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为啥越躺越累?研究:没有正确休息……

2025年05月12日06:12:03 科学 1585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周末躺了一天,却感觉比上班还疲惫?

假期天天睡觉,醒来仍感觉昏昏沉沉?

假期为啥越躺越累?研究:没有正确休息……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越休息越累?

问题不在休息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陷入了“无效休息”陷阱。

心理学研究发现,错误的休息方式不仅无法恢复能量,还会消耗更多心理资源。

1. 被动娱乐≠真正休息

刷剧、打游戏、无目的刷手机……这些看似放松的行为,实则让大脑持续接收碎片化信息,造成注意力残留效应(Attention Residue)。即便停止娱乐,大脑仍会无意识地处理之前的刺激,无法真正关机。

注意力残留效应,由美国学者索菲·勒罗伊(Sophie Leroy)在2009年提出。他指出,当人们从一项任务快速切换到另一项任务时,前一任务的思维状态会像“残留物”一样持续占用部分认知资源,导致后续任务的专注度和效率下降。

Activities like gaming, binge-watching, or mindless scrolling overload the brain with fragmented information, triggering the Attention Residue Effect. Coined by researcher Sophie Leroy in 2009, this phenomenon occurs when the brain subconsciously processes previous stimuli even after switching tasks, delaying focus recovery.

2019年《实验心理学杂志》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在对比玩手游和冥想对人类专注力恢复作用的实验中,受试者在玩1小时手游后,专注力恢复时间比静坐冥想者长3倍。

2. 报复性补偿=透支能量

“工作日拼命、休息日放纵”的模式,极易触发补偿心理,进而引发一系列不良行为:熬夜追剧打乱生物钟,暴饮暴食加重身体负担,瘫着不动导致肌肉萎缩循环......这种“补偿式透支”的恶性循环,消耗的能量远超工作本身,不仅无法缓解疲劳,反而会加剧身心的疲惫。

The "work hard, play harder" Mentality often leads to destructive habits: disrupted sleep, overeating, or prolonged inactivity. These compensatory behaviors drain more energy than they restore, worsening physical and mental fatigue.

假期为啥越躺越累?研究:没有正确休息…… - 天天要闻

3. 社交媒体的“伪放松”陷阱

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一心多用式的“媒体多任务”(Media Multitasking)对人类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均产生影响。频繁地多任务切换社交软件会触发大脑前额叶皮层重新激活,伴随压力激素(皮质醇)和兴奋激素(多巴胺)的波动,会让人在休闲后反而更疲惫。

Stanford University research warns that "media multitasking" —constantly switching between apps — activates the prefrontal cortex, spiking stress hormones (cortisol) and dopamine fluctuations. This leaves users feeling paradoxically more exhausted after leisure time.

人体真正需要的7种休息

1.躯体休息

许多人有思维误区,认为休息就是睡觉。其实,真正的躯体休息,是让我们放慢身体的运行速度。日常中,除了通过静止的被动休息(睡眠、打盹等)缓解身体疲劳外,适当地进行一些主动休息(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按摩、瑜伽等低强度活动)既能缓解肌肉紧张,又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让我们更有精气神。

1. Physical Rest: Beyond sleep, incorporate active rest like walking, yoga, or stretching to boost circulation and relieve muscle tension.

2.感官休息

现代人长期受屏幕蓝光、环境噪音和信息过载轰炸,导致感官系统超负荷运转——眼睛干涩模糊、肩颈僵硬酸痛、甚至味觉迟钝麻木,都是典型的感官功能透支信号。

此时,我们需要主动按下“感官暂停键”,如睡前45分钟远离电子设备,用暖光阅读代替刷屏;多走进户外,亲近自然,接触绿植,嗅闻清新空气等。这些多感官协同的“生态疗愈”,不仅能快速恢复感官敏锐度,还能让休息真正成为我们身心的深度充电。

2. sensory Rest: Overstimulated by screens and noise? Unplug 45 minutes before bed, swap blue light for warm reading lamps, and immerse yourself in nature to reset sensory overload.

