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移居火星 让机器人生产物质”

2024年11月04日08:10:14 科学 8649

“人类移居火星 让机器人生产物质” - 天天要闻

“人类移居火星 让机器人生产物质” - 天天要闻

  “最潮中国观 福田少年行”航天调研团前往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人类移居火星 让机器人生产物质” - 天天要闻

  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福田学生修改调研报告。

  深圳这片经济沃土上,一条崭新的赛道正在铺开。

  过去,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主要在“地上”,而从近年起,深圳已启动部署另一个经济与科技的“风口”——“航天”。

  深圳并没有自己的航天发射基地,却独树一帜地发展出独具自身城市特色的航天行业发展路径,发展航天技术,布局商业卫星,形成丰富的产业链集群,正在打开广阔的市场“蓝海”。

  一支来自福田的“少年调研团”也敏锐地关注到航天这个新兴领域。10月25日起,“最潮中国观 福田少年行”第四期活动开启,深圳市福田区四所学校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福田区文天祥小学及文天祥小学(岗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园岭教育集团园岭外国语小学的学生组成了航天调研团,进行了一次沉浸式调研。

  调研期间,少年们在行业专家的带领下,走进深圳市航天行业的一线企业、科普基地、体验场所,走进深圳航天科技迅猛发展的热腾图景中。这批优秀少年颇具前瞻性地关注到了“航天经济”之于深圳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他们也同专业人士们一起,共同探索“深圳航天”未来可能的科技路径和商业场景。

  “同学们对航天技术的了解超过我年少时的水平”  

  11月2日,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航空航天学院的教室里,福田少年航天调研团各自分享了“调研总结报告”。在场观摩的航天行业专家纷纷点赞:“很棒,很厉害。”

  学生们的报告确实体现出超越年龄的智慧。文天祥小学学生思考人类移居火星后的衣食住行、物质生产,能否通过“全能机器人”来实现;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学生研究太空探测、采集、运输、通信的技术解决方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学生提出通过基金会、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为航天事业的商业化发展赋能;园岭教育集团园岭外国语小学学生研讨了“太空垃圾回收”“太空农业”“太空旅游”“太空制造”等新鲜商业模式。

  “我们要把太空当做第二个西部来对它进行开发,这可能是未来商业航天的蓝海”“我认为以后太空会渐渐变成人们的娱乐场所,可能和现在的跨国旅行差不多”“未来外太空的星球都会变成我们的家园,家园里面有吃有喝,好不快乐”“可以去火星继续探索生命是否存在”……

  “同学们的分享,体现出来的调研水平,是远远超出我的想象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科学副校长武执政教授感慨。然而这些并非“异想天开”,是同学们怀着科学态度大胆假设,并经过调研验证的初步设想。同学们的想象和愿望中,已经部分隐喻了航天行业未来可能实现的景象。同时,深圳航天行业正在布局及发展的前沿方向,与这些学生们大开脑洞的构想,许多方面也是不谋而合的。

  “(这批学生)对航天技术的了解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年少时的水平,我很期待,未来航天‘总师’在他们当中诞生。”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后、学生立方星项目负责人王辉说道。  

  深圳迎来航天行业发展“红利期” 初步形成较完善的产业体系  

  当下,深圳正在迎来航天行业发展的历史性“红利期”。今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提出到2026年,全省商业航天以及关联产业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作为广东的航天“重镇”,未来3000亿规模的市场中,深圳必会占据十分可观的比重。

  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协会秘书长易国典透露,深圳凭借发达的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和配套产业链,吸引集聚了一批空天技术领域优质科研院所与企业。经过多年积淀,已初步形成包括卫星研制、关键零部件制造、卫星通信导航应用、无人机整机设计、空天特种材料等领域相对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

  全球首颗脉冲星实验卫星、国内首个批量生产微小卫星星座、深圳首颗出口国际卫星、国内首颗极地探测遥感卫星……这些“第一”的背后都离不开“深圳制造”。深圳市魔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科普运营经理、资深航天工程师牛静认为,深圳作为一座灵活的“创新之城”,为商业航天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沃土。

