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4日,以“青苔智上,万物生长”为主题的2025青苔国际设计节在苏州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盛大启幕。300多位行业领袖、设计大师与跨界先锋齐聚于此,共同见证全国首个“青苔智能设计垂类集合大模型”发布;多家产业进行产业合作签约协议,中工设计科学实验室正式亮相。这座占地535亩的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正凭借过去一年的硬核成果,生动诠释“设计驱动产业升级”的苏州实践,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激活苏州设计领域的无限活力。
从“载体”到“生态”:青苔村的立体生长
作为苏州市“1030”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位于苏州相城、姑苏与高新区的黄金交界,既是连接虎丘湿地公园的“绿色门户”,更是苏州工业设计的“创新心脏”。自2023年启动建设以来,已逐步形成“一核多园”的立体生态。以设计研发为核心,规划布局了大师工作坊、工创市集、设计博物馆、设计酒店等多个功能板块。其中,一期建设完成的大师工作坊定位为国际一流设计大师创新转化集群地,是工业设计的 “灵感策源地”,为工业设计企业提供交流场所,推动行业发展创新,持续吸引优质企业入驻。
2024年,这里举办了126场大会,覆盖全链条,吸引500余家相关企业、院校和机构集聚,52家企业院所意向入驻。先后赋能430多家苏州企业和院校创新升级,推动制造业与工业设计融合,培育“苏州设计”品牌影响力。入驻企业轩昂设计总经理吕知轩表示:“‘制造根基+创新生态’的双重赋能,为好设计提供了理想土壤。”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不仅构建了自身的立体生态,还在苏州市的产业战略布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设计驱动产业转型与城市共生的“苏州样本”。
设计驱动的“苏州样本”:产业转型与城市共生
作为苏州市围绕工业设计产业打造的 “超级载体”,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的成功,离不开苏州市 “工业设计 + 先进制造” 的战略布局。近日发布的《苏州市大力培育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明确,到2027年,苏州将建成15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培育千名设计创新人才,并通过“ai +工业设计”专项推动智能设计工具研发,其中就包括高标准规划建设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打造全国领先的工业设计国际合作交流载体。
这一计划方向已在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率先具象化呈现。在2025青苔国际设计节开幕式上,大师工作坊与设计、科技等多领域头部企业和院校达成合作,为苏州产业发展注入高端智力。全国首个 “青苔智能设计垂类集合大模型” 正式发布,服务覆盖服装服饰、家电家居等多个产业领域;中工设计科学联合创新实验室也在设计节期间对外开放,为青年人才提供数据支撑与产业对接,孵化智能硬件等领域科技项目。在这里,工业设计正成为重塑产业基因、重构城市肌理的关键力量,助力苏州这座千年古城以设计驱动产业转型,实现城市与产业的共生发展。
设计之苔,生生不息。从一片规划用地到“江苏省工业设计示范园区”,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的崛起彰显了苏州以设计重构产业链的前瞻视野。正如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刘宁所言:“青苔之上、万物生长,在浪漫多彩、万物蓬勃的激情五月,我们奔赴相聚于此,共同为未来注入设计智慧和活力。”未来,随着“1 + n”产业园体系的完善,苏州正以青苔为原点,编织一张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网络,朝着“国际工业设计之都”的目标坚定前行。
文/庄佳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