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离太阳最近的女人",消失8年后,她以清华博士身份归来

2020年12月11日21:15:07 科学 1070

刘洋:

刘洋

2003年,中国第一个男性航天员杨利伟,在乘坐了"神舟五号"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成功在内蒙着陆,他完成了中国首次的航天飞行。

2012年,中国首个女航员刘洋,跟另外两个伙伴执行"神九"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其中,刘洋不仅要在对接时进行监控任务,还要承担另一项太空科学实验的任务。最后从成功完成任务,归来后,被人们亲切的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女人"。

与最差的自己死磕

刘洋是河南郑州人。很小的时候,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登上太空去到月球,曾经的她和许多女孩子的梦想一样,希望长大以后成为一名白领。可是令她想不到的是,班主任替她打开了走向航天员的这扇大门。

当时刘洋还在读高三,刚好长春飞行学院招生到了她们的学校作宣传。因为她的成绩不错,视力、身高等各方面都符合飞行员条件,于是老师在没和刘洋商量的情况下帮她报了名。

刘洋:

刘洋

可是当时热爱航天事业的人那么多,从没想过自己会被选择,可幸运就是这么落到了她的头上。她被航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录取了。想到自己居然能开启飞天的梦想,刘洋非常的兴奋,而这颗梦想的种子也在她的心里发了芽,面对这样的机会刘洋非常珍惜。

可是进入学校后,刘洋的兴奋劲还没来得及消化,就立刻投入到各种体力训练。飞行员高强度又密集的训练,把刘洋一下给整懵了。

一直很优秀的刘洋,在面对同样是被精挑细选出来的伙伴们,她突然发现自己的其实很平庸,同样是长跑训练,别人都已经跑完了,她却只跑了一半的距离。这让刘洋感受到了异常的挫败感,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飞行员这个职业。

刘洋:

刘洋

这时,她的好同学刚好给她来了封信,在信中同学勉励她:"你已经是一名飞行员,既然做了选择,你现在要做的事,就是奋力地推开这扇门。"

同学的鼓励给了刘洋很大的信心。于是她决定改变自己。

从那天起,无论什么样的天气,刘洋每天都坚持晨跑,别人跑5公里,她就跑7公里。在长跑训练时,她跑到脚掌都起了水泡,也倔强的不愿上"医疗车"。直至脚上的水泡都连成片,医生最后只能把她的表皮全部切掉。

刘洋:

刘洋

也许就是这段时间的坚持和身体的磨练,刘洋的成绩很快得到了提升。当她能驾驶飞机冲上云霄的那一刻,曾经的挫折和磨难都得到了回报。

后来,刘洋因有长达1600小时的飞行时长,而且还拥有丰富的飞行经验,再加上训练期间优秀的表现和个人品质。在2009年时,刘洋被授予了空军二级飞行员的荣誉称号。

而她也如愿的加入了首批中国航天女航天员的队伍。

机遇不是随时都有,但刘洋懂得把握住机遇,并通过自己坚强的意志,为自己打开了新的人生。

刘洋:

刘洋

航天前的魔鬼训练

刘洋身为一名飞行员,身体素质和飞行技术肯定是数一数二的。加上她对自己的高要求,她有信心自己一定能被选上。

可实际上,刘洋的身体素质在面对航天训练时,又是另外一种挑战。毕竟操控飞机跟上太空两件完全不一样的事情。特别是航天的训练科目就达到了近百个,而且每个训练都是挑战人类的身体极限。这些都刷新了她对航天的新认知。

特别是在那个转椅训练项目。

刘洋:

刘洋

以前是飞行员的时候就有这个项目,只需要坐够4分钟就可以了,没有头部的运动。可是航天员的这个项目需要坐到15分钟,同时还要头部做些运动。就算是前庭功能很好的人,过这一关也有些困难。

可是刘洋并没有退缩,就像曾经跑步一样,她意志坚定的不断在训练中突破极限。

想要坐到15分钟,这其实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刘洋坐到5分钟就已经是极限了。于是她拼命的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想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刘洋:

刘洋

后来,她对自己说:"只要我能坚持,不管坐几分钟,只要坚持到不能坚持的时候,就算胜利了。" 最后,她克服了这项训练。

2012年,6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刘洋和自己的伙伴们景海鹏、刘旺,三人一起去执行了"神九"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那一刻,他们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

刘洋曾说:"作为一名飞行员,我感觉自己已经是离天空很近的人了,我很热爱我的飞行事业。"

当刘洋带着阳光般笑容从神舟九号舱出来后,她就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个最靠近太阳的女人,也为航天史上留下了浓重的色彩。

刘洋:

刘洋

归来后更珍惜身边的平凡

曾经,有位海外华人说:"中国的飞船飞得有多高,我们海外华人的头就可以昂得有多高。"

所以,回归后的刘洋,并没有像大家所担忧的,因为太空的失重等原因在治疗,而是早已经慢慢的恢复了身体。当时的刘洋已经35岁了。

在完成航天任务后,刘洋想到了在执行任务时,有些知识储备量不够,于是她便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选择进入了清华大学的社科学院,进行为期两年的充实学习。最后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清华大学的博士学位。

刘洋:

刘洋

在2012年,央视请刘洋在《开学第一课》中的节目,为同学们科普关于航空的知识。其中一个学生问刘洋 "神九"航天任务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刘洋说她的成功秘诀是:坚持、热爱和专注。

刘洋鼓励学生要勇于追求理想,她说:"每一个人的理想和梦想都是和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正是在发展的越来越强大的祖国,自己航天员的梦想才会最终点燃。"

刘洋:

刘洋

2020年4月,作为中国航天三大里程碑的杰出代表,刘洋被国家航天局聘为"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这意味着,刘洋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对刘洋而言,这又是她一新征程的开始。

曾子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刘洋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以及她那种坚韧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作为平凡而又普通的我们,也要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让自己的一生平凡又不平庸。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