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被撞,没预警系统?天和太阳翼、问天实验舱都受过影响

2024年11月09日14:22:04 科学 1213

是有人故意的?中国空间站被撞击,没有预警系统?为什么还出现被撞击的情况?

这不,我国在“焦点访谈丨一次次交接棒,中国航天人接力奔赴飞天梦想”的报道之中,再次提到了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在执行半年多的太空出舱任务之中,进行了对空间站的防护措施提升的问题。

中国空间站被撞,没预警系统?天和太阳翼、问天实验舱都受过影响 - 天天要闻

但从这一次的说明之中,让不少人看到了一个惊讶的情况,那就是中国空间站被太空微粒或者太空垃圾的影响,居然不是一个区域,这是什么情况?

难道就不能做到完全防御吗?面对这样的问题真的毫无办法吗?

中国空间站被撞,没预警系统?天和太阳翼、问天实验舱都受过影响 - 天天要闻

的确,如果这样的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的话,减少太空垃圾的出现,这还真的是比较老火,下年就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太空碎片对中国空间站威胁大

从这一次披露的情况来看,的确不是一个区域遭遇了太空微粒或者说太空垃圾的影响,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李学东,在进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第一次出舱活动之中说明了这个问题。

那就是出舱任务的时候,对问天实验舱前期因为碎片防护发现的问题进行防护板安装后,对关键设备后期在长期运营中能减少碎片和微流星碰撞的危险系数。

中国空间站被撞,没预警系统?天和太阳翼、问天实验舱都受过影响 - 天天要闻

看到没?这一句话其实就是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太空碎片对中国空间站威胁大。

而且我前面也说了,太空微粒或者太空垃圾的影响并不是只有“问天”,在这个首次披露问天实验舱的情况之下,此前我国天和核心舱也出现过问题,这一项任务是我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任务进行处理的。

而且,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上行了维修工具,通过神十七乘组两次出舱活动,完成了我国首次舱外维修任务,消除了撞击对核心舱太阳翼的影响。

中国空间站被撞,没预警系统?天和太阳翼、问天实验舱都受过影响 - 天天要闻

在没有维修前,由于太空微粒(碎片)的撞击,造成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电缆,部分供电能力损失,在修复之后才完全正常的。

所以,无论是问天,还是天和等问题,这都说明了后续我国要增强对中国空间站的保护才对。

当然,事实情况也是如此,我国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任务之中,也有这样的安排,那就是3名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将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

中国空间站被撞,没预警系统?天和太阳翼、问天实验舱都受过影响 - 天天要闻

所以,这都说明了我国对空间站的安全在不断提升,并且实施更强的保护措施,这样的保护不仅可以对里面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具有保护作用,对空间站的长期运行来说,也是具有好处的,那这里也有人想到了。

中国空间站被撞击,难道是有人故意的?

其实,这个理性一点,并没有什么故意的,虽然此前也遇到过关于西方卫星靠近中国空间站,并且我国采取了紧急措施,进行变故,避免安全威胁。

中国空间站被撞,没预警系统?天和太阳翼、问天实验舱都受过影响 - 天天要闻

但太空碎片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的航天器都可能遭遇太空微粒的影响。

包括国际空间站也是如此,被撞击的次数多不胜数,什么飞船,机械臂,舱位段等等,都全面被太空垃圾撞击过。

中国空间站被撞,没预警系统?天和太阳翼、问天实验舱都受过影响 - 天天要闻

所以,这样在加速国际空间站的提前退休,而我国现阶段增强对空间站的防护措施保护,提升,那必然可以减少其影响。

而且这一次也说了,在神舟十八号第二次出舱之下,航天员李聪首先打开了舱门进入太空,而指令长叶光富,则沿着空间站舱壁进行出舱活动。

中国空间站被撞,没预警系统?天和太阳翼、问天实验舱都受过影响 - 天天要闻

两次出舱活动,他们都对中国空间站舱体和舱外设备进行了巡检并且拍摄了照片,确保空间站舱外的安全,这说明了我国已经全面进行对整个空间站进行检查。

后续,我国也会根据航天员拍摄的照片,然后进行全面的分析,看看对飞行器后续长期飞行需不需要更换、需不需要维修的后续出舱任务进行评估。

一旦有问题,我国都会进行处理,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加强对太空防御需要加速。

中国空间站被撞,没预警系统?天和太阳翼、问天实验舱都受过影响 - 天天要闻

因为太空垃圾在不断增多,据统计,在地球运行轨道上大约有一亿块微碎片,它们在太空中以大约每秒10公里的速度移动,由于碰撞中的两个物体都移动得很快,所以相对速度会更高。

即使是像油漆斑点一样小的垃圾也是致命的,其一个10厘米大小的物体就可以将一颗普通卫星撞成碎片,一个1厘米大小的物体可以击穿覆盖在国际空间站(ISS)上的防护罩。

所以,太空垃圾不防御,这是不太可能的。

中国空间站被撞,没预警系统?天和太阳翼、问天实验舱都受过影响 - 天天要闻

只不过,很多人也比较意外,我国加强太空防御,难道我国空间站没有预警系统?