3.精神休息

如果你常常感觉迷茫、孤独、无所依靠,这或许是身体在提醒你,你的精神需要一场深度的休憩与滋养。通过读书,外出游玩,静坐冥想,参加志愿者活动等方式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增强幸福感的同时,也更有利于我们精神世界的充盈与放松。

3. Mental Rest: Persistent brain fog? Meditate, daydream, or listen to music. Switch tasks (e.g. tidying up) to engage different brain regions.

4.情绪休息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消耗自己的情绪能量去感知并照顾他人的情绪。然而,当你勉强挤出笑容说“我没事”的时候,其实是在对自己进行一场无声的情绪透支。

这种伪装性的情绪消耗,不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还会在无形中积累内心的疲惫与压力。

停止为情绪贴封条,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尝试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真正的释放和舒缓,反而能够收获更深层的平静与安宁。

4. Emotional Rest: Stop bottling up feelings. Authentic emotional expression — whether through journaling or confiding in a friend — reduces inner exhaustion and fosters calm.

假期为啥越躺越累?研究:没有正确休息…… - 天天要闻

图源:外研社UNIPUS

5.社交休息

社交休息的本质,是优化你的情感能量配置,让自己有意识地筛选社交环境,避免无效互动。

我们可以尝试主动远离持续消耗你能量的“情感负债型”关系,选择让你感到舒适、自在的社交活动,让每次相处都成为能量的源泉,而非消耗。

5. Social Rest: Audit your social circle. Prioritize relationships that energize you and distance yourself from emotionally draining interactions.

6.创造力休息

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做一些与工作无关但能激发创造力的事情,重新连接好奇心与创造力,比如手工艺、烹饪或旅行等活动,不仅能让我们暂时远离日常的喧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唤醒内心深处的灵感,帮助我们更快恢复活力。

6. Creative Rest: Combat burnout by reigniting curiosity: cook, travel, or try crafts. Creative hobbies detach you from routine and spark inspiration.

7.脑力休息

关闭电子设备,通过冥想、发呆或听音乐让大脑放空。脑力工作者可尝试切换任务类型(如整理房间),利用不同脑区交替活动进行适当的休息,缓解疲劳。

7. Spiritual Rest: Feeling disconnected? Volunteer, meditate, or engage in activities that nourish your sense of purpose and belonging.

编辑:焦洁

实习生:裴艺

来源:外研社UNIPUS

China Daily精读计划

每天20分钟,英语全面提升!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 天天要闻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当AI从工具到与人类齐平,再到超越人类,我们该如何自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虔向在座的听众们抛出这一问题。这是在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人民政府礼堂举办的“以科学的态度认知人工智能与我们的关系——从初始到对未来的期许”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现场,陈虔为西红门镇政府近百位公务员带来一场融合AI技术解析与...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 天天要闻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7月2日武汉大学机器人学院成立大会在该校举行学院将从小米、宇树、乐聚、优必选等机器人、智能制造头部企业聘请10名产业教授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武大机器人学院执行院长肖晓晖教授在会上介绍,新成立的机器人学院2025年将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将依托武大
字节、快手、腾讯同时加入专利池 - 天天要闻

字节、快手、腾讯同时加入专利池

作者:黄莺2025年7月1日,总部位于美国的专利池管理机构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视频分发专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专利池的首个进展——首批被许可方和许可方名单,其中字节跳动、快手和腾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 天天要闻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什么项目值得争论70多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论证,前后历经七十余年,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前期工作迎来最新进展—— 宁夏中卫市自然资源局近日发布《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证前公示》(以下简称“公示”),公布了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拟选址位置、拟用地面积等信息。 黄河流域治理长期...
第41次南极考察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听4位科考队员讲 - 天天要闻

第41次南极考察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听4位科考队员讲

原标题: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队在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进发(弘扬科学家精神)一次卸货任务中,承担人员转运任务的“雪鹰301”直升机正在降落“雪龙2”号艉甲板。科考队员在海拔4000米的冰原上拔出手摇钻。科考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闻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盖房子,要从地球上运建材吗?长期留驻月球,饮用水也要地球“发货”、飞船“快递”吗?“不用!”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测实验室时,记者从科研人员口中听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统设备。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新华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新华社记者郭晨、班娟娟、姚远在安徽省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条孕育了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的“量子大街”。过去的10多年里,方圆几公里内,一个拥有中电信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代表性企业的量子产业集群在此崛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量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