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道:中国科学家帮助非洲抗击土地退化


2022年6月22日外媒刊文。6月16日,第28个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中国国家家园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家发布了一个在线工具“绿色长城大数据促进者”,以帮助非洲国家防治日益严重的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是最重大的全球生态和环境挑战之一。非洲特别容易受到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的影响,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多达65%的生产性土地退化,而荒漠化影响到非洲45%的土地面积”。

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联合国描述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其中SDG 15提出了“到2030年,防治荒漠化,恢复退化的土地和土壤,包括受荒漠化、干旱和洪水影响的土地,努力实现土地退化中性世界”的前景。

为解决全球土地退化监测中的数据缺口,由来自可持续发展目标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CBAS)和中国科学院航空航天信息研究所(AIR)的李晓松教授领导的一组中国科学家,与北京师范大学和包括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软件研究所在内的中国科学院其他几个研究所合作,开发了一种30米土地生产力动态(LPD)计算工具。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30米LPD计算工具,它可以实现在指定的全球空间范围和时间段内计算30米LPD,从而为全球土地退化监测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该计算基于CBAS支持的SDG大数据平台,该平台于2021在北京启动,以促进联合国2030年议程的实施。

“绿色长城”是2007年发起的一项由非洲牵头的倡议,目的是恢复非洲大陆退化的景观,改变萨赫勒地区数百万人的生活。为了支持“绿色长城”的开发,中国科学家利用该工具在11个泛非绿色长城机构(PAGGW)成员国生产了一种30米空间分辨率的LPD产品,面积934万平方公里。

时空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0年,PAGGW国家的土地生产力增长占总面积的16.25%,生产力下降占总面积的7.36%。

对于绿色长城的主要目标地区萨赫勒地区,生产力增长的土地占总面积的8.45%,而生产力下降的土地占总面积的9.24%,这对绿色长城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绿色长城大数据服务商提供的LPD产品可用于跟踪目标区域LDN的进度。此外,该平台还提供了一个防治土地退化的知识库,该知识库是从中国北方防治土地退化的成功实践中获得的。

国家林业和草原管理局官员表示,该在线工具为利用大数据进行全球土地退化评估提供了“中国的解决方案”。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IbrahimThiaw)对这一在线工具的推出表示赞赏,他表示,这些成果有可能在未来推动非洲绿色长城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