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楼纯
5月16日,由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杭高院”)主办的“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暨国科大·春分工程杭高院第四届科学节”正式开幕。浙大城市学院党委书记董悦,浙大城市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杨波及来自浙江省科协、杭州市科协、杭州市科技局、西湖区科协、余杭区科协、临平区科协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杭高院党委书记邵雪荣,杭高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陶立参加活动,近500名中小学生现场参与。
开幕式上,邵雪荣表示,科普伴随科技创新而生,同时驱动科技创新不断发展。作为中国科学院在杭州的一脉分支,杭高院始终立足“离科学最近的地方”使命担当,积极构架科学与社会连接的桥梁:建立了hias 科普师生宣讲团,开展“科学家进校园”“名师讲堂”等系列活动80余场,辐射人群千万人次,全力营造“墙内有成果,墙外有效果”的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良好生态。期待以此次科学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拓宽科普供给渠道,构建覆盖全市的科普网络,为杭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本届科学节主题为“以科学之问,启未来新程”,首次在科学节活动中开放重点实验室,大家可近距离观摩空间窄线宽激光器、人体代谢舱等重大成果和学生团队的ai机器人、生态监测装置等创新作品。在现场讲解和演示中,观众可以直观了解到这些科研成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领略科技“从实验室到生活”的魅力。科学节现场还设置了精彩纷呈的互动环节。
宇树科技机器狗凭借精准动作与灵动设计,一场“舞狮群舞”惊艳全场,展现了人工智能的无限潜力,引发观众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无限遐想。
科学魔法秀蓝天老师带来液氮火箭、冻鱼复活、液氮蘑菇云、冰火两重天等一系列趣味科学实验,点燃了中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氮气的各种形态变幻,将晦涩的科学原理巧妙形象地展示出来,同学们纷纷举手互动,争先恐后抢着上台参与操作体验,提问题,讲感受,惊叹之余,直呼“科学原来这么酷!”。
杭高院毕业生、杭州市学军小学科学老师成清清作题为《走近科学之引力波》的主题科普报告。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什么是波、什么是引力,以及什么是引力波,并讲述了通过算法帮助科学家从宇宙的"时空涟漪"中捕捉信息的故事。她的科研之路深刻诠释着杭高院学子攀登求索的科研精神,勉励青少年脚踏实地追求科学真理。
科技成果展上,物理光电、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科学领域最新成果全方位呈现。
创新推动科学研究走出校门,走进中小学生身边。本届科学节,杭高院特别联合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余杭区五个区,以“主场活动+分会场联动”模式提升科普辐射量级。在各分会场,“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各大中小学,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在课堂上感受科学的乐趣,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接下来,杭高院hias科普宣讲团还将持续拓展科普活动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深入基层,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广泛的区域生根发芽 ,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贡献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