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航天员“全家福”公布:航天员面部浮肿,到底是什么情况

2023年06月21日22:59:03 科学 1590

神舟十五号飞船在结束长达半年的太空飞行任务,在本月初从中国空间站返回地球。而在返回地球之前,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神舟十六号飞船的航天员在轨实现了交接、轮换,还在空间站内拍下了合影,他们的“全家福”公布出来以后,一时间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因为航天员面部看起来很浮肿,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太空飞行期间,航天员的伙食很好,所以航天员长胖了吗?

空间站航天员“全家福”公布:航天员面部浮肿,到底是什么情况 - 天天要闻

通过航天员出征太空前的照片与执行飞行任务期间的照片进行对比,我们的确可以看得到航天员的面部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有一些航天员看起来甚至好像变了一个人那样,因为在太空时他们的面部出现了十分明显的浮肿状况。当然,这并不是因为航天员的伙食太好了,而是因为长时间在失重的状态下,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面部变得浮肿就是其中的一个表现。

空间站航天员“全家福”公布:航天员面部浮肿,到底是什么情况 - 天天要闻

飞船、空间站的运行高度大概是在距离地面大约400公里的近地轨道,在环绕地球飞行时,这些空间站、飞船的飞行速度很快,达到或者接近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正是由于这么快的飞行速度,飞船、空间站能够保持惯性飞行而不会马上掉下来。也正是由于达到这样的速度,所以飞船、空间站内就属于失重的状态,在飞船、空间站内生活、工作的航天员就像不受重力那样漂浮起来,包括在空间站内的一切物体都是如此。

空间站航天员“全家福”公布:航天员面部浮肿,到底是什么情况 - 天天要闻

虽然失重状态下,航天员可以轻轻松松就搬动很重的物体,但是也存在很多困难,比如说失重状态下,航天员的生活、工作都会受到诸多的影响。例如拧螺丝在地面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是在外太空可能就比较困难;再例如喝水在地面也是非常简单,但在外太空就没那么容易了。

空间站航天员“全家福”公布:航天员面部浮肿,到底是什么情况 - 天天要闻

最重要的是,在失重状态下,航天员的身体不得不发生变化。在地面,我们会受到重力,所以我们的肌肉、骨骼时时刻刻都在对抗着重力,但是在进入太空执行飞行任务时,我们失去了重力的束缚,这时候我们的身体骨骼、肌肉就不再需要对抗重力,长时间执行太空飞行任务可能会出现骨质流失等问题。也正是这个原因,在地面我们受到重力,所以脊柱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压缩椎间盘,但是在进入太空后失去了重力的作用,我们身体就会变“长”,也就是在外太空我们的身高要比在地面略高一些。

空间站航天员“全家福”公布:航天员面部浮肿,到底是什么情况 - 天天要闻

我们的身体水分占比比较高,超过60%的体重都是水,其中心脏、大脑的含水量高达73%。在地面受到重力的原因,我们的体液会自然流向下肢,所以我们的头部体液并不会很多,但是在外太空失重的环境下,体液就没法自然流向下肢了,整个身体的体液都会重新分配,这时候,我们头部的体液就比在地面时更多,于是看起来航天员的面部就像长胖、浮肿了。

空间站航天员“全家福”公布:航天员面部浮肿,到底是什么情况 - 天天要闻

在长时间执行飞行任务返回地球时,航天员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重力再适应”,他们的身体各个器官、系统都需要重新适应地面的重力环境,包括前庭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平衡功能、肌肉的协调性等。所以当航天员返回地球时,都需要地面工作人员打开舱门,协助他们出舱。航天员在出舱以后,也是被工作人员抬着走,或者坐在特制的椅子上面休息,随后还会进行为期大约半年的恢复训练,慢慢恢复身体机能,等到身体恢复正常以后就会开始参加训练。

空间站航天员“全家福”公布:航天员面部浮肿,到底是什么情况 - 天天要闻

电推进发动机在轨“换气”。

神舟十六号飞船的航天员乘组现在已经在轨飞行半个多月了,在过去这段时间内,航天员们在空间站内开展了大量工作,包括空间辐射生物学装置出舱、完成空间站电推进系统气瓶完成在轨安装任务等。

空间站航天员“全家福”公布:航天员面部浮肿,到底是什么情况 - 天天要闻

电推进系统也就是电推进发动机,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氙气等惰性气体转化为带电离子,然后再将这些离子加速、喷出以产生推进力,来完成空间站的姿态控制、轨道修正和轨道维持等任务。这次我们的空间站采用“换气”,而不是“补气”的方式来进行氙气的补充,是电推进系统在载人航天领域的首秀,这对于空间站的长期运行来说非常这样,大大延长了空间站电推进系统的使用寿命。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