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达97%,科学家利用晶格氧介导实现光催化甲烷氧化偶联反应

2024年12月23日18:04:10 科学 1889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宇杰教授团队利用晶格氧介导机制,通过光催化实现了高效、高选择、高稳定的光催化甲烷氧化偶联反应。


其中,偶联产物乙烷的转化速率高达 9.6mmolg−1h−1,选择性高达 97%,以及稳定性长达 50h。


多年来,熊宇杰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甲烷的可再生能源催化转化。


在这项工作中,他们选择采用光催化的方式,主要是因为光催化是一种绿色的能源方式,可以实现在温和的条件下将甲烷转化为高价值产物。


对于甲烷氧化转化来说,一直是催化领域的一个难题,这是由于甲烷中的碳氢(C-H)键能 435kJmol−1 过于稳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甲烷的转化。


为解决这一难题,该课题组通过光催化技术,利用晶格氧介导机制,在温和的条件下成功实现了甲烷的高效转化。


相对于其他甲烷有氧氧化反应体系来说,该工作利用晶格氧氧化甲烷,而非氧气直接形成的活性氧物种氧化甲烷。


这种晶格氧介导氧化机制,即 Mar-van Krevelen 机制,能够有效避免甲烷过度氧化,从而提高产物的选择性,同时可提高甲烷活化速率。


为了提高材料的稳定性,研究人员通过氧循环的方式,最终实现了长达 50h 的稳定性。


优异的光催化甲烷氧化性能与精准地催化剂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该工作通“两步法”构建了一种双位点催化剂,通过光沉积的方式将金(Au)和铋(Bi)位点构建在二氧化钛TiO2)基底上,其中 TiO2 作为吸光单元。


需要了解的是,Bi 以卤氧化铋(BiOx)团簇的形式存在,均匀地附着在 Au 纳米颗粒周围。这种紧密的结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双位点的协同作用。


而 BiOx 团簇作为甲烷的氧化脱氢位点,形成甲基。Au 纳米则作为偶联位点,可以有效避免甲基在 BiOx 团簇过度氧化,是甲基更好地转移到 Au 上,实现偶联反应生成乙烷。


对于反应机理,他们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只有观测到关键的反应中间体,才能推测出该反应的反应路径。


而中间体甲基自由基的寿命是十分短暂的,这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为了观察到这一重要的中间体,他们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技术,对这一中间体进行了检测。


不负所望的是,他们成功检测到甲基自由基中间体,从而更加清楚其反应路径,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催化机理。


为了更加严谨地提出甲烷氧化路径,他们还通过其他原位谱学实验进行论证,并通过理论计算进行验证。



选择性达97%,科学家利用晶格氧介导实现光催化甲烷氧化偶联反应 - 天天要闻

图 | 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机理(来源:Science Advances)


审稿人之一对本次研究评论道:“该工作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探究了光催化甲烷有氧氧化过程和机理,为提高甲烷转化的光催化性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利用太阳能在温和条件下实现甲烷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发展太阳能能源转化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未来,利用光热技术或光催化技术,来生成小分子和甲烷等有望成为现实。


本次工作从刚开始到完成投稿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该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翟广耀谈到,在实验前期阶段该团队一直使用常规的间歇式密封反应器来测试甲烷转化的性能。


但是不管怎么调控催化剂,其反应速率一直局限于一定数值,很难突破这一瓶颈。他们猜测,可能是传质影响了其反应速率。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该课题组通过设计新型反应器,解决传质问题,放弃传统的固定相反应器,使用流动式反应器,最终实现了很高的产率和选择性。


此外,为了证明该反应是否为晶格氧介导机理,他们还进行了同位素实验。


首先,需要将 18O 的氧标记到材料上,然后再进行实验,检测产物是否有 H218O,通过这样来证明晶格氧是否参与反应。


虽然该过程十分艰难,但是他们最终检测到了 H218O 产物,从而证明了晶格氧介导机理。



选择性达97%,科学家利用晶格氧介导实现光催化甲烷氧化偶联反应 - 天天要闻

图 | 氧气浓度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来源:Science Advances)


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发现氧气浓度对这个反应体系影响非常大。


开始时,他们在低浓度氧气条件下测试的,发现产物的选择性还算可以,但是材料的稳定性很差。基本上反应几个小时性能就会明显降低。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催化剂上的晶格氧失去,导致催化剂失去活性。


为解决这一难题,他们想到可以通过提高反应体系中的氧气浓度,让氧气去填补缺少的晶格氧,实现氧循环,从而提高材料的稳定性。


但是这依旧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在高氧气浓度条件下,甲烷很容易过度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氧气浓度,他们通过大量实验,最终将氧气浓度调控在一个合适的值,实现了甲烷的高效转化和长时间稳定性。