  深圳航天产业正在形成可贵的“全产业链”优势。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产品部总经理冯建元期待,深圳可在现有的航天产业基础上,努力深挖细分赛道和“精专”领域,向世界领先水平进军。

  深圳航天产业发展走出“加速度”,可以预见未来航天行业对顶尖人才的需求激增,而这批“航天调研团”中的福田少年,其成长成才的步伐和节奏,很可能与深圳航天产业未来的“巅峰期”同步同频,若干年后,这些已经获得了“航天启蒙”的学子亦有望成长为深圳乃至全国航天事业的骨干人才力量。这真是一种浪漫的“殊途同归”。

  而这也正是“福田少年行”系列活动组织“航天调研团”的重要用意之一。新时代的少年学子,应当有责任有担当,勇于走向科技前沿,关注国家与城市“高精尖”行业的发展,立志在调研学习中树立报国情怀。同时,深圳也理应为学子们提供体验、调研“高精尖”行业的环境、条件与氛围,让深圳的学子在与深圳的科学产业密切互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科学滋养。  

  福田区学校牵手35家企业或机构合作设立自主创新型实验室  

  近年来,福田区大力推进科学教育,坚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强调在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中做好科学教育。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创新科学教育的模式,举办四期“福田少年行”系列活动,内容涵盖生态保护、互联网、城市安全、航天等多个领域;牵手华为、腾讯等35家企业或机构,与学校合作设立自主创新型实验室;邀请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一线的专家教授,担任福田区学校的科学副校长。

  另据了解,福田区科学教育的成果丰硕,福田学子成功申请发明专利达3000多项,在全国、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达1000多人次。未来,福田区将继续做好科学教育,让科学之光惠及每个福田学子,为培养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创新人才贡献福田力量。

  ●主办单位:

  福田区教育局 南方都市报社

  ●联合主办:福田教育发展基金会

  ●协办单位: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协会

  ●支持单位:

  深圳市魔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摄影:南都记者 赵炎雄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叶培建院士为大山孩子点亮航天梦 - 天天要闻

叶培建院士为大山孩子点亮航天梦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569期】国 内 航 天叶培建院士为大山孩子点亮航天梦近日,叶培建院士来到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附城小学,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航天精神大讲堂。这场温暖的相遇,源于叶培建院士心底的双重牵挂。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叶院士担任总指挥、总设计师和顾问的每一次任务,都取得了圆满成功,无数个日夜的...
颜宁辟谣:网传简历不实,已投诉! - 天天要闻

颜宁辟谣:网传简历不实,已投诉!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颜宁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她呼吁尽快清理相关信息。
西安突然狂风暴雨闪电,网民说他拍到了龙!专家回应:可能不大需研究 - 天天要闻

西安突然狂风暴雨闪电,网民说他拍到了龙!专家回应:可能不大需研究

一、狂风雷暴突袭古城,多名网友称“天上游龙飞舞”5月2日晚,西安市民经历了一场猝不及防的强雷雨突袭。随着夜色降临,原本平静的天空突然响起一连串震耳欲聋的雷鸣,电闪如昼、狂风呼啸,有人形容那场景仿佛酒吧蹦迪现场,天空中不时炸出白光,让整座城市在一瞬间被照亮。然而,就在这场雷暴中,多个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万物皆大 - 天天要闻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万物皆大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今天是 5 月 5 日,也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夏 —— 属于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的到来,意味着我们已经来到了夏天。通常每年 5 月 5 日或 5 月 6 日是公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五一劳动节的遐想 - 天天要闻

五一劳动节的遐想

五一劳动节,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总是能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对于我而言,劳动不仅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脑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领域中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过程。回顾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汗水与收获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里的这种——看起来特别像“塑料袋”的水母!千万别碰!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域发现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