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议125个科学问题-生命1: 保护海洋vs杞人忧天

问题

What could help conservation of the oceans?

什么可以帮助保护海洋?

先看看海洋存在的问题:

  • 酸化(大气CO2升高影响珊瑚);
  • 富营养化(常听说的是浒苔泛滥造成的青岛绿潮,还有藻类引起的赤潮水母引起的白潮等);
  • 塑料污染
  • 水污染(如海洋石油泄露等)。

题目是一个发散的问题,答案看上去简单但实际上很发散:人类需要减少文明发展的副作用。

我们已经被各种环保理念反复教导,给出这样的答案不是一个独立思考者该做的。

另外视角

是否有的问题是人类过虑了?我们是否只是打着关心地球的名义在关心自己?

  • CO2导致酸化为例:在多细胞动物和植物发育之初的寒武纪时期(约5亿年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6000ppm。到恐龙时代(约1亿年前)下降到2000ppm。现在的浓度是“达到450万年来最高水平”的400多ppm。而珊瑚是“寒武纪一直活到现在的物种”,尽在不言中吧。
  • 以富营养化为例:海洋的大部分是贫瘠的,甚至可以说是生命荒漠,只有洋流交汇或者与大陆交接的地方,才是生命繁盛的地方。我们担心的绿潮其实对整个海洋生态是有其他很多好处的。
  • 以塑料污染为例:其实之前的问题里提到过,人类的石油时代没多久了,其实忍忍就过去了,对整个地球的冲击,如同被跳蚤踢了一脚。
  • 海洋石油泄露造成的水污染为例:这是个稳定的负反馈系统,石油泄露-》石油巨头的利益损失-》自动更新技术加强措施防止泄露。(这是不用操心也不会恶化的问题)

承认吧,人类确实是以自我为中心在爱护海洋。

以爱之名

人类脆弱的肉体适合在20来度,氧气20%生存。于是任何的变暖和变冷,大气成分的变化都要以爱之名来杜绝。无视地球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或许不如人类想像中的脆弱。

以上这些似乎充满了对人类的敌意,如同苏格拉底式抬杠,也看不到建设性的意见。

但把眼光放长远,我们的思路或许才能真正打开。

无我之境

把人类自身暂且忘记,或许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解答。

海洋没有那么脆弱;我们需要审视她真正的需求。


上帝:地球是你的家园,你要爱护

云智熵:我们不是地球的主人,我们没了,地球或许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