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凌晨新闻摘要,中国传来15个好消息,个个振奋人心!

2024年11月11日23:42:09 科学 1723

编辑:新鲜事的小达人

11月12日凌晨新闻摘要,中国传来15个好消息,个个振奋人心! - 天天要闻


2024年11月12日星期二

以下是为您精选的15条精彩要闻

1、2024年11月11日,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成功发射,实现了“一箭15星”,将1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1月12日凌晨新闻摘要,中国传来15个好消息,个个振奋人心! - 天天要闻

2、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取回的月壤样品首次在中国航展上亮相。今年6月,嫦娥六号任务成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带回了1935.3克的珍贵样品。这次展出的月壤样品重约75毫克,来自月球背面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坑,也是月球上月壳最薄的地方。

11月12日凌晨新闻摘要,中国传来15个好消息,个个振奋人心! - 天天要闻

3、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发的“昊龙”货运航天飞机模型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首次亮相。“昊龙”货运航天飞机采用大翼展、高升阻比设计,通过运载火箭发射并与空间站对接,完成任务后可在机场跑道水平着陆,经检测维护后可重复使用。

11月12日凌晨新闻摘要,中国传来15个好消息,个个振奋人心! - 天天要闻

4、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35A在第15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歼-35A采用单座、双发、翼身融合设计,具备隐身与反隐身作战能力,主要任务是夺取并保持制空权,同时兼顾对地、对海的作战能力。

11月12日凌晨新闻摘要,中国传来15个好消息,个个振奋人心! - 天天要闻

5、浙江大学研发的黑珍米及其衍生蜂蜜在浙江衢州开化何田乡卫枫村取得双丰收。黑珍米是一种富含花青素和铁元素的水稻新品种,去年首次试种35亩,以每公斤40元的价格被抢购一空,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11月12日凌晨新闻摘要,中国传来15个好消息,个个振奋人心! - 天天要闻

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简称“青海油田”)宣布,近期青海油田天然气日产量保持在1660万立方米以上。青海油田作为甘青藏三省区的主要气源地,不断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提升增气能力。

11月12日凌晨新闻摘要,中国传来15个好消息,个个振奋人心! - 天天要闻

7、国内首座综合开发型客整所——大朗客车整备所上盖开发综合体完成了全部桩基承台施工任务。这一工程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总用地面积达23公顷,设计有44条线路,既承担广州白云站列车的整备功能,也预留了上部住宅住屋建设空间。

11月12日凌晨新闻摘要,中国传来15个好消息,个个振奋人心! - 天天要闻

8、柳梧铁路项目梧州段首座超过两千米的隧道——高棉隧道顺利贯通。高棉隧道位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单洞双线设计,全长2829米,最大埋深约162米,是采用双向掘进方式建设的。

11月12日凌晨新闻摘要,中国传来15个好消息,个个振奋人心! - 天天要闻

9、西安铁路局开行了丝路电商“双十一”专列,即X387次丝路电商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前往乌鲁木齐。标志着西安铁路局在服务电商货物运输、降低物流成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11月12日凌晨新闻摘要,中国传来15个好消息,个个振奋人心! - 天天要闻

10、中国“天智二号”C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颗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具备星上智能处理和自主规划能力,其“大脑”为新研发的天智超算微系统,能统一管理和运行卫星的自主任务规划、星上遥感图像智能处理等任务。

11月12日凌晨新闻摘要,中国传来15个好消息,个个振奋人心! - 天天要闻

11、中国原创的大型手术设备“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在越南成功开展了首例非侵入性手术治疗,具体为子宫肌瘤的治疗。这项技术通过将体外发射的超声波聚焦于体内靶组织,利用高温使靶组织产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坏死,实现不开刀、不流血、无辐射的治疗效果。

11月12日凌晨新闻摘要,中国传来15个好消息,个个振奋人心! - 天天要闻

12、2024年11月11日,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3.24,相较于上周五下降了0.92个点。

11月12日凌晨新闻摘要,中国传来15个好消息,个个振奋人心! - 天天要闻

13、浙江杭州正式启用多条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开启城市低空配送新模式。新增航线连接余杭梦想小镇公共起降场至西湖科技园、韵达长松雅苑快递驿站网点,无人机日均起降30至40架次,运输件量超1000票。

11月12日凌晨新闻摘要,中国传来15个好消息,个个振奋人心! - 天天要闻

14、中国首条磁浮市域(郊)铁路——长沙至浏阳磁浮快线工程(简称“长浏快线”)正式开工。线路全长48.73公里,总投资约182.75亿元人民币,最高设计时速为160公里,预计2029年建成通车。

11月12日凌晨新闻摘要,中国传来15个好消息,个个振奋人心! - 天天要闻

15、河北沧东经济开发区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的远景动力电池超级工厂第一块电池下线,标志着河北电池超级工厂正式投产。该项目设计分为两期,总规划年产能30GWh,主要生产行业领先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是京津冀区域首座建成投产的电池超级工厂。

11月12日凌晨新闻摘要,中国传来15个好消息,个个振奋人心! - 天天要闻


关注我,每天一起看精彩要闻

今日寄语: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是生活的温柔提醒:无论昨日如何,今天都值得全力以赴。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 天天要闻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保密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七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 天天要闻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上,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迈克尔·本顿)教授围绕“三叠纪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