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量—大气—遥感观测平台”:全球首个双塔通量观测平台在福建上杭揭牌运行

2023年08月11日16:43:05 科学 1851

中新网福建上杭8月11日电 (徐朝斌)福建师范大学“通量—大气—遥感观测平台”8月10日在福建省上杭县揭牌运行,这是全球首个双塔移动观测平台,将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研究地球物质能量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支撑。

“通量—大气—遥感观测平台”:全球首个双塔通量观测平台在福建上杭揭牌运行 - 天天要闻

8月10日,福建师范大学“通量—大气—遥感观测平台”在福建省上杭县揭牌运行。福建师范大学供图

揭牌仪式上,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陈镜明介绍了观测平台基本的建设情况。陈镜明表示,本研究是针对目前单通量塔无法适用于复杂山地地形的关键科学难题,首创设计移动观测方式。本项目在跨越山谷的两座山峰建设观测塔,并在双塔之间架设索道,移动小车携带观测设备在索道上自行移动,实现24小时无间断数据采集。

据其介绍,通过该移动观测的方式尝试解决复杂山地条件下的通量观测偏差问题,以期实现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及能量循环的准确观测,从而提高我国森林碳汇估算的准确度。此外,开展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化学成分通量观测,并联合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探测和地面原位观测数据,耦合生态系统模型,定量反演森林碳汇的时空分布,并预测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响应和变化,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决策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潘玉腾表示,长期以来,福建师范大学立足湿润亚热带的区域特色,集成高层次人才、高标准平台、高水平科研等资源要素,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深化校地合作,创新打造了全球首创的“通量—大气—遥感观测平台”。该校将持续强化野外观测平台建设,携手国内外志同道合者,协同创新、共谋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当天下午,福建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首届山地通量观测研讨会和院士专家沙龙。在研讨会上,项目组成员重点介绍了观测平台的双塔观测系统和方法,与会专家就中国各地通量观测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并围绕通量观测和分析、大气和遥感观测两个研究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完)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我国航空轮胎关键材料与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改变行业历史 - 天天要闻

我国航空轮胎关键材料与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改变行业历史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仿生合成橡胶航空轮胎,于 2025 年 5 月 12 日在某试飞基地成功完成装机飞行验证,标志着我国在航空轮胎关键材料与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此次完成飞行验证的航空轮胎是为某大型固定翼无人机专门研制,该轮胎全部采用仿生合成橡胶材料,改变了航空轮胎只能使用...
地理冷知识——尼日尔 - 天天要闻

地理冷知识——尼日尔

尼日尔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iger,La République du Niger)位于非洲中西部,简称尼日尔,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该国北与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接壤,南同尼日利亚和贝宁交界,西与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毗连,
磨损磨耗测试仪分类 - 天天要闻

磨损磨耗测试仪分类

磨损磨耗测试仪的分类可基于摩擦形式、测试标准及功能特性进行系统划分,具体如下:‌一、按摩擦形式分类‌滚动摩擦测试仪‌阿克隆磨耗试验机‌原理:试样与砂轮以倾斜角度(0°~45°)及恒定负荷(如26.7N1)滚动摩擦,模拟轮胎等滚动工况。
生命警示:高原反应处理不当酿成不可逆后果 - 天天要闻

生命警示:高原反应处理不当酿成不可逆后果

5月10日,一名男性游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游时,疑因高原反应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遗憾离世。此事迅速引发网络关注。按照男子朋友的说法,来到四姑娘山镇的第一天,他就感觉身体不适。同行人员特意为他打了一辆顺风车,准备把他送往成都接受治疗。接单的司机表示,头天晚上接到单子,次日早上八点多,该男子和一位女士一同上...
【高清组图】云南元江河谷的“精灵舞者”——栗喉蜂虎 - 天天要闻

【高清组图】云南元江河谷的“精灵舞者”——栗喉蜂虎

在骄阳似火的元江河谷,生活着一群美丽的“精灵舞者”。它们在元江两岸的沙壁上打洞筑巢、繁育后代,它们有一个雅致的名字——栗喉蜂虎。栗喉蜂虎是一种迁徙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其羽毛色彩绚丽、飞行姿态优美,被誉为“中国最美小鸟”。
全球首例:我国量子密码技术实现双重加密里程碑 - 天天要闻

全球首例:我国量子密码技术实现双重加密里程碑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综合科技日报、经济参考网消息,中电信量子集团近日发布了全球首个融合量子密钥分发(QKD)和后量子加密算法(PQC)的分布式密码体系。该体系创新融合 QKD 和 PQC 技术,可提供端到端抗量子计算的密钥分发与
2025年梅雨时间表来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准备 - 天天要闻

2025年梅雨时间表来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准备

“三秋梅雨愁枫叶,一夜篷舟宿苇花”,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及江淮流域,将迎来连绵数日的降雨,而且雨量集中且强度大,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节,因此民间把这段降雨时期称之为“梅雨”,也叫“黄梅雨”,又因高温高湿的特点,很容易导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将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国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 天天要闻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将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国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记者5月14日从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之江实验室了解到,随着太空计算卫星星座1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整轨互联太空计算星座“三体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介绍,“三体计算星座”是由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该设施将通过在轨...
@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闻

@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金华山风光秀丽,岩溶地质景观丰富。近日,专家经过调查,发现金华山上还有丰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罗店镇鹿田村公路旁,竖立着一块“腕足类化石点”的牌子,在这附近山体上,地质专家发现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腕足动物是一类古老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它们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这套地层主要是二叠纪早期,距今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