最终,相关论文以《利用晶格氧介导机制高效、高选择、高稳定的促进光催化甲烷氧化偶联》(Highly efficient, selective, and stable photocatalytic methane coupling to ethane enabled by lattice oxygen looping)为题发在 Science Advances 上 [1]。



选择性达97%,科学家利用晶格氧介导实现光催化甲烷氧化偶联反应 - 天天要闻

图 | 相关论文(来源:Science Advances)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生翟广耀是第一作者,熊宇杰教授、刘东教授和张宁教授担任共同通讯作者。



选择性达97%,科学家利用晶格氧介导实现光催化甲烷氧化偶联反应 - 天天要闻

图 | 论文通讯作者,左起:熊宇杰教授、刘东教授、张宁教授(来源:资料图)


未来,他们计划设计更先进的反应器,努力实现在温和条件下,通过清洁太阳能驱动的甲烷高效、高选择性转化,并进一步探索更多高值碳基产品的定制化合成。


参考资料:

1.Zhai, G., Cai, L., Ma, J., Chen, Y., Liu, Z., Si, S., ... & Xiong, Y. (2024). Highly efficient, selective, and stable photocatalytic methane coupling to ethane enabled by lattice oxygen looping.Science Advances, 10(26), eado4390.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o4390


运营/排版:何晨龙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危地马拉城奥罗拉动物园的动物 - 天天要闻

危地马拉城奥罗拉动物园的动物

(外代二线)危地马拉城奥罗拉动物园的动物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奥罗拉动物园拍摄的大食蚁兽。新华社/法新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奥罗拉动物园拍摄的海岛狐蝠。新华社/法新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奥罗拉动物园拍摄的棉冠狨。新华社/法新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
在鸟儿的世界里,春天似乎更长一些 - 天天要闻

在鸟儿的世界里,春天似乎更长一些

北京的春天很短。这或许是在北京生活的人的共识。北京所在的地理位置相对靠北,立春时节,天气还异常寒冷,可以说丝毫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判定入春,在气温上倒是有一个科学的标准。依据《气候季节划分》,北京的入春时间通常在每年3月中下旬。此时,北京城内已是春暖花开,公园里的山桃、樱花、玉兰等争相开放,其他的植...
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 - 天天要闻

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

重读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心中的一个困惑得到解答。老一辈科学家靠什么方法,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就实现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誓言?文中记载,黄旭华有一个观点近乎口头禅:“在现代,尖端通常不过是常规的组合……综合就是创造。
天文学家警告:地球或遭“鸟翼”状太阳喷发冲击 - 天天要闻

天文学家警告:地球或遭“鸟翼”状太阳喷发冲击

周二,天文学家观测到太阳北半球出现巨大的“鸟翅膀”状喷发,过热等离子体波汹涌翻腾。 这股太阳物质细丝长度超过100万公里,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两倍还多。如今,科学家预测,此次细丝喷发的一部分....
潮声丨从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万年前灭绝的恐狼“复活” - 天天要闻

潮声丨从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万年前灭绝的恐狼“复活”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谢丹颖 张苗恐狼是啥?如果你看过前些年大热的美剧《权力的游戏》,应该对冰原狼有印象吧?冰原狼的原型,正是恐狼,已在地球上消失万年之久。如今,它们“复活”了?恐狼曾在热门美剧《权力的游戏》中以斯塔克家族的伴侣而闻名,但它实
新毒株来袭了?专家提醒:囤药不如保护自己 - 天天要闻

新毒株来袭了?专家提醒:囤药不如保护自己

新冠病毒又来了?我们要做什么准备?近期,随着气温变化和人群流动增加,全球多地出现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上升的趋势。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新冠新毒株正在突袭美国。自2023年10月以来,多国报告了新型变异株的传播,其中XBB.1.5和BA.2.86等亚
五亿年前三眼海怪现世:26节身躯改写进化认知 - 天天要闻

五亿年前三眼海怪现世:26节身躯改写进化认知

近日,加拿大考古团队在寒武纪岩层中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这种被命名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仅长有三只眼睛,其多达26节的躯体结构更颠覆了科学界对生物体节演化时间的认知。这项发现为研究现代节肢动物起源提供了关键线索,也重新定义了人类对五亿年前海洋生态系统的理解。2025年5月,由让-伯纳德·...
百万公里“鸟翼”太阳爆发,24小时内或冲击地球,地磁暴与极光预警 - 天天要闻

百万公里“鸟翼”太阳爆发,24小时内或冲击地球,地磁暴与极光预警

5月15日,天文学家观测到一场罕见的巨型太阳活动——一片跨度超96万公里的炽热等离子体带从太阳北半球喷发,形成壮观的“鸟翼”状结构。这场爆发可能在未来24小时内对地球产生轻微冲击,或引发地磁扰动及极光现象。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卫星记录,此次喷发的等离子体带长度达96万公里,是地月平均距离(约38.4万公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