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幅高精度全月地质图!

2023年08月09日18:59:03 科学 1079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往今来,人类对月球的好奇与探索从未止步。

于8月5日至9日举办的首届贵州科技节上,《1:250万月球全月数字地质系列图》执行主编、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忠分享了给月球“画像”的过程。

去年5月,中国科学家团队宣布完成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今年2月,这项研究入选贵州省2022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世界首幅高精度全月地质图! - 天天要闻

这是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缩略图。(资料图)

“为了这组高清图,我们前后花了10年时间。”刘建忠说,地质图区别于日常接触的普通地图,主要是它表达了地质演化的信息,能够反映月球岩浆作用撞击事件、火山活动等地质过程。

12341个撞击坑、81个撞击盆地、17种岩石类型……翻阅图册,除了这些要素,还能找到人类第一次登月的着陆点、嫦娥三号着陆点以及玉兔号月球车勘探过的“广寒宫”。

“绘制高精度的全月地质图可以为月球科学研究、探测规划、着陆点选址等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刘建忠说,要将月球几十亿年的发展演变浓缩到一张图上,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早在2012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提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作为牵头单位,率先对月球地质图的编制工作进行科研立项。那时,尽管国内外探月活动方兴未艾,但缺乏高精度的月球地质图,要么精度不够,要么只有局部区域。

这是一项智力密集型的工作。不久后,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先后加入。

这也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工作。虽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但因为月球的构造信息等都是一些不规则的线条,为了更加准确规范,绝大多数只能人工绘制。为让地质图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团队还专门就色彩搭配咨询中央美术学院

“我们是多学科的大联合、大协作,如果不把这些优势单位集中进来,这张图很难完成。”刘建忠说,尽管有上百名研究人员参与,但编制依然长达10年之久。

刘建忠介绍,不同于地球以内动力演化为主,月球的地质演化呈现出早期以内动力作用为主、后期以外动力作用为主的特点。对此,团队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与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五分法”月面历史划分不同,他们构建了“三宙六纪”的划分方案,客观地刻画了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

以中国嫦娥工程数据为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国际上其他月球探测数据和研究成果,团队最终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

世界首幅高精度全月地质图! - 天天要闻

这是作为科普用途的地质月球仪。(资料图)

“依托这一成果的地质月球仪已经批量生产,今年专门的地质图也将公开出版。”刘建忠表示,科学永无止境,这些成果转化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月球。目前,团队又投入到1:10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的编制当中。

转自 新华社

来源: 广东广播电视台今日最新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天天要闻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鉴定与糖代谢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建立疾病预警体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闻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于野,今年24岁,陕西宝鸡人。 父母望子成龙,希望我考上大学,可我却贪玩无心读书,16岁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机,如今已是一个8年塔吊经验的老司机了。 开塔吊被称为高危中的高危....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闻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近日,理想汽车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桩数量突破15000根,且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发社交媒体表示,之所以近两年加速建设充电站,主要是先为理想的纯电用户们持续打造没有里程焦虑的用车环境。未来,理想还将持续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设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