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个原子级量子集成电路制造成功

据媒体报道,澳大利亚硅量子计算公司SQC宣布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级量子集成电路该成果论文已发表在最新的《自然》杂志上。

量子集成电路——示意图

该集成电路包含经典计算机芯片上所有基本组件的电路,而其体量却是在原子尺度上。据称,SQC团队已经使用原子级量子集成电路,精确地模拟了一个小型有机聚乙炔分子的量子态,这将有助于发现和制造新材料。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在1959年提出的一个难题:如果想了解自然是如何运作的,那么就必须能够控制物质在与其构成的相同尺度下进行研究,这意味着需要在原子尺度下控制物质。

摩尔定律

这一成果表明摩尔定律将会继续发挥作用,只不过使用的芯片材料会由新材料替代至少一部分硅材料。也就意味着,一旦在材料上实现突破,计算机芯片的性能将得到革命性的提升。

网络配图,勿对号入座

与此同时,纳米级的微电脑在医学领域将会被植入人体来协助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甚至,人类可以制造专门吞噬病毒的微电脑,这类电脑被植入人体,直击病灶。

原子级集成电路如果能够普及,它将带给物联网的是成本的持续降低。未来,人们可以在一个极小的体积内放置多个微电脑来处理不同的数据,解决不同的问题,并能够协同工作。

尽管如此,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用户手中,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时间。这是因为实验室可以不计成本,而商业化需要考虑成本和大规模成产的实际问题。例如,我们如今普遍使用在手机上的AMOLED屏(主动式矩阵体有机发光二极体)的相关理论和实验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而直到2010年世界上第一块用于智能手机的AMOLED屏才诞生。

尽管如今的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中间时间大大缩短,原子级量子集成电路也不会在短期得到普及并投放市场。

但不管怎么说,原子级量子集成电路技术的突破,对人类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