。这些植物对污染的感知比人灵敏很多倍。当遇到污染时,它们的叶片、叶脉会出现伤斑,或者枯黄,或者脱落,或者变色。

有的动物会对水质敏感。比如人们熟知的白鲦鳜鱼,以及人们不熟知的船钉子鱼、军鱼、溪石斑、红尾副鳅沙塘鳢,等等,它们的生存状态直接反映水体的质量……长江里还生活着一种对水质非常敏感的动物,一种关注度极高的动物,即长江江豚。长江江豚对声音也很敏感,螺旋桨的噪音和机器轰鸣会干扰它们的回声定位,从而让它们失去方位感。据水生生物学家研究,江豚适合的水温范围是5.7℃—28℃,水质至少要达到标准水质Ⅲ类以上。水质污染不仅影响江豚食物的质量,也会感染江豚的皮肤。同时,江河里的码头、航运、大坝、水闸、采砂、捕捞以及其他污染物也会对江豚的生存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江豚往往被称为长江水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江豚多,说明长江健康状况良好;江豚少,说明长江病了;江豚消失,则说明长江病得不轻。江豚对长江太重要,不仅是因为它是长江水质的指向标,还因为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也是长江仅存的淡水豚类。

但江豚的生存境况并不乐观。2006年3月17—25日,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瑞士等国家的考察队员从武汉出发,在湖北武汉—湖南岳阳之间进行了第一次长江豚类考察。考察的结论是,长江流域的江豚仅有1800头左右。2012年11月11日,中科院水生所、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共同组织了为期7周的第二次长江淡水豚类科考,此次考察在宜昌与上海之间的长江段进行,得出的结论是全流域约有江豚920头。相比2006年,江豚少了近一半。不仅如此,2012年,在长江流域的洞庭湖、鄱阳湖鄂州安庆、南京等水域,还发生多次江豚死亡事件。

两次江豚科考获得的结果都令人担忧。长江江豚在地球上已经生存繁衍了千万年,它们的存在意味深长,既象征长江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又标志着长江文明的延绵不息。假如有一天它们消失了,那将是一个悲伤的消息,是江豚的悲伤,也是长江的悲伤,更是人类的悲伤。

拯救江豚的呼吁来自上下,来自专家学者,来自长江边的江豚关爱者,当然,也来自环保、渔业、水利等行政管理部门。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要求最迟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一江两湖七河(长江干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汉江大渡河,鄱阳湖、洞庭湖)”等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施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长江流域禁捕有关工作的通知》。根据这两个权威文件,长江流域已经公布的水生生物保护区(包括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共有332个,其中,湖北83个,位列第一;湖南45个,位列第二。在332个保护区中,江豚保护区有9个……

9个江豚保护区中,有4个集中在湖北监利到湖南岳阳之间的长江段。可见,长江中游的荆江以及洞庭湖水域在江豚保护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十年来,在长江中游真正形成了科研机构、专家学者、政府机构、企业、环保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的强大的江豚保护阵营。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江豚的微笑在长江始终绽放。怀着如此信念的护豚使者,在长江中游的天鹅洲、洞庭湖、长江故道、洪湖等地,很容易见到。

(■ 李鲁平 武汉作家,湖北作协副主席、武汉作协副主席。出版长篇非虚构《武汉传》等。本文节选自李鲁平长篇非虚构作品《长江这10年》)

【编辑:王戎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