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长处于400nm-760nm的可见波段激光,是国防、娱乐、加工、医疗等军民两用领域的基础光源。目前商业化激光器中半导体激光器占主导地位,但是现有半导体技术难以实现520-590nm波段激光有效输出以及505-520nm波段的精准控制和高功率输出,该波段激光在信息领域被称为“黄光鸿沟”,只能通过固体激光技术实现。
然而,目前获得该波段激光器的方式需要使用激光晶体和非线性晶体至少两种类型的多个晶体实现,存在设计复杂、体积大等缺点,难以满足“复合化、材料器件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山东大学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博士后杜金恒和团队成员带着他们的项目“基于硼酸钙氧钇晶体材料的高功率小型化全固态激光器”来到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赛竞赛现场。作为参赛汇报人,杜金恒向现场的专家评委作最终答辩。

赛后,杜金恒告诉新黄河记者,项目针对前文所述的技术不足,只使用一个功能复合型的自倍频晶体即可实现可见光波段激光输出,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调整方便、集成度高等固有优势,解决了高功率可见光波段激光发展的关键瓶颈,实现了国际领先的自倍频黄光、绿光输出功率,填补了高功率自倍频黄光、绿光激光的空白,打破了高功率可见波段激光“芯片”依赖进口的现状,夯实了特种军用设施激光照明、高功率炫目武器、激光显示等关键产业“中国方案”的材料基础,保持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满足了军民两用国家重大亟需,实现产业转化后可充分发挥我国在光电功能材料和激光器件方面的优势,带动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
“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成品可以拿出来,所以在这次竞赛过程中有些内容没有斟酌好汇报给各位评委。”杜金恒一边对比赛进行复盘,一边计划着接下来的工作。他告诉记者,一路披荆斩棘走到总决赛,能明显感受到日常在实验室做实验,与真正的商业化、产业化创业一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杜金恒称,自己即将博士后出站,如果通过这场比赛结识投资人或其他合伙人的话,将尽力将本届创新创业大赛成果产业化真正实施起来,把团队在实验室研究的成果真正的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记者:李巧妹 记者:张成地 编辑:俞丹 摄像:张文龙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