太阳翼、实验舱都受过影响,中国空间站没有预警系统?

其实,中国空间站是有预警系统的,早在2021年的时候,我国就披露过一篇文章,名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遭到空间碎片撞击时如何避险?”里面就明确说明了这个问题。

中国空间站被撞,没预警系统?天和太阳翼、问天实验舱都受过影响 - 天天要闻

开发的空间碎片撞击在轨感知技术可在舱体遭到空间碎片撞击时,为航天员和地面控制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保护航天员安全。

天和核心舱除了采取主动规避与被动防护等措施,还在结构健康监测子系统中为其量身打造了空间碎片撞击监测模块,该模块基于数据驱动的传感器网络,能够对撞击事件进行实时感知、判别并定位。

中国空间站被撞,没预警系统?天和太阳翼、问天实验舱都受过影响 - 天天要闻

那就奇怪了?竟然有预警系统,为什么还是被撞击?

这个并不奇怪,可能就是万事没有绝对,就如国际空间站一样,在一些极小的太空微粒之下,可能无法做到100%的避免。

而且太空垃圾那么多,任何一个极小的太空垃圾都要避免,那这航天器在太空之中就没有办法运行了,每天都在避免。

中国空间站被撞,没预警系统?天和太阳翼、问天实验舱都受过影响 - 天天要闻

而且本身航天器也有防撞的实力,这需要看有多大的太空垃圾等等,所以,出现影响着不奇怪,大家理性看待这个问题就行。

而且只要我国全面进行了对空间站的防护提升,加上空间站的本身预警系统等,基本上也就不会看到更多的影响了,而是减少它的影响了,上面也说明了,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苹果AI新模型问世:怀孕检测准确率92% - 天天要闻

苹果AI新模型问世:怀孕检测准确率92%

近日,一项由苹果支持的研究在健康预测领域引发关注。7月1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苹果与美国心脏协会以及哈佛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合作开发出名为“WBM”的可穿戴行为模型,为健康监测带来了新突破。传统健康监测多依赖心率、血氧等生物特征数据,而
时速 600公里、贴地飞行,我国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首次亮相! - 天天要闻

时速 600公里、贴地飞行,我国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首次亮相!

每经编辑:杜宇据央视新闻,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正在北京举行,时速达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也在本次大会首次亮相。图片来源:央视新闻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工程师介绍: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是通过车载超导磁体与轨道上的线圈相互作用,实现列车与
认识2种丁酸衍生物 - 天天要闻

认识2种丁酸衍生物

丁酸钠与三丁酸甘油酯作为丁酸的衍生物,在动物消化道中被分解成丁酸和其他物质。他们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来源于丁酸。肠道上皮细胞优先选用丁酸作为能量源。作为一种短链脂肪酸,丁酸在进入小肠后部分以非离子形式被肠道黏膜细胞吸走,直接为肠黏膜细胞生长和增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 天天要闻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黄鹏报道)7月9日,记者在位于米东区北部沙漠东北部的新疆华电乌鲁木齐光伏基地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独立新型储能示范项目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吊装调试。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是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电化学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 天天要闻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人类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要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细胞种类和神经联接规律,近日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系列成果给大脑绘制“高清地图”。 7月10日深夜,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介观脑图谱系列成果,实现从啮齿类到灵长类大脑的跨越。10项成果以专题论文集的形式集中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神经元》《发育...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 天天要闻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研发出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 天天要闻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文︱陆弃随着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续攀升,传统器官捐献严重不足的问题愈发凸显。美国初创企业LyGenesis推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创新方案:通过将供体肝细胞注射至患者体内淋巴结中培育“微型肝脏”,尝试在患者自身体内制造可替代肝脏功能的器官。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冬虫夏草千年传承的滋补良药采药人的寻觅自公元780年起冬虫夏草便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载入史册从《藏本草》到《中国药典》均有记载李时珍更将其誉为“人身不老药”赞其兼具虫之阳刚与草之阴柔成为中药中独一无二的“阴阳同补”圣品享有“东方圣草”“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