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9日上演,机会难得,“追日”飞机15000米高空收集关键数据

2024年04月08日20:55:05 科学 1255

据科技日报4月8日报道:北京时间4月9日,由太阳和月球联袂出演的日全食“大片”将在北美洲上映,据悉,此次日全食带将跨越墨西哥、美国、加拿大境内的大片陆地区域,当地人或能观看到最长4分28秒的日全食过程。

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9日上演,机会难得,“追日”飞机15000米高空收集关键数据 - 天天要闻

(图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日全食是一种罕见而壮观的天文现象,当月球经过太阳正前方时,地球上的观察者能够看到太阳被完全遮盖的景象。

这场“天文秀”为科学家提供了一场难得的“科研盛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副局长帕姆·梅尔罗伊在近日关于日全食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全食提供了“难以置信的科学机会”。美国要到2045年才能再次看到如此规模的日全食,因此NASA和很多科学家都在全力以赴。

梅尔罗伊表示,日冕通常不可见,但当月球从太阳正前方经过并遮挡它时,日冕将“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可见。日冕正在发生一些科学家还不完全了解的事情。

日冕异常的高温迄今仍是科学界一大谜团。光球层温度可达5500℃;色球层温度从6000℃降至4000℃;而日冕温度却高达1000000℃—2000000℃。

密歇根州立大学艾布拉姆斯天文馆馆长香农·斯莫尔指出,日冕最底部大部分区域是很多太阳活动发生的地方,在日食期间,比使用专用仪器遮挡太阳中心时更清晰可见,为研究日冕和太阳活动提供了“黄金机会”。

“追日”飞机在15000米高空收集关键数据

另据红星新闻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在日全食期间使用WB-57飞机和三枚探空火箭,在北美上空追逐日食,进行科学观测。

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9日上演,机会难得,“追日”飞机15000米高空收集关键数据 - 天天要闻

WB-57飞机将全程在日全食路径内飞行,收集太阳数据(图源:红星新闻)

这些高海拔飞行旨在研究太阳的外层大气,即日冕,以及电离层的电学特性,以增进对太阳和大气动力学的理解。飞机上搭载的科学仪器将帮助科学家们更准确地测量日食,并收集有关日冕的温度、化学成分以及日冕质量抛射的数据。这些信息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日冕的结构、太阳对地球大气的影响,并可能帮助寻找靠近太阳运行的近太阳小行星。

WB-57飞机将在约15240米的高空飞行,这使其能够避免因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而错过日食。此外,由于飞机可以以大约74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能够将日食的全食时间延长约25%,达到约6分22秒。这将使科学家能够获得更长时间的观测数据。

日全食还将为科学家提供研究地球上层大气,即电离层变化的机会。NASA日食项目经理凯利·科瑞克表示,这项研究很重要,电离层中的干扰可能会导致GPS和通信出现问题。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层与太空相接的地方,它受到太阳的影响,太阳白天会给那里的粒子“充电”。NASA的3枚探空火箭将在日食前、日食期间和之后从弗吉尼亚州发射,以测量电离层中出现的变化。

探索对人类和动物的影响

日食期间,人们注意到地球动物曾出现过一些令人震惊的行为:长颈鹿开始奔跑,公鸡和蟋蟀突然开始鸣叫。此外,动物对温度和风的敏感性也会在日食期间显著下降。

美国康奈尔大学鸟类学研究员安德鲁·法恩斯沃斯计划利用天气监测雷达探测飞行中的鸟类,研究日食对鸟类的影响。他表示,在2017年8月美国上次日全食期间,科学家观察到“四处飞行的动物数量下降”,日全食扰乱了昆虫和鸟类的日常活动,但没有引发常见的动物夜间行为,如鸟类迁徙或蝙蝠乱飞。这一次,鉴于日全食发生在4月,鸟类可能更容易在此期间迁徙。

关于日全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教授唐纳德·雷德尔迈耶3月25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双周刊上发表研究报告称,在北美上一次日全食期间,美国致命车祸的数量明显增加。

