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学家说可远程关闭中国发电机,卡脖子技术竟被一老太太给打破

2025年03月29日19:42:05 科学 1966

Hi,我是阡陌,爱写书影评、人物、文史故事,欢迎关注

“我们可以随时远程关闭中国发电厂的发电机,他们再也打不开!”美国一位科学家曾这样傲慢地说,却没想到,这项卡脖子技术竟被中国一位老太太给攻克了。

她就是“中国芯片之母”黄令仪

美科学家说可远程关闭中国发电机,卡脖子技术竟被一老太太给打破 - 天天要闻

1936年,黄令仪出生在广西南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名字取自《诗经》中的“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抗战时期,国破山河碎的悲惨景象令年幼的黄令仪震惊。她曾目睹防空洞外,穿碎花衫的小女孩像断线风筝般坠入火海,手里的布娃娃还在燃烧。她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为祖国强大而努力!”

1954年,18岁的黄令仪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华中工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华中科技大学,选择了少有女孩选择的电器及自动化。

毕业后她返校任教,创建半导体专业,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她一边授课,一边带领学生创建实验室。

然而,正在意气风发之时,一盆冷水浇了过来。

正值困难时期的新中国,不得不搁置半导体项目。

1965年,为了突破"两弹一星"工程中的技术瓶颈,计算所二部成立,简称156所。黄令仪临危受命,专攻三极管项目。

在缺乏学习资料和设备材料的情况下,她带领团队从零开始,一点一点攻克难关。团队成员们分三班倒,每天工作长达14小时以上。

美科学家说可远程关闭中国发电机,卡脖子技术竟被一老太太给打破 - 天天要闻

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制造出半导体三极管,并参与了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空间计算机的研制。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当《东方红》的旋律刺破戈壁滩的寂静,黄令仪和同事们热泪盈眶,他们是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幕后功臣之一。

此后,黄令仪在晶体管研发领域不断突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经费紧张,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发项目被迫叫停,这让她心痛不已。

然而,更令她痛心的是1989年参加美国国际芯片展览会的经历。

展会上,30多个国家的2200多家公司的芯片琳琅满目,却没有一款是中国制造。她流着泪在日记本上写道:“琳琅满目非国货,泪眼涟涟。” 她决心一定要设计出属于中国自己的芯片。

2001年,她终于等到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科学院发出求贤令,打造中国芯。

美科学家说可远程关闭中国发电机,卡脖子技术竟被一老太太给打破 - 天天要闻

65岁已退休的黄令仪毅然踏上征途,像年轻人一样拼,呕心沥血带领团队奋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国第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CPU——“龙芯一号”终于成功研制,结束了国产计算机没有“中国芯”的历史。

2004年,68岁的她再度退休,可没想到,不久后她又再度出山。

美科学家说可远程关闭中国发电机,卡脖子技术竟被一老太太给打破 - 天天要闻

美国某位科学曾傲慢地说:“随时可以关闭中国发电厂的发电机,他们再也打不开!”

这番话深深刺痛了黄令仪。芯片仍被美国垄断,黄令仪心中不服,决心继续奋斗,并承担起“龙芯二号”的研发工作。她带领团队全身心投入实验室里,日复一日地投入科研。

美科学家说可远程关闭中国发电机,卡脖子技术竟被一老太太给打破 - 天天要闻

终于,在2005年4月,“龙芯二号”正式发布。

而黄令仪并未停下脚步,又投入到“龙芯三号”的研发中。2010年,面对资金困难,她拿出自己辛苦攒下的11万元不求回报支持。

同事见她每天趴在电脑前测算数据,劝她不用这么辛苦,给年轻人把把关就行了。

黄令仪却脱口而出:“你知道吗?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美科学家说可远程关闭中国发电机,卡脖子技术竟被一老太太给打破 - 天天要闻

在黄令仪团队的不断探索下,2019年,龙芯三号终于研制成功,成为国之重器的心脏。这是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打破了美国对芯片的垄断,让我国在高铁、卫星等领域上广泛应用。

2023年4月20日,86岁的黄令仪在北京走完自己传奇感人的一生。这年9月,她荣获了“最美教师”特别致敬人物的荣誉。

65岁出山、82岁造龙芯3,她为中国半导体事业贡献一生,改写了中国无芯片的历史。她是真正的国之脊梁,她的爱国精神值得每一位中国人缅怀。

翻开《国之脊梁》这本书,感受钱学森、郭永怀赵九章钱三强何泽慧王承书等40多位院士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赤子之心,他们是真正的国之脊梁!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END

幸得文史相依伴,从此阡陌多豁达

愿同频的人,都能在这里相聚,感谢您的阅读

人物故事#黄令仪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孙梦如 | 中国特色数字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思考——《数字新闻:理念、价值与秩序重构》新书发布会综述 - 天天要闻

孙梦如 | 中国特色数字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思考——《数字新闻:理念、价值与秩序重构》新书发布会综述

作者孙梦如2024年11 月10日下午,浙江大学“数字新闻业与新闻学”论坛暨《数字新闻:理念、价值与秩序重构》新书发布会在浙江杭州举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3
百度“AI守护官”获2025爱迪生奖,86%识别准确率捍卫全球生物多样性 - 天天要闻

百度“AI守护官”获2025爱迪生奖,86%识别准确率捍卫全球生物多样性

4月3日——被誉为“科技界奥斯卡”的爱迪生奖揭晓,百度与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联合开发的“濒危物种AI守护官2.0”从全球数千项顶尖创新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2025爱迪生最佳新产品奖银奖。据了解,爱迪生奖创立于1987年,以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命名,致力于表彰重塑行业格局、推动人类进步的突破性创新,被誉为“科...
美股暴跌,我们研究了如何用加农炮把特朗普发射到太阳上 - 天天要闻

美股暴跌,我们研究了如何用加农炮把特朗普发射到太阳上

当地时间4月3日,由于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所有贸易伙伴全面征收关税的计划,美国股市收盘暴跌,三大股指均刷新近5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纪录。股灾降临,不少网友都翻出了据说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5年竞选期间发过的一条推特:“如果有一天道琼斯指数单日狂跌超过1000点,那当时的总统就应该被装进加农炮里,以极快的速度被射向...
肯尼亚古老森林中发现新的极度濒危鳉鱼物种 - 天天要闻

肯尼亚古老森林中发现新的极度濒危鳉鱼物种

《Zootaxa》杂志正式描述了一种新发现的鳉鱼,Nothobranchius sylvaticus 。这种鱼属于极度濒危物种,在 2017 年和 2018 年的实地考察中,研究人员在肯尼亚东南部的一片古老森林中采集了这种鱼的样本。
比邻星的剧烈耀斑可能危及附近行星上的生命 - 天天要闻

比邻星的剧烈耀斑可能危及附近行星上的生命

利用ALMA,天文学家发现比邻星经常产生高能毫米波长耀斑,这可能会显著改变或剥离其宜居带行星的大气层。比邻星距离我们仅四光年多一点,是我们最近的恒星邻居,也是一颗高度活跃的 M 矮星。艺术家对比邻星恒星耀斑的概念图。图片来源:NSF/AUI
数学家破解笛卡尔四圆定理 来自380年前的几何难题 - 天天要闻

数学家破解笛卡尔四圆定理 来自380年前的几何难题

莫纳什大学的数学家终于解决了一个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的古老几何难题,为哲学家和数学家勒内·笛卡尔最初提出的一个等式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人员利用受物理学启发的先进数学工具,通过找到任意数量切线圆的一般方程,扩展了笛卡尔四圆定理。左图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