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命的地球——一颗有生命的行星

地球是唯一能让陆地和海洋生物繁衍生息之处。如果没有太阳提供的热量和光照,没有充足的水源,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没有岩石和矿物,没有这些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生命终将灭亡。

充满活力的地球

在我们的太阳系里,地球是唯一能让生命繁衍的星球。地球是从水星数起的第三颗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既不太近,也不太远,因此地球能保留一个由氧和其他气体组成的外层大气圈以及一个富含地表水的水圈。这些条件使地球拥有一个绝热的保护层,能使生命繁衍生息。相反,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不是太热就是太冷,以至于缺乏水和氧气,所以一直没有发现生命体。

地球的结构是层状的,中心是极度高热的固体金属的内核,其外被熔融的外核包围。外核又被厚而热的地幔包围,最外层是一个冷的、薄的、脆的外部地壳。地幔始终被来自地核的能量所扰动,同时给地壳施加压力,使地壳破裂成不同的“板块”。整个地质时期中,板块之间若即若离的漂移改变了地球的地理和生存环境。海洋、山脉等地貌不停地形成和毁坏,各种生命体必须适应 内核这些变化。

地球的结构

液态的地幔一直被来自地核的热搅动着,使得外部地壳的板块不停运动,也导致地表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

太阳和月球

太阳和月球两者都对地球上的生命有直接的影响。没有太阳的能量,没有它的光和热,就没有生命。太阳能加热了大气、海洋和陆地,造成了各种各样的气候。因为地球以某种角度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所以太阳的辐射能会不均匀地传输到地球表面,进而产生了每日、每季、每年的光、热等动植物生存条件的变化。即使是在赤道,也因日夜交替而有着气温的变化。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月球引力影响海洋的潮汐。潮汐的循环对海岸生物有极大的影响,迫使它们不得不去适应变化的生存条件。

太阳耀斑

太阳的能量通过周期性的爆炸从表面强烈释放,能量加热太阳大气层,形成灼热的电离气体,即太阳耀斑。

脆弱的大气圈

地球大气圈的厚度约有120千米。大气圈分为几层,每层都有各自的温度和气体成分,密度随高度递减,直到最外层变为稀薄的电离层。臭氧层在大气圈较低的位置,它能吸收紫外线等对生命体细胞有害的辐射,对保护地球上的生命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臭氧层形成之前,只有海洋中存在生命,因为海水也可以抵御一些紫外线辐射。

大部分的水蒸气和天气活动只局限于大气圈最底部的16千米对流层内。地球的地表水和大气圈相互作用,产生了水的循环:水从地球表面进入大气圈,而后又通过云和雨雪重新回到陆地和海洋。水从陆地流回海洋,虽然也有大量水回归到湖泊、冰川或者渗入地下。

蓝色星球

地球2/3的表面被水覆盖,这保证了生物的多样性。

大气圈的分层

地球被厚厚的,分层的大气圈包围,大气围由水蒸气和各种气体组成,捕获了太阳能并加热了地表。

多种多样的岩石

地球上大约有500种不同的岩石,它们由数千种天然矿物组合而成。所有的岩石都有特定的组成和性质,并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原先是熔融的,沉积岩是沉积在地球表面的,而变质岩是地壳内原先存在的岩石的蚀变产物。这些不同种类的岩石,由于地壳运动驱动的隆升和诸如风化、剥蚀等地表过程的混合作用而暴露在地表。侵蚀作用也会改变岩石,从而形成不同种类的地貌、土壤和沉积物。这些是生命体赖以生存的无机要素。

火成岩

熔融态岩石的冷却和凝固产生结晶的火成岩。它们的组成和结构不同,快速冷却形成细粒的岩石而缓慢冷却则形成粗粒的岩石。

变质岩

热量和压力施加于地表深处的岩石,可以改变它们的形态和矿物组成 形成变质岩,如板岩片岩和大理石。

沉积岩

沙子和死亡动物骨骼成层不停地沉落在海底与河床。经过数亿年的埋藏,在后续沉积层及其上面水体的重力作用下,这些沉积物最终被压实并硬化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