此外,还有40个公民科学项目将围绕日全食开展。从使用手机应用程序记录温度和云量,到记录日食期间的环境噪音,整个日全食期间,人们将从各个层次不同角度充分享受这场“科研盛宴”。

我国可看日全食要到2034年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介绍说,当日全食发生时,天光会忽然变暗,环境温度也会略微有所下降,还会感到有些许凉意,大概几分钟的时间,白天几乎变成黑夜,几分钟过后,当月球的黑影缓缓移动,太阳逐渐又显露出它本来的光芒。

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9日上演,机会难得,“追日”飞机15000米高空收集关键数据 - 天天要闻

(图源:海客新闻)

对于我国的天文爱好者来说,虽然无法直接观测到本次壮观的天文现象,但感兴趣的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视等平台或现场摄影师的精彩图片来了解这一盛况。有条件的可赴美加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追日者”们一起观赏这场天文大戏。

修立鹏表示,我国上一次看到日全食是2009年7月22日,下一次则是2034年3月20日,不过只有新疆、西藏和青海的少数地区,在日落前赶上一点尾巴,观测难度较大。而2035年9月2日上午,发生的日全食则非常值得期待,其全食带经过西北、华北和北京市区。

极目新闻综合科技日报、小康杂志社、新华社、红星新闻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国外空天公司开始销售极光亚轨道航天飞机 - 天天要闻

国外空天公司开始销售极光亚轨道航天飞机

5 月 22 日,国外航空航天公司宣布,它已开始接受可在亚轨道飞行中运载小型有效载荷的“极光”(Aurora)太空无人航天飞机的订单。 该飞机可携带6公斤有效载荷,飞行高度可达100公里。....
中国首个热带生物多样性数字平台上线 - 天天要闻

中国首个热带生物多样性数字平台上线

5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打造的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平台正式上线,这是中国首个以热带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数字平台,让西双版纳超1.5万种物种数据“有迹可循”。作者:孙敏、胡攀、张楠、杨林凯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生态摄影师镜头里的祁连山生灵 - 天天要闻

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生态摄影师镜头里的祁连山生灵

林中猞猁。鲍永清 摄这里,垂直海拔梯度编织出立体的生物多样性谱系,从河畔林海到山麓草原再到高山冰雪,温带灌丛草甸、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杜鹃灌丛与流石滩植被依次铺展,形成中国西部最完整的山地垂直生态系统。雪豹穿梭于裸岩与灌丛之间,绿绒蒿在流石
养乐多亮相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持续支持益生菌科研与科普 - 天天要闻

养乐多亮相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持续支持益生菌科研与科普

5月19日-21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支持的“第二十届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着眼于益生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益生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养乐多支持主办的
“85后”孔大力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上海天文台台长 - 天天要闻

“85后”孔大力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上海天文台台长

近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发布任免通知,经研究,决定:孔大力同志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兼);免去沈志强同志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兼)职务。孔大力同志任上海天文台台长(试用期一年);免去沈志强同志上海天文台台长职务,保留正局级。孔大力,男,1985年11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天文台天文地球动力学中心“行星物理与...
又是“投毒”又是“捅刀”,动物的爱情世界真的震碎三观! - 天天要闻

又是“投毒”又是“捅刀”,动物的爱情世界真的震碎三观!

熟悉刑侦推理类作品的朋友们,肯定对氰化物印象深刻——毕竟很多受害角色,都是只沾了一丁点剧毒的氰化物就饮恨当场。然而,在无奇不有的自然界,氰化物也可以成为传情达意的礼品。不仅如此,动物“情侣”之间还有很多让人大跌眼镜的危险互动,在这个 520
这样吃饭,真的可能会让你变秃!但很多人还以为超健康 - 天天要闻

这样吃饭,真的可能会让你变秃!但很多人还以为超健康

过去十年里,间歇性禁食已悄然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据《自然》杂志报道,一项统计发现,2023 年美国超过 10% 的成年人都在实践这种饮食方式。在互联网上也只需略加搜索,就能发现各种间歇性禁食的指南,教你如何具体操作,给身体带来种种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