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双星陨落,两位血液学界院士同日去世

2025年04月03日23:32:05 科学 1230

2025年4月2日,中国医学界的天空同时黯淡了两颗明星。相隔七小时,93岁的陆道培院士与84岁的宋善俊教授相继离世,他们的离去恰似一场无声的接力,将中国血液病学的薪火郑重交予后人。

陆道培院士的名字与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紧密相连。上世纪70年代,当这项技术尚属医学禁区时,他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简陋的实验室里完成了亚洲首例异基因骨髓移植。显微镜下的细胞培养皿见证了他连续36小时不眠不休的坚守,病房走廊里回响着他与患者家属长达数小时的病情分析。他创立的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累计完成移植病例逾万例。

杏林双星陨落,两位血液学界院士同日去世 - 天天要闻

宋善俊教授则在长江之滨开辟出另一片医学绿洲。他主编的《现代血液病学》至今仍是医学生必读经典,书中300余万字的手写笔记里凝结着无数临床观察的智慧。在武汉协和医院,他首创的“床边教学法”培养出200余名硕士博士,每次查房时白大褂后跟着的“医学长龙”成为医院独特风景。他主导建立的华中地区首个层流病房,让无数血液病患者重获新生希望。

杏林双星陨落,两位血液学界院士同日去世 - 天天要闻

两位宗师虽相隔千里,却在医学精神上形成奇妙共振。陆道培坚持“移植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首创个体化预处理方案,将移植成功率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宋善俊提出“血液病治疗要像绣花”,在凝血机制研究领域解开多个世纪谜题。他们共同主持修订的《中国血液病诊疗指南》,至今仍是临床医生的行动纲领。

杏林双星陨落,两位血液学界院士同日去世 - 天天要闻

夜空中最亮的双子星或许会隐入苍穹,但他们播撒在人间的生命之光,将永远闪烁,两位大师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他们的学术思想化作千万粒种子,在弟子们的临床实践中生根发芽;他们的人文关怀凝成温暖的星辉,继续照亮后来者的行医之路。在这个樱花纷飞的春天,医学界失去两位巨人,但人类对抗血液疾病的征途上,永远矗立着两座灯塔。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美股暴跌,我们研究了如何用加农炮把特朗普发射到太阳上 - 天天要闻

美股暴跌,我们研究了如何用加农炮把特朗普发射到太阳上

当地时间4月3日,由于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所有贸易伙伴全面征收关税的计划,美国股市收盘暴跌,三大股指均刷新近5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纪录。股灾降临,不少网友都翻出了据说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5年竞选期间发过的一条推特:“如果有一天道琼斯指数单日狂跌超过1000点,那当时的总统就应该被装进加农炮里,以极快的速度被射向...
肯尼亚古老森林中发现新的极度濒危鳉鱼物种 - 天天要闻

肯尼亚古老森林中发现新的极度濒危鳉鱼物种

《Zootaxa》杂志正式描述了一种新发现的鳉鱼,Nothobranchius sylvaticus 。这种鱼属于极度濒危物种,在 2017 年和 2018 年的实地考察中,研究人员在肯尼亚东南部的一片古老森林中采集了这种鱼的样本。
比邻星的剧烈耀斑可能危及附近行星上的生命 - 天天要闻

比邻星的剧烈耀斑可能危及附近行星上的生命

利用ALMA,天文学家发现比邻星经常产生高能毫米波长耀斑,这可能会显著改变或剥离其宜居带行星的大气层。比邻星距离我们仅四光年多一点,是我们最近的恒星邻居,也是一颗高度活跃的 M 矮星。艺术家对比邻星恒星耀斑的概念图。图片来源:NSF/AUI
数学家破解笛卡尔四圆定理 来自380年前的几何难题 - 天天要闻

数学家破解笛卡尔四圆定理 来自380年前的几何难题

莫纳什大学的数学家终于解决了一个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的古老几何难题,为哲学家和数学家勒内·笛卡尔最初提出的一个等式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人员利用受物理学启发的先进数学工具,通过找到任意数量切线圆的一般方程,扩展了笛卡尔四圆定理。左图为 3
绘制全球首张“全息图谱”,我国专家破解“沉默肿瘤”诊疗困局 - 天天要闻

绘制全球首张“全息图谱”,我国专家破解“沉默肿瘤”诊疗困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今天传来消息,该院院长虞先濬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长海医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历时五年研究,成功绘制全球首张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多组学全景图谱,并根据图谱突破性
黄河北岸的“科创三重奏”:滨州谱写培育新质生产力新篇章 - 天天要闻

黄河北岸的“科创三重奏”:滨州谱写培育新质生产力新篇章

黄河之畔,动能澎湃。山东省滨州市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锚定新质生产力培育,在生命健康、低空经济、产研融合等领域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近日,新黄河记者走进滨州市,深度探访愉悦生命科技馆、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及低空飞行服务中心,解码这座黄河流域城市如
三峡大学最新成果,亮相南极 - 天天要闻

三峡大学最新成果,亮相南极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4月3日,由三峡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联合研制的3.2米口径射电/毫米波望远镜“三峡南极眼”在湖北宜昌正式发布。该望远镜已成功部署于南极中山站,实现我国在南极中山站的首次射电天文观测!近年来,三峡大学主动对接国家极地战略重大需求,自2023年伊始与上海师范大学开展南极天文合作研究,历经两年的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