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奖出炉,华科大7个项目获奖

2024年06月25日00:42:05 科学 1390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科技界的盛会上,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7个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

该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徐明厚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煤/生物质燃烧过程PM2.5生成与调控”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尹周平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新型显示器件高分辨率喷印制造技术与装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华民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精准制造核心技术与装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文劲宇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大规模锂电储能关键技术及应用”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闫大鹏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工业级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冯丹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高效可靠的海量数据存储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莉莉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骨性错颌畸形防治新技术体系的创建与临床应用”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国家科技奖出炉,华科大7个项目获奖 - 天天要闻

“煤/生物质燃烧过程PM2.5生成与调控”

国家科技奖出炉,华科大7个项目获奖 - 天天要闻

煤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燃烧颗粒物污染控制是国家重大需求。依托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持续资助下,徐明厚团队历经20余年的研究,深入系统地开展了煤/生物质燃烧过程PM2.5生成与调控研究。团队首创了基于特征化学组成-粒径分布的PM模态识别方法,发现了PM2.5新的生成模态并揭示了其生成机理,建立了完整的PM2.5生成理论;构建了全尺寸颗粒物生成预测模型,实现了颗粒物生成的准确刻画和预测;创立了基于矿物表面化学反应和液相物理捕集共同作用减少细颗粒物生成的定向调控方法,实现了PM2.5源头控制,为低碳条件下污染物控制提供基础指导。项目成果已经在大型燃煤/生物质发电机组中得到了示范应用,实现了颗粒物和有毒痕量元素的高效联合脱除。本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培养了国家级人才9人次、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6人次。

新型显示器件高分辨率喷印制造技术与装备

国家科技奖出炉,华科大7个项目获奖 - 天天要闻

新型显示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其制造技术代表着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OLED是继LCD后第三代显示技术,具有超清晰、大幅面、柔性化等优势,其制造技术与装备一直是世界各国抢占万亿级新型显示产业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尹周平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重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支持下,历时十余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原创高分辨率电流体喷印新原理新工艺,发明了电流体喷印新喷头、新技术和新装备,国际首创多款柔性显示器件并占领高端市场,实现高分辨率电流体喷印从理论、技术、装备到应用的系统性创新。项目成果已应用于新型显示龙头企业和科研单位,支撑成果转化企业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与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产生了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高效可靠的海量数据存储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国家科技奖出炉,华科大7个项目获奖 - 天天要闻

数据存储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安全的IT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冯丹团队在国家973、863、重点研发及企业重大合作等项目支持下,历经十余年产学研用协同攻关,首次阐明面向存储介质特性的精细粒度多级并行调度机理,提出融合多介质的横向拓展存储组织新模式,发明动态重构硬件的近数据处理加速方法,首创局部性与相似性结合的高效数据去重方法,提出基于间隔感知的多维特征盘故障预测方法以及基于复合局部性的大条带编码快速修复方法等,突破了异构融合存储体系结构、高效近数据处理、高效数据去重、高可靠保障等关键技术瓶颈,研发出高效可靠海量数据存储系统并产业化。团队获授权发明专利213项,制定国家标准9项(牵头6项)、电子行业标准2项(牵头1项),开发的固态盘仿真工具SSDSim被10国的100余家机构应用于存储控制器研发。项目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部分厂商,在金融、通信、安防等关键行业逐步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精准制造核心技术与装备

国家科技奖出炉,华科大7个项目获奖 - 天天要闻

电芯是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制造工艺。周华民团队针对大容量锂离子电池高性能电芯设计、宽幅高速制造、长程精确调控的共性技术难题,建立优势资源战略联盟,历时十余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创立了大容量电池的异构电芯设计方法,突破了涂布-辊压-卷叠的宽幅高速制造工艺,攻克了液-固长程制造的智能联动精确调控技术,研制出自主可控的系列装备。团队获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制定国家标准12项,形成了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精准设计、制造、检测与应用技术体系。项目研制的装备实现了完全自主可控,应用覆盖全球锂离子电池的主要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确立了我国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的全球领先优势。

新型电力系统大规模锂电储能关键技术及应用

国家科技奖出炉,华科大7个项目获奖 - 天天要闻

突破规模化新型储能技术,大规模消纳风光新能源,实现碳中和,是我国能源重大战略和全球共同选择。文劲宇团队于2009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个电力储能重点项目,创新国内外沿用动力电池的锂电储能路线,按电力系统要求全面重新设计新型锂电储能,在国家科技计划持续支持下,历时14年,从电芯设计-电站控制-电网应用全链条创新,首创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铁锂电芯新体系,创建百兆瓦锂电电站高速高精协同控制技术,创立新型电力系统锂电储能精准规划方法,使锂电成为第一个规模化应用的新型储能技术。团队与国内行业主要企业合作,率先建成首个分布式和集中式百兆瓦锂电储能里程碑电站,引领了锂电储能跨越式发展;研发了锂电储能系列产品,开发了储能规划软件,均已在工程实际中得到推广应用。

