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猜测:著名的创生之柱星云,如今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2025年02月14日10:23:05 科学 1404

当你抬头仰望星空,肉眼看见的只有漫天的繁星,但是在这浩瀚的宇宙深处,却有着一些无法通过肉眼看见的壮观天体,比如创生之柱就是这样一个天文奇观。

科学家猜测:著名的创生之柱星云,如今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 天天要闻

创生之柱是由是由冷气体和宇宙尘埃组成的巨大结构,上图画面中的创生之柱,是由哈勃望远镜在1995年拍摄的标志性照片,同时还被评为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最佳前十名的照片之一。它展示了创生之柱无与伦比的景象。

科学家猜测:著名的创生之柱星云,如今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 天天要闻

创生之柱位于老鹰星云中,距离我们地球大约有7000光年,其中最显眼的就是矗立着三根巨大云柱,每个都长达数光年,而这些庞大的柱状结构都是恒星的摇篮,假如你能够进入到创生之柱的内部,会发现那里正在诞生大量新的恒星,有些已经形成,有些才刚刚孕育。可以说这里就是恒星的育婴室,因此才得名创生之柱。

科学家猜测:著名的创生之柱星云,如今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 天天要闻

不过如今的我们还可以通过望远镜目睹创生之柱的壮丽样貌,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创生之柱可能早已不存在了。因为在其内部虽然不断的诞生新恒星,其强烈的恒星风也在不断侵蚀着创生之柱,并使其缓慢瓦解。

科学家猜测:著名的创生之柱星云,如今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 天天要闻

此外科学家还利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在红外波段进行观测发现,在创生之柱的其中一条支柱中,有一团热尘埃认为这是一颗超新星爆发产生的冲击波,由此猜测创生之柱可能已经被摧毁了。

科学家猜测:著名的创生之柱星云,如今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 天天要闻

其实早在1995年的时候,哈勃太空望远镜便发现,创生支柱内部有数颗恒星随时有爆炸的可能性‬,而如今‬‬有些‬恒星或许‬此刻‬‬已经‬爆炸了‬,‬‬只是由于光速的延迟效应,我们还未看到而已。

科学家猜测:著名的创生之柱星云,如今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 天天要闻

因为创生之柱距离地球达到了7000光年,也就是说光在地球和创生之柱之间穿梭一趟也需要7000年的时间,那么以光速传播的限制,此刻它所发出的光至少要在7000年后才能抵达地球,所以我们今天所凝视创生之柱,实际上是在回望7000年前的画面。

科学家猜测:著名的创生之柱星云,如今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 天天要闻

因此假如现在创生之柱中有一颗恒星发生超新星爆炸,那么我们至少也要在7000年后才能目睹它被摧毁的样子。其实在宇宙的大尺度上,我们无论看宇宙的任何地方,都只是看它“过去”的景象。

科学家猜测:著名的创生之柱星云,如今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 天天要闻

即便是天空中太阳也是如此,我们知道太阳距离地球大约在1.5亿公里,按照光速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这意味着太阳光从表面抵达地球至少需要8分钟左右,而我们看到的太阳实际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如果说此刻太阳突然的消失,那么我们至少在8分钟后才能发觉。

科学家猜测:著名的创生之柱星云,如今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 天天要闻

因此距离地球越远的天体,延迟时间越大,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家猜测创生之柱可能已经不存在的原因。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 天天要闻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研发人员在实验室研发产品。文丨罗嘉文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人才既是创新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主体。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 天天要闻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重点发展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形象地誉为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传感器等技术提升,“脑机接口”这项听起来很科幻的技术,正逐步走进我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 天天要闻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当前,锂电隔膜行业正面临着技术同质化加剧、产能结构性过剩、价格恶性竞争及产业颠覆性变革的严峻复杂形势。涂覆材料的多元化和涂布工艺的优化创新正在加速推进隔膜产品的迭代升级。为满足更多应用场景和高能量密度要求的需要,隔膜薄型化渐成趋势。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 天天要闻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作者 | 傅金泉、常永健、傅琳、罗陈建 等近日,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开展高强度、跨昼夜实战化训练,锤炼部队全时域作战能力。晨光熹微,停机坪上一架架战机整齐列阵、蓄势待发。“准备完毕,请示起飞!”随着塔台指挥员发出指令,数架战机接续起飞,奔赴目标空域。桨叶飞旋,战机轰鸣,道道航迹划破天幕。任务舱内,战勤...
全国仅剩1只!悬赏10万寻找 - 天天要闻

全国仅剩1只!悬赏10万寻找

近日“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动物全国仅剩1只”话题在微博上引发广泛关注斑鳖这一物种进入大家的视野有网友戏称其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此后网络上一则“寻找最后的斑鳖,发现活体奖励10万元”帖子出现在多个社交平台并引发关注⬇️ ⬇️ ⬇️帖子中提到,
AbMole解读Olaparib:靶向DNA修复机制,开启肿瘤研究新纪元 - 天天要闻

AbMole解读Olaparib:靶向DNA修复机制,开启肿瘤研究新纪元

在当今的生物医学研究领域,Olaparib(AZD2281,AbMole,M1664)作为一种重要的PARP(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受到了广泛关注。Olaparib可干扰 DNA 单链断裂的修复,从而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的细胞中诱导合成致死效应,这种独特的机制使其在多种肿瘤的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AbMole为全球科研客户提供高纯度...
北京新型研发机构再“+1” - 天天要闻

北京新型研发机构再“+1”

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院近日成立。该研究院是一家新型研发机构,将联合相关创新主体,共同开展人工智能安全研究与治理实践,积极构筑全球化交流平台,建立健全覆盖技术研发、风险评估、伦理审查、应急处置的全链条安全治理体系。“人工智能的发展给全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变革。我们在经历、体验与感受的同时...
我国量子计算产业迎新进展!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发布 - 天天要闻

我国量子计算产业迎新进展!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发布

我国量子计算产业迎来新进展。近日,中国科研团队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源天机”研制团队负责人孔伟成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系统可以有效缩短百比特规模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时间和...
四川大学马朗、程冲、罗红团队《AFM》可注射刺状人工过氧化物酶复合水凝胶,用于生物适应性和协同对抗子宫内膜感染 - 天天要闻

四川大学马朗、程冲、罗红团队《AFM》可注射刺状人工过氧化物酶复合水凝胶,用于生物适应性和协同对抗子宫内膜感染

子宫内膜感染可导致急性子宫内膜炎和子宫持续炎症,严重时会导致不孕。子宫内膜感染的临床管理主要依赖于及时的抗生素应用。然而,抗生素的过度和不恰当使用已经引发了耐药菌的大量增殖,加剧了药物耐药性的危机。急需开发一种利用感染微环境有效对抗子宫内膜感染和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局部抗菌治疗策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粉色预警!余杭全面清理,看到立即上报! - 天天要闻

粉色预警!余杭全面清理,看到立即上报!

最近,在河道边散步时,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串串粉红色的“葡萄”?这些可不是新奇植物,而是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卵块!小余儿提醒:发现粉红色卵块请立即上报!随着近期气温攀升福寿螺即将进入全年最疯狂的繁殖期如果您遇到上面这些“粉色葡萄串”千万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