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科研“种子”扎根河北,产业“土壤”培育创新“参天大树”

2025年05月24日23:32:05 科学 1093

创新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京津冀三地日前共同编制了促进京津冀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今年三地将加速这些措施落地,提升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京津冀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和科研院所发挥着重要作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工厂和车间,以此构建的“创新链”成为推动产业转型、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当高校的科研“种子”找到适宜的产业“土壤”,辅以政策“阳光”,创新的“参天大树”便能茁壮成长。

唐山:国家级创新平台服务产业转型

“团队创建的实验室不久前获批唐山市重点实验室,希望能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服务唐山经济发展。”北京理工大学国家级青年人才薛云飞教授一边密切关注运转中的设备,一边充满信心地说。

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成立于2020年7月。围绕河北及唐山产业特色,研究院强化内涵建设,坚持创新平台系统布局,引进北理工6个国家级和6个省部级创新平台,打造11个产学研一体科技创新平台,建成16个高能级实验室。

以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为桥梁纽带,一项项前沿科研成果向唐山汇集。其中,运载领域先进复合材料创新研究中心深度聚焦唐山市丰南区卫浴陶瓷产业技术痛点,精准锁定树脂原料依赖进口、综合成本高昂等共性难题,攻克纳米杂化交联与低温固化工艺壁垒,成功研发出新一代卫浴陶瓷复合专用树脂材料,为传统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凝胶冰雪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研制出“永不融化的凝胶冰雪”,在北京2022冬奥会期间大放光彩,并结合唐山文体旅游、新材料、高端制造等行业优势,实现凝胶冰雪的商业化,助力唐山打造冰雪产品高端品牌。

京津科研“种子”扎根河北,产业“土壤”培育创新“参天大树” - 天天要闻

在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新型多元复杂特种合金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操作400kW级电子束冷床熔炼炉。杨磊摄

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研究院将继续坚定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理念,推动京津冀战略科技力量高质量建设与优化布局,打造重点实验室集群研发平台、工程化产业化基地、专业技术人才高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区四个载体,创立校地合作共赢新典范。

涿州:300余项成果赋能农业发展

5月初,在河北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河北中农牧丰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们运用先进设备,为刚破壳的小鸡进行断喙和疫苗接种。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科研优势,该公司成功培育出北农系列节粮蛋鸡品种,成为我国蛋鸡育种领域标志性成果之一。

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规划面积126.5平方公里,园区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等众多高校院所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发展迭代升级。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实验场汇聚3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56家省级创新平台,吸引李德发等12个院士团队、2000余名优秀人才入驻。

近5年来,园区各科研平台累计投入近30亿元,孕育300余项研发成果。园区打造的“模式动物大设施”和“作物分子育种创新中心”,已成长为北方规模最大的动植物生物育种基地,还通过院企供需对接机制实现12项科技成果顺利落地转化。成为京津冀农业科技领域的重点项目。

沧州:谋求新材料产业集群式发展

空心挂面一样一根根白色硬质细丝,内部中空如管道,管壁上布满肉眼看不到的极细小孔……这样的高性能中空纤维分离膜使用寿命和过滤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广泛应用于市政饮用水水质提升、工业用水提纯净化处理等领域。

京津科研“种子”扎根河北,产业“土壤”培育创新“参天大树” - 天天要闻

在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运载领域先进复合材料创新研究中心,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结构储能复合材料制备试验。杨磊摄

高性能中空纤维分离膜是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相关技术团队研发出的众多产品之一。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2022年6月揭牌成立,2023年首批项目进场。天津工业大学教授、沧州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刚介绍,目前该研究院已引入31支研发团队和项目,一年半时间已孵化出14家公司,其中两家公司去年的营业额已经超过4000万元。

京津科研“种子”扎根河北,产业“土壤”培育创新“参天大树” - 天天要闻
在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一家企业研发生产的高性能中空纤维分离膜,细如挂面,内部中空。受访者供图

沧州高新区已经拥有多幢楼宇和连片厂房,相关科技成果与企业应用实现“双向奔赴”。王志刚介绍,天津工业大学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分离膜,拥有全国唯一一家专业从事分离膜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膜领域创新研究团队,“当沧州市围绕分离膜产业想找高校合作的时候,选中了天津工业大学。学校的多项技术成果在沧州进行孵化和产业转化。”

沧州本来有很多膜企业,但只有少数企业的产品比较高端。“我们把一些先进的高端的分离膜产业引进来以后,可以提升它的市场品级,增强它产品的竞争力。”王志刚说,北京、天津、河北都有膜的基础研发,但是很多只停留在实验室的层面,而在沧州打造这样一个膜产业研究院,“创新点就是把京津冀地区的先进膜产业技术吸引过来,在这里孵化转化,打造出一个膜产业集群。”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如意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直到你离去,我才开始爱你 - 天天要闻

直到你离去,我才开始爱你

《黑镜》第七季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虽然第三集收到全网好评,但是让我最感触良多的是第五集《eulogy(悼念)》。还是一如既往的高概念,有一个穿越照片的技术,只要戴上装置,就可以通过一张老照片穿越进当时的场景,沉浸式回顾过去。
叶光富:在太空拍到了!这是我的家乡 - 天天要闻

叶光富:在太空拍到了!这是我的家乡

“大家能认出这是哪里吗?”5月24日,在“科学大讲堂·我们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动宣传活动现场,身着蓝色航天制服的叶光富手指大屏幕,向台下观众抛出悬念。
成都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项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报 - 天天要闻

成都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项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报

5月24日,本报从成都市住屋和城乡建设局获悉,该局近日通报全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问题隐患排查情况(三十四)。本报注意到,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报。通报信息显示——检查时间:2025.5.20;检查点位: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政道路三期);建设...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吗? - 天天要闻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吗?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河流有生与死,甚至也有权利。它请读者从这些方面思考河流,看看有什么能从对河流的重新想象中涌现。
近4000场奇趣活动!“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引爆科学热潮 - 天天要闻

近4000场奇趣活动!“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引爆科学热潮

龙虎网讯 (通讯员 徐阳 记者 丁玉珏)5月24日,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南京师范大学顺利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子建等国家科技尖兵,来自中科院南京分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学者、科技科普工作者代表齐...
“十万个为什么”科普IP发布,百位少年体验科幻盛宴 - 天天要闻

“十万个为什么”科普IP发布,百位少年体验科幻盛宴

5月24日,奉贤新城在水一方科幻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科普盛宴——“未来学院·科幻奇旅”十万个为什么探索实践活动。活动以“科幻+科普”为核心,通过沉浸式漫行、互动打卡、科技体验等形式,带领100名青少年在1公里的环线旅程中,感受科学魅力,点燃探索热情。活动中,在水一方科幻馆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共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