工业级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国家科技奖出炉,华科大7个项目获奖 - 天天要闻

激光制造是全面提升制造业中切割、焊接、表面改性和增材制造等的颠覆性技术,充分满足现代制造业对高效、高精、智能制造的迫切需求,广泛赋能于机械装备、汽车船舶、新能源等国家支柱产业。闫大鹏团队创新地解决了增益光纤光致暗化与拉曼效应抑制、半导体激光泵浦源波长锁定、光纤合束输出光束质量提升等亟待解决的国际难题和关键工艺的基础上,开创了圆形改性双包层大模场光纤激光器体系,自主研制了6大类二百多个品种工业级光纤激光器,涵盖了激光制造亟须的各种高端光纤激光器。近三年,团队研发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在1500余家国内用户应用35余万台,并出口至500多家国外用户,应用5万余台。

骨性错颌畸形防治新技术体系的创建与临床应用

国家科技奖出炉,华科大7个项目获奖 - 天天要闻

骨性错颌畸形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发育异常性疾病,患病率高达27.9%,严重影响口颌系统功能、颜面美观及身心健康。如何实现畸形早期防、快速治、治得好,一直是全球口腔医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陈莉莉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杰青/优青/重点项目等持续支持下,历经17年医工交叉持续攻关,创立畸形早期精准预防新策略、创新正畸加速新技术、创建健康轻力矫治新体系。团队首创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和个性化早期预防矫治器,实现早期预防理念与技术齐步革新,显著降低严重骨性错颌畸形发生率;研发新型微磁和多功能近红外正畸加速器,高效促进颌骨改建和牙齿移动;发明低摩擦力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精准施力健康矫治,使Ⅱ级以上牙根吸收减少50%,牙槽骨开窗/开裂降低30%,正颌手术率降低20%~30%。产品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7个,获得国际FDA及CE认证,在19个国家的二千多家口腔诊疗机构推广应用,受益患者超过200万。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消防实验:车窗被炸飞10米远,降温喷雾使用不当会爆炸 - 天天要闻

消防实验:车窗被炸飞10米远,降温喷雾使用不当会爆炸

炎炎夏日,暑气逼人。“摇一摇、喷一喷,一秒降温、迅速制冷”的降温喷雾又开始流行,但6月28日大兴消防的一场实验揭示,降温喷雾在车内密闭空间使用时,如果遇到明火,会引发爆炸和起火。消防部门提醒,谨防“降温神器”变“伤人利器”!6月28日,北京最高气温36摄氏度,下午2点多,迎来一天中最热的时间。在北京市天交报...
鸟中“大熊猫”现身淮河蒙洼蓄洪库 - 天天要闻

鸟中“大熊猫”现身淮河蒙洼蓄洪库

大皖新闻讯6月27日早上6时许,阜南县摄影爱好者在淮河蒙洼蓄洪库,再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并且出现了青头潜鸭与二级保护动物水雉同框的精彩画面。
喜讯!马钢参与项目,获国家级奖项! - 天天要闻

喜讯!马钢参与项目,获国家级奖项!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马钢矿业罗河矿参与合作研究的“地下金属矿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据了解,罗河铁矿电机车无人驾驶系统研究作为该获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高带宽无线通信、电机车移
勇立潮头大湾区丨共享荣光!看“嫦娥揽月”香港科技如何助力? - 天天要闻

勇立潮头大湾区丨共享荣光!看“嫦娥揽月”香港科技如何助力?

6月25日嫦娥六号结束53天的旅程返回地球连同来自月球的“土特产”也一并“快递”到家 6月26日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开舱取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来自月球背面的珍贵“月壤”研究人员希望借此揭开月球更多的秘密   同心逐梦 共赴苍穹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容启亮带领科研团队协助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表取采样执行装置”...
古蔺:如何利用本地资源,为野生猕猴群撑起“保护伞”? - 天天要闻

古蔺:如何利用本地资源,为野生猕猴群撑起“保护伞”?

邓小红 泸州观察 魏杰/文图“观景台修好之后,大家看野生猕猴就更方便了,给我们也带来了更多的人流量,也推动了我们周边村民摆摊创收。”6月26日,古蔺县白泥镇菜板村村民邱娟在野生猕猴观景台的位置摆起了小摊。古蔺县地处乌蒙山区,辖区内佳木葱茏,成为众多国家一级、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的“栖息乐园”。据统计,古